这些日子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就是要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什么是真正的人? 恩格斯说:人是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高级动物。笛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 这便称其为人。 人从降生世间的啼哭始,便宣告了自己的存在。 而怎样才能使自己这一生的存在有价值,更是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追寻和努力的事情。 举我所熟知的的情形:大多数情况下,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了孩子,一直在呵护;老师把学生当成了被动的新知的接受器,一直往里面装满。 而其实,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立的存在,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他们除了需要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分和阳光的滋养,更需要一个足够好的空间去独自体味生命的况味:汲取知识艰辛的过程、生存所必需的柴米油盐去喂食自己辘辘的饥肠和空洞的大脑,无论是太平洋的风抑或是大西洋的风,异国他乡的风从脸庞拂过,拂过的孤独是对生命的思索。 我来自哪里?我会去向何方?这是生命的思索更是灵魂的拷问。 我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带着这如许多的见闻和思索走过曼妙的人生,就有了更多生命中的斑斓和厚重。 当然,所有的这些也可以从间接经验中获取,比如读书。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人类文明的进程尽管如风掠过,但它必然会留下一些痕迹。少有的尊大和保守、少有的掠夺和战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明、细腻和礼貌、自由的气息,这也是对生命极其的尊重和呵护。 所有的发展都是良性循环,所有的恶劣都是对愚昧的纵容。 话也说回来,所有的高级的生命形态都是对自由的空气、浪漫的氛围、甜美的气质和深刻的内敛的创造和延续,而不是横征暴掠、颐指气使和仗势欺人。 所以,好的教育是宽松 和谐,是把人当成人,这里的人,是指真正意义上的人。 你的孩子,他并不是无知的存在。 他是你今生的遇见。这一份遇见,该是你今生多么大的惊喜! 这一份生命的塑造,或者男孩或者女孩,都是生命的奇迹,该百般呵护才好! 是父母都会懂得。为着这一份遇见,自己舍不得吃的美味舍不得穿的高档,在孩子身上就什么都舍得了;老师们倾注了全部身心,蜡炬成灰泪始干,全然没有了自己。 其实,好的教育全然不是这样的! 它需要自己独自去体味。解构了一部小说的内核和表皮,比如《子夜》,也就了然了其余,如《红楼梦》《百年孤独》《穆斯林的葬礼》《丰乳肥臀》…… 独自一个人的旅途,一个人的地铁,一个人所有的困窘、胆怯和慌乱,也便成就了一个人的坚强、大气和富有,感恩由此诞生,感恩所有的给予和付出,感恩生命的馈赠更感谢磨难。 因此,好的教育是平等和尊重,是对未知执着的探寻和思考,也即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是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味的补课,付出了宝贵的时间和高昂的费用,收获的也许是一脸的茫然和疲惫;一路的高歌猛进获得了学士和硕士的学位,到头来面对的却是蜂拥的求职人群和少的可怜的职位,而用非所学更是满心的无奈。 好的教育应该是满心的欢喜和期待,是程门立雪、是凿壁偷光、是选择的教育。 选择自己的喜欢,喜欢的书籍、喜欢的专业、喜欢的老师,喜欢的工作。 教育的本质便是成就一个人,使其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度过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如此甚好! 过度的捆绑都会成为生命的灾难。庄子早就有言要顺其自然,当然,顺其自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适可而止。 否则,会酿成适得其反。 让教育(包括爱)不要成为压力、不要成为压抑、更不要成为包袱,快乐地学习,从中找寻到生命的要义、找寻到属于人类进步的价值取向,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此情长留心间。 横塘梅公子写于2021.9.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