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水之旅——龙引泉森林公园

 涛儿—taoer 2021-11-20

龙引泉森林公园位于旅顺水师营街道,与旅顺区政府遥相对应,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

该地始建于一八七九年十一月,当时清政府为加强海上防务,在此兴建供水工程。

走进大连旅顺龙引泉森林公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清代龙引泉石碑,该碑立于1888年,记载着龙引泉开辟为水源地的缘由和经过龙引泉完成了历史使命。

作为全国城市供水事业的发祥地,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凄美的传说——

很早很早以前,旅顺水师营附近蟠龙山下,有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子。

某年天大旱,人们借赶庙会之机,哭着跪在村前的小山下求雨。

彼时,东海龙王的三太子正在后花园里操演武艺,听到人间的哀叫声,马上跑到父亲所在大殿前,求他快给人间降下甘霖。

东海龙王怒道,这是玉皇大帝的安排,我岂能擅作主张。于是,悲天悯人的三太子,不顾玉皇大帝的圣律,只身逃出海底龙宫,独驾一朵雨云,飞临小山的上空,为百姓们呼风唤雨。

玉皇大帝闻知此事,下令对东海龙王三太子杖责八十,并将其贬入凡尘。昔日的龙王三太子,变成了一条伤痕累累的青龙,摔落在村前的小山上。

尽管村里有一名会医道的老人,天天来给三太子敷药治伤,三太子的伤仍迟迟不能痊愈。这座无名的小山,自此就叫蟠龙山。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华山道人路过此地,听说三太子的境遇,便让百姓搬来柴草,堆成小山一样高点燃,烟雾和火光顿时直冲霄汉。

只见青龙的身子动了一下,接着就抬起了头,乘烟云升上空中。然而,就在青龙回眸之际,一颗亮晶晶的东西自天而降,落在蟠龙山东麓的山沟里。

人们跑过去看时,发现是三太子的一只眼珠。不大一会儿,山沟里就有泉水涌出地面,百姓便给它取了个名字,龙眼泉。

——尘封的记忆——

龙引泉又名“龙眼泉”,为地下自流泉。

明末清初时,龙引泉水量丰富,水质甘醇,被当地军民广泛利用。清朝末年,西方列强军舰频频入侵大连地区沿海,为加强防卫,清廷选择旅顺修建军港、炮台等防御设施。

1879年(清光绪五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受命在旅顺建设北洋水师基地。旅顺市内供水本来就不足,人口骤然增多后,吃水成了一大难题。

当时的建设者们发现,旅顺口北10里的八里庄有数眼泉水,水质好,水眼出水也特别旺,被当地人称为“龙眼泉”。

李鸿章当即派人“凿石引泉”,投入巨资开发建设“龙眼泉”。

1879年开始,至1888年结束,共持续了9年时间,先后经过两期工程,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现代自来水供水系统,日供水量达1500立方米,供旅顺口20000余人用水。

一期工程:修集水池一座,建隧道728米,打井18眼,铺设铸铁管道6810米,于1882年将水引到旅顺港。

二期工程:在港内修建两座水库,铺设8352米分水管,安装18台取水机器。

——往昔的辉煌——

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龙引泉已不再是过去仅供饮用灌溉的一股泉水了,经建塘集水以提高水位、铺设管道引水入港,成为中国第一个城市给水工程,被世人所瞩目。

两期工程结束后,龙引泉供水系统不仅供军港、医院用水,也供城市居民使用,是典型的近代城市供水设施,因而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城市供水事业发祥地。

龙引泉城市供水系统工程开了中国城市供水之先河,中国第一个城市给水工程。

龙引泉给水工程竣工之后,清朝官府在龙引泉水源地旁,树立龙引泉石碑1座。石碑对龙引泉给水工程的开发建设具有重要的佐证价值。

自1879年开发建设到1979年停用,整整经历了100年的沧桑岁月。

龙引泉为中国早期的海防建设和旅顺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历史功绩已载入中国城市供水事业发展的史册。

2019年4月12日,入选由中国科协调宣部主办,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共同承办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

——今日的福祉——

2001年,经有关部门批准,龙引泉水源地对外开放。2014年5月30日,经过清理环境、整修道路、栽种树木和花卉,龙引泉森林公园正式开园迎接游客。

2017年9月1日至27日,对龙引泉森林公园采取了保护式开发。于2017年10月1日正式免费开园。

走进龙引泉旧址,如同走进了'森林公园'。

由于长期对龙引泉植被进行保护,形成了今天林木茂密的小'风景',其中有20多棵百年参天大树,属珍稀品种。

百年龙引泉,伴随大连发展,见证大连成长。大连拥有诸多“龙引泉”一样的中国第一,它们是一代又一代大连人聪明智慧和辛勤付出的结晶,足以使我们对大连未来发展的良好预期充满了信心。

龙引泉,已经停止供水,成为城市公园了。

有兴趣的自驾游,既可感受140多年前的智慧,又可领略优美的风光。

物有所值,去过不会后悔!

水梦丹青编辑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