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县令扮道士,智破奇案

 老大姐嗨 2021-11-20

薛大圭(生卒年不详),字禹玉,南宋河东(路名,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内长城以南、龙门山、垣曲一线以北)人,曾任湘潭县令。

文章图片1

薛大圭为人爽快,不拘小节,很有做官吏的才能。淳熙(1174—1189)年间,薛大圭被授官为湘潭县令。新牧人王宣子被任命为潭州知州,照例,上官到任,下属须去拜访,于是薛大圭到王宣子府里拜见了他。

据洪迈的《夷坚志》记载,当时,湘乡县有个富人家的女子,晚上被人杀死在自己房子里,到第二天早上,她的父母才发觉,但尸体倒在地上而尸首不见了。他们赶忙去都保(官名)报案,又向县里投诉,过了好几个月,县里也没抓到凶手。王宣子招集潭州的官员,在自己衙署中设宴。席间,谈及这件事,薛大圭表示愿为尽快破案效力。

文章图片2

于是薛大圭领了几十个衙役。绕道经过湘乡县,每走一段路就减去五人或十人。只留四个人抬轿,大家都不懂他这样做的意思。快要到那女子家时,薛大圭从轿上走下来步行。他碰见三四个道人在店子中,每个人带着竹拍子。薛大圭走上前去,提出用自已的头巾、长衫交换道人的布袍、竹拍,并且倒找给他们两千钱。薛大圭换上布衣道袍,并告诫随从的人说:“缓缓相随,视我所向,俟抛息气出外,则悉趋而集。”薛大圭看着路走到一家老百姓的住室,屋子里有一个老妇人。薛大圭来到屋内坐定,说要买酒,老妇人说:“此间村酒二十四钱一升耳,我家却无。”薛大圭拿出百钱,请她去买二升酒,老妇人看到有利可图,就拿着酒瓶出去,不一会儿.就买来了酒。薛大圭和那老妇人共饮,那老妇人很高兴,于是拿出一盘熟牛肉下酒。酒饮到高兴的时候,薛大圭说:“村居安静,想住得好。”那老妇人说:“正为一件公事,连累无限平民,我儿子也遭囚禁。”薛大圭问是因为什么公事。她说:“某家小娘子,与东家第三个儿郎奸通,后来却被杀了,砍去头,埋于屋背树下。此郎日前累次手杀人,凶恶无比。他有钱有势,更不到官。乡人怕他如虎,都不敢说。”

薛大圭又慢慢向老妇人询问这个人的姓氏、相貌和住址,然后径直到这个人家里,向他家唱词乞讨。两个年青人给他十文钱,薛大圭丢到地上,说:“何得相待如此?”又分别给他五十钱和一百钱,他都把钱丢在地上,说:“我远远到来,须要一升足陌,若九百九十九钱,亦不去。”两个年青人大约是凶手的兄长,以为他不是常人,或者是一个有道法的道士,便出言安慰表示歉意。凶手在内屋看见了,忍不住大怒,走了出来,准备出拳打薛大圭,薛大圭把竹拍子扣往门外一丢,随从的人一齐跑进去,于是把凶手抓了起来。凶手大叫,薛大圭朝他脸上打了一掌,说:“汝杀了某家女子,却将头埋树底,罪恶分明,如何讳得?我是本县捕盗官,那得拒抗?”凶手一时没了话说,随即被捆起来,薛大圭把那女子的头挖出来,送到王宣子的府署,对凶手进行审讯惩治,凶手伏法了。

王宣子对薛大圭非常赞赏,带领潭州内各官共同向朝廷推荐他,于是他升为京官。《夷坚志》中还曾记载有薛大圭督修南岳庙的故事。


参考文献:

〔宋〕洪迈著,杨名标点:《夷坚志》,重庆出版社,1996年。

注:本文系【漫谈丛笔】公众号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