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玉锋-《奇门遁甲》简介

 朱玉锋 2021-11-20

奇门通甲是古代最高的决策术之一,体系庞杂,内容深奥。本导读卷主要讲了奇门通甲的源流、分类、基础知识、排盘方法、占断方法,可以对奇门通甲有一总体认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后面所要讲的内容。

第一章奇门遁甲概说:最高的决策术

本章重点介绍了奇门遁甲的源流、含义、类别、价值和批判继承,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可以知道奇门道甲是古代的最高的决策术,其中融合时空等多种要素,要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1.奇门遁甲源流:神秘的传承

三式之一

在中国传统预测与决策术中,最高层次的决策术是“三式”,历史上它们都由掌管天文、历法、军国大事的少数人所掌握。所谓“三式”,是指太乙、奇门和六壬。其中太乙是以占测君国大事和自然灾异为主,奇门是以占测行军制敌为主,六壬以占测日用百事为主。之所以叫“式”,是因为它们都是用特制的式盘来进行推演的。

奇门遁甲是以易经八卦为基础,又吸收综合了其他诸多门类的古代预测与决策术,可谓集其大成,成为最复杂的古代综合性信息库。

黄帝创奇门

黄帝命其军师风后整理成文字。这种说法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等一批托名黄帝的著述一样,显然不太可信。

奇门通甲的起源

关于奇门通甲的起源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古代典籍中记载的源于黄帝,一个是后人考证源于古代的阴阳五行、易经八卦等哲学体系。

奇门流传

据现有的资料考证,奇门通甲是在古代易经八卦、阴阳五行、星相术的基础上形成的,最开始是应用于行军打仗。汉代以前的史志所载并没有奇门通甲方面完整的明文记录,只有其最初的维形《风鼓六甲》、《风后孤虚》等用于行军布阵的方术论著。到了南北朝简文帝时(公元549一51年)才

开始有了“三门”、“通甲”之说,并开始兴盛起来。到了隋朝,则出现了道甲文、通甲经、通甲图等十三家论著。唐朝时,李靖写有《遁甲万一诀》、胡乾写有《遁甲经》等。到了宋朝,关于奇门通甲的各种论著愈来愈多,从此流传开来。

综上所述,奇门道甲源于周,发于汉,兴盛于南北朝,开始主要用于行军打仗,自宋代以后,才开始应用于其他领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