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辱井“乌衣”“明孝”事,“莫愁”贡院“媚香”幽 /张 方

 天之裔 2021-11-20

南京怀古 组诗

文/

秦准河

从朱自清先生

的笔下

缓缓流来

桨声灯影中

一个穿丝绸旗袍的

江南女子

美丽地

站立在

灯火栅栏处

六朝繁华

在大红灯笼中

明明灭灭

空幻的

花亦非花

梦亦非梦

沿岸站立的

白墙黛瓦

分明是一群古代

窈窕青楼女子

烈烈风骨

又风情万种

柔情似水的

湿漉漉时光

就这样一直流下去

汇入时间  这条

更悠长

更深邃的河流

一幅朦胧的风景

在桨声中我寻找到了

一段不能忘却的爱情

从水灵灵的水中

我又重逢  一个在中国

高中课本上就早已

相知的眼神

桃叶渡

桃叶是一艘艘渡船

把秦准繁体古诗

写在了金陵

春天的渡口

沧海桑田 时移景迁

只有天上的那轮月亮

一行警句

还泊在江南水中

桃叶渡  渡桃叶

一片片桃叶已随春水去

绿了江南

红了樱桃……

南京:棋胜楼

一盘残局

摆在莫愁湖一座古典楼里

引人入胜

君臣对弈  最后的结果

姓朱的皇帝  得到了一个江山

姓徐的中山王  得到一座楼

皆大欢喜中  其实

他们  谁也没有输没有赢

只留下一段传奇

不过  能在一局棋里

弈出“万岁”两个字来

也算是一名围棋高手

不仅是武林上高手

棋艺上高手

而且是政治上的高手

不过这盘棋的最后结局

君臣俩人

谁也没有看到——

姓朱的江山后来易主了

不姓徐的“棋胜楼”

还叫棋胜楼

胭脂井

——又名辱井,相传陈后主贵妃

张丽华为避兵,曾藏身井中。

这口井  因与一个

女人的悲惨命运有关

而染上了血色

但历史  是不能用

胭脂来粉饰的

俯身照井  可以望见

陈后主那双阴郁的眼

爱妃张丽华泪里的亡国恨

透过这一扇历史的窗口

你甚至还可以望见

六朝古都的荣辱  兴衰

为逃避战火  藏匿

井中的一个小小王朝

又怎能抵挡北方隋兵的铁骑

胭脂井  眼睁睁地目睹了

一代金陵天子  妃子

被双双活捉的命运

难道每个王朝的衰亡  更迭

都与沾染胭脂气有关?

面对历史的诘问  胭脂井

张嘴结舌  有口难辩

伸长了颈脖  悲愤地

面对着苍天长叹

我说  这口井更像是

历史留下的一面镜子

好让后来的当政者们——

以井为镜!……

鸡鸣寺

昂起高高鸡冠

在报晓

天空中  抖动着

一颗鲜红

日出

泼剌一声

木鱼从古寺深处

游了出来

大隐隐于市的寺僧们

纷纷闻鸡起舞

直到诵经声  最后取代了

鸡鸣声

在太阳的反光里

朝圣的队伍随木鱼声

鱼贯地穿过廊柱  消隐于

城市包围的村庄

太阳下山了

古寺梦中的火焰

还在辉煌的秋日里

燃烧

媚  香  楼

——李香君故居

乌衣巷口  秦准河畔

一座明代的建筑

因居住过  一个

忧国忧民  忠心侠骨

大勇大智不让须眉的

美丽女子 

而闻名于世

一个面对亡国恨  隔江

不唱后庭花的烈性女子

血溅扇子以明志

有人就她的血  在扇面

随手即兴画了几朵桃花

这把扇子——

就叫“桃花扇”

后来  一个姓孔的明末文人

把定情信物“桃花扇”做道具

全景式地在舞台打开  让人们

看见一个卖笑为生歌伎的

姣好面容  和比容貌

更多美丽动人的

另一面

扇子的一张一合中

我们记住了三个人——

一个是为气节  把爱情撕碎

给人看的江南名妓李香君

一个曾是东林党人  用名节

换取顶带花翎的候方域

还有一个就是孔子的后裔

从官场解甲归田的《桃花扇》作者

——孔尚任

一座并不高的“媚香楼”

因一个青楼卖唱女子

把扇子撕给人看的时候

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

每一根骨头

都铮铮有节

而在人们的眼睛里

高大起来

桃花扇

一把扇子  打开

就是一台传统好戏  

——《桃花扇》

在中国舞台

常演不衰

扇子  能张能合

其实  它就是一个人

用十八根肋骨

搭起的正气

每一根骨头里都有节

  打开了一个朝代空间

展现南朝青楼歌伎

李香君的半生缘

也是 植根于一竿劲竹上的

爱与恨

一个有骨气的

不忘亡国恨的卖笑女子

决不把名节当扇子

去把玩权贵手上

将求荣和变节

一撕给人看

于是扇子上  有一个精灵活着

通过赠扇  题扇  画扇 撕扇

铮铮骨气贯穿其中

扇子粉身碎骨的时候

一曲悲喜剧也就谢幕了

一把扇子消失了

一个李香君活着

在扇子背后忽隐忽现

并被人们牢牢记住……

 

乌衣巷

追随在秦准新结识的

王谢堂前燕

走过钞库街

跨过朱雀桥

来到乌衣巷

不见富丽堂皇的名相高宅

也不见身著黑色衣裙

足蹬高高木屐

风流倜傥的

江南士族

栉次鳞比的工艺品商店

买与卖的  都是寻常百姓

在深巷进进出出的

不只是王谢堂前燕

还有访古探幽的旅游者和“老外”

巷尾  一口“乌衣井”

三国时  东吴的禁卫军

“乌衣营”曾经饮用过 

井里  幽长幽长的历史

至今  还深不可测

巷子很长  又很短

一步就能跨进东晋

  还是刘禹锡写的那首诗

夕阳  还是挂在巷口的

那轮夕阳

燕迹  已不是

乌衣巷时的旧燕迹

此刻只有从王谢“来燕堂”飞出

来回穿梭秦准河畔燕子

识出来的风景  是新的……

莫愁湖

这里  体态苗条 

秀丽轻盈的一泓水

叫:莫愁湖

这里  发髻高绾 

素裙垂地的丽人

叫:莫愁女

在湖里荡舟的少男少女

摇动的双桨像一群水鸟

展开翅膀  在水面上

欢乐地飞翔

脸上荡开的笑容

叫:莫愁

一对中年夫妇手挽着手

徜徉在湖心亭  赏荷厅

听婉转鸟声  看荷花出水

眉宇在赏心悦目中

渐渐舒展

也叫:莫愁

我心里揣着一个疑问

见“看荷池”洁白地

站立着一尊莫愁女的雕像

才真正明白了——因为

世界上有太多太多忧愁

人们才在心里呼唤着

——莫愁——莫愁

江南贡院

是蟾宫折桂的垫脚石

是跋涉仕途的唯一通衢

你让十载寒窗的

莘莘学子们

趋之若鹜

一座围城  二万“号舍”

荟萃天下人才  难道只是为了

让围困的千军万马

争过“独木桥”?

衡鉴堂  明远楼  八股文

已成为历史陈迹

透过尘封的岁月

你依稀可以看见——

飞檐出甍  还悬挂着学子

渴望出人头地的期盼

四面皆窗  还眼巴巴睁着

可怜天下父母亲的

望眼欲穿眼睛

江南贡院  天下读书人

一个科举大舞台

周而复始地演出了多少

范进中举  金榜题名 

科场舞弊的悲剧喜剧丑剧

细细读“金陵贡院遗迹碑”

每个字里行间 

还残留着举子们的

滴滴辛酸泪

斑斑心头血

谒明孝陵

南京  紫金山之阳

——独龙阜

一个独特的地名

言中了一段湮没的历史

明代17个皇帝

埋葬在这玩珠峰下的

只有大明开国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一人

建陵之初的十万株苍松

一千只长生鹿  那里去了?

历史从陵前长长御道走远了

只留下巨大石兽守护着

断碑残阙  西风残阳

八个高大翁仲也一脸苍凉

默默无言地陪伴主人

远望红墙回环  墓道绵长

崇伟冈陵  古道斜阳

我看见治隆唐宋  厚唇长颚 

气喘吁吁  其貌不扬的

明朝开国皇帝第一人——

带领他的龙子龙孙们

用尽浑身解术爬了二百八十六年

怎么也没有爬出  那条

短短的神道……

作者简介:

张 方,本名:张昌藩。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诗刊、《诗潮》、《绿风》、《扬子江》、《广西文学》、《福建文学》、《中国文化报》等全国数十种报刊上发表过诗作,并被多种选本收录;多次获全国征文奖、省级文学奖。系福建作家协会会员。在国家正规出版社出版有《心路历程》、《面对生活》、《深度空间》《乙未羊回望》、《我是你的小苹果》《诗画鼓山》等六本个人诗歌专集。其文学成果辑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天之裔征稿

1. 携手讴歌网络骚人,继承发展华夏文风。杜绝一稿多投

2. 投稿原创(您自己的作品)首发(没有发表过的作品)!单独发我后,不能再分享——防止不良的出品人未经作者同意偷偷发表!否则公开讨伐!自检无误作品,文责自负 作品纠纷,与本平台无关

3. 投稿格式:作品+简介+照片。可推荐主题、插图、手机视频、歌曲或录音。

4. 推广期为7天,第8天发放稿费。

5. 平台打赏5元以上方有稿费。平台、作者各一半。不足5元的充作平台运营费用。

赞赏20元以上作品,阅读量满200且留言20条发放作者70%赞赏金;阅读量满300且留言满30条发放作者80%赞赏金;阅读量满500且留言满50条发放90%赞赏金。

图片和视频除作者提供外,来源网络如有不适告知删除

编辑充分理解原作,认真插图!以诗歌来概括评论!并转发群里,积极分享推广!

力争图文并茂,布衣能识

正所谓

如为花草辈,必可诗图析。

只要骚人愿,定能欣赏痴。

哈哈哈

如要请他人朗诵,1.浏览量保证超过200百人!2.赞赏金必须在20元以上才能发稿费,且平台占一半,作者朗诵者占一半。同意的,可以发有朗诵的专辑。(朗诵的作品

附:《咸阳骚客话三原》作者许平先生明确赞赏的稿费希望用于公益捐款加之1. 火木火、开心狗尾草、千湖王君、云林、韩国忠先生静默未领稿费,2. 刚开启赞赏时,因不知如何操作心若梦梵女士、张弘女士……稿费未发。将以诸位的稿费和名义平台的名义追随贤达公益捐款,共襄盛事



点击右下角在看留下您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