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5期 镇江特辑》封面图 《美丽中国5期 镇江特辑》版面截图 美丽中国5期 镇江特辑 长江与运河孕育的码头文化 民间传说为江山增添诗意 袁舒=文 刘世昭=图 李昀=插画 导语 镇江市位于江苏省南部。她南邻长江,通过一座跨江大桥——润扬大桥与扬州相连。自古以来,滔滔江水常引发洪灾,人们怀着“雄镇江流”的美好愿景,将此地命名为“镇江”。镇江市内有26座山,其中大多是海拔不足百米的小山丘,但从古至今以山为载体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宗教、政治活动,因此每一座山都有着独特的故事。 《人们中国》日文版截图 刘利群/摄 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京杭大运河流经镇江,为这里带来了喧嚣与财富,应运而生的码头文化也吸引着海内外的众多文人和艺术家。日本水墨画家雪舟到访镇江时创作的《唐土盛景图卷》,记录了当年这里的繁荣景象,成为了日本的国宝级文物,现在被京都国立博物馆收藏。 王丹丹/人民中国 在幽深的小巷子里,几百年的古树枝叶茂密,树影投射在红砖斑驳的老房子上。仔细听,似乎这里的一切都在诉说着历史。不经意间回头,看到的是在古运河上操劳了几百年的旧闸口遗址。在这里,历史随处可见。 本期“美丽中国”将和读者朋友们一起细数宗教圣地的寂静之美和动人传说,领略码头文化中市井生活的趣味。 1 水边古街的今昔 西津渡——一目千年的繁华老街 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界处的镇江,依靠水上贸易兴起、繁荣。尤其是沿江的码头街,来自各地的商人熙熙攘攘,孕育出了独特的码头文化。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西津渡古街。这条街集民居与商铺于一体,一千年来生生不息,记录着江边的点滴。来到这一带,眼前是一片开阔的广场,穿过广场可以看到一排排古风建筑。 沿石阶而上,左手边有一座小亭子,写着“待渡亭”。古时,这里是等待乘船的“候船室”,一直到清朝,亭子的脚下就是江水。现在人们踩在脚下的石阶和广场,都是民国后修建在长江泥沙淤积形成的陆地上的。从清朝到今天,长江已经由于泥沙淤积改道,向北推移了350米左右。 西津渡古街是一条以待渡亭为中心,东西向延伸的细长街道。东边以政治、宗教为主,西边以市民生活和商业为主。沿着平缓的条石台阶一路向东走,在狭窄的通道中间出现一座白色的石塔——“昭关石塔”。它是一座行人可以从下方穿过的“过街石塔”,始建于元朝1311年,是中国现存唯一的过街石塔。佛教中,塔象征着佛像,那么人们从过街石塔的下面穿过一次,就代表做了一次礼拜。在这里建造这座石塔,为的是祈祷即将渡江的人们能够平安到达彼岸。 即便如此,长江的怒涛还是无情地带走了船民们的生命。在水上救助措施落后的古代,很多人在水难中失去生命。于是,宋朝的镇江政府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水上救助组织“救生会”。救生会的职能是从灯塔上巡望江面的状况,第一时间发现水上事故,随机指派救援队员乘船立即赶往现场。救助队员乘坐的船只叫做“红船”,船体全部被涂成了醒目的红色,船头挂着一块虎头牌。这块虎头牌代表该船是奉朝廷之命进行救援,因此江面上的船只都要为它开道。在那个年代,对于将生死交给上天的船民们来说,江面上的一抹红色,就是他们的定心丸。 沿西津渡的台阶向东走到头,就是当年救生会的遗址博物馆。在那里,可以看到复原成三分之一大小的红船模型,气势非凡。 袁舒/人民中国 掉过头来,向西走,便可以看到石板路两旁鳞次栉比的商店。在这里可以随意漫步,品尝当地的特色小吃,收获一些有趣的土特产。在这条路的尽头,有一座木雕雅致的老宅子,挂着“小山楼”的招牌。爬山虎从院子延伸到了墙外,好像在招呼行人进去坐一坐。在藤蔓的指引下跨过门槛,才发现这是一家青年旅社(YHA)。女老板一边送走年轻的游客,一边热情地招待了我们。 女老板刘梅女士(47)2008年辞掉稳定的工作开了这家店。当听说西津渡将作为景区被开发的消息时,喜欢交朋友的刘梅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在这里开一家旅舍。 刘梅说:“一开始的三年入不敷出,经营得很艰难。但当我看到那些从这里走出去的年轻人脸上挂着满意的笑容时,就舍不得放弃了。在景区开店,租金必然要比外边贵一些,但即便如此我也尽量压低房价,让那些年轻人可以轻松租住。我觉得在这里吃、在这里住,才能真正感受到西津渡的美和韵味。”刘梅一向喜欢和顾客以朋友的身份相处,她的经营理念就是:哪怕是一个人的旅途,走进“小山楼”也可以感受到家的温度。到了夏天,刘梅经常和年轻住客们一起坐在店前的小院子里喝啤酒聊天,或者一起到广场上听音乐会。 走出“小山楼”,外面已是夜色阑珊。夜晚的西津渡与白天不同,一些有情调的西餐厅和小酒吧渐渐苏醒。此刻,传统的古宅和现代的生活方式在这里融为一体。西津渡是一条不足1000米的短街,却也浓缩了从宋代到今天1000多年的历史风貌,正可谓是一目千年的古街。 Data ·西津渡 地址:镇江市润州区西津渡街25号 门票:救生会、观音洞套票:30元/人(步行入街免费) 电话:0511-85288555 网站:www.xijindu.com.cn ·小山楼青年旅社 地址:镇江市润州区西津渡立群巷11号、14号 电话:0511-85286708 2 镇江三怪 在清脆的鸟鸣声中醒来,镇江人就开始忙碌,因为他们要去吃一顿美味的早茶。西津渡向西几百米,有一家镇江风味老字号“宴春”。这家店的历史可以溯源到1890年,可以品尝最地道的镇江味道。从凌晨4点开始,宴春的厨房就冒着蒸汽,诱人的香味招引着那些饿着肚子的行人。走进一看,一大早这里便几乎都坐满了,食客们在享受着惬意的早茶时光。 说到镇江美食,不得不提到“镇江三怪”。所谓三怪,即“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面煮锅盖”,而这三怪都可以在镇江早茶中品尝到。 对于镇江人来说,饭桌上有一样不可或缺的伴侣,就是镇江香醋。镇江是与山西齐名的名醋产地,在这里酿制的醋味道偏甘甜,和从长江打捞上来的江鲜是绝配。镇江的江鲜非常有名,除了日本朋友们熟悉的河豚之外,镇江三鲜——鲥鱼、刀鱼、鮰鱼也是舌尖上的盛宴。其中,鮰鱼是从入海口洄游的鱼,因此肉质紧致嫩滑,最适合清蒸。 镇江人吃什么都喜欢佐点香醋,出门最担心吃不到醋,因此在镇江,口服液大小的便携瓶装醋非常畅销。镇江香醋以当地产的糯米为原料,经过60多天,40多道工序制成。最后一道工序“陈酿”使醋的品质更稳定,所以久放不腐坏,越放越醇香。 袁舒/人民中国 镇江早茶品类丰富,以包子、蒸糕、蒸饺等面点为主,素馅偏多,但却有一道肉菜是不能缺席的,那就是肴肉。肴肉是将猪前蹄连皮带肉一起煮熟腌制而成 ,虽然是一整块肉,但多余的脂肪在腌制的过程中被分解,吃到嘴里清爽不油腻。肴肉是冷菜,所以与其说是一道主菜,更像是佐茶吃的点心。吃肴肉时,一般都会配上一盘姜丝,主要是为了防止吃冷肉导致胃寒。镇江早茶最地道的吃法,首先要喝一口热茶润喉,然后夹一块不蘸醋、不配姜丝的肴肉,品尝肉的香味。最后再用热茶清口,在肴肉上放上姜丝蘸上醋,一口吞下。早茶便正式开始。 品尝了时令蔬菜做的包子、蒸饺等之后,早茶的压轴菜品是一碗热气腾腾的锅盖面。镇江人酷爱面条,三天不吃,想得不行。“锅盖面”是镇江独特的面条做法,顾名思义,煮面条的时候要将比煮锅小两圈的木质锅盖翻到锅里和面条一起煮。为何形成这样的习俗如今已经无法考证,传说是当年乾隆爷下江南的时候进了一家面馆,老板娘太过忙碌,不小心将小锅盖盖到大锅里面了。但这样煮出来的面却让乾隆皇帝连连叫好,从此以后就保留下了这一做法。通过和面一起煮木质的锅盖,可以有效地防止面汤急沸,也能让煮出来的面条有一种独特的木质香气。 71岁的夏强德先生这天与夫人、姐姐和妹妹四人一起来到宴春吃早茶。他从小就在宴春吃早茶,每逢重要节日,一家人整整齐齐在宴春吃了早茶后,前往对面的金山寺烧香是夏家的传统。这一天是农历二月十九,正值观音菩萨的生日,夏先生一行在享受了早茶后,继续前往金山寺。 Data ·宴春 老店:地址:镇江市解放路87号 电话:0511-85010477 新店:地址:镇江市金山公园对面 电话:0511-85516877 官网:http://www./index.asp ·中国醋文化博物馆 以镇江香醋为主,介绍中国醋历史的醋主题博物馆。馆内有传统的香醋作坊,游客可以体验手工制醋的过程。 地址:镇江市丹徒新城恒顺大道66号 门票:40元/人 电话:0511-85307790 3 镇江的山,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 江南佛教圣地——金山 吃饱喝足走出宴春,马路对面有一座山门,门上写着“金山”二字。镇江市内的26座山,普遍不高,但有灵气,蕴藏着许多历史传说。穿过大门,步行三分钟,右手边出现了高高在上的寺庙和宝塔。有趣的是,寺庙明明建在山上,但只能看到层层叠叠的建筑,却完全看不到山体本身。这就是金山著名的“寺裹山”建筑风格。寺院依山而建,山体不高,因此看上去建筑把山体严严实实地包裹住了。 袁舒/人民中国 从前,金山是长江上的一座小岛。由于常年堆积着长江泥沙,从民国时代开始这里便成了陆地。山中有一座寺庙,始建于东晋年代,历经1600多年的历史。它就是著名的金山寺。在金山寺的山门前,有一只宝鼎,游客们争相抚摸,祈福平安。仰望宝鼎后面的山门会发现,上面写的不是“金山寺”而是“江天禅寺”。 镇江文化旅游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蔡庆来先生说,金山寺被历朝历代的皇帝所重视,是皇帝下江南时的必到之处,因此,皇帝们常常将自己对这座寺庙的感受赋予它做名字。建寺之初,这里因为是江中一座小岛上的寺庙,因此得名“泽心寺”;到了唐代,当时的裴头陀在山中挖出了金子,所以皇帝赐名为“金山寺”;宋朝,宋徽宗在梦里游览金山寺,寺名又变为“龙游寺”;而后清代康熙帝登临此山时,俯瞰滚滚长江,身后是静谧的禅宗古刹,意境非凡,因此抒发内心的感受,又取名为“江天禅寺”。但最深入人心、广为流传的还是唐代的名称金山寺。 进入金山寺,一面黄灿灿的黄色围墙映入眼帘。中国古代,黄色象征皇族或皇帝,因此一般百姓不得随意使用。由此可以看出,金山寺是一家皇家寺院。进入大雄宝殿,抬头向上看藻井,可以看到八角形的藻井内绘有一双龙的图案。一般寺院的藻井,画的都是花鸟图案,这也再次证明了金山寺作为皇家寺院的重要地位。同时,这里自古还发挥着皇家图书馆的功能,在藏经阁中,藏有大量珍贵的佛教经典,在传教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康熙帝六次下江南六次都到金山寺也就不足为奇了。 除此之外,金山寺的佛教仪式、法会也久负盛名。佛教中重要的超度仪式“水陆法会”就起源于金山寺。南北朝时代,梁武帝的皇后郗氏是一个妒忌心极强,且怠慢佛教教义,常常做出无礼行为的人。因果业障,郗氏暴毙,死后被打入畜生道,沦为一只蟒蛇。有一天梁武帝在梦中遇到一只蟒蛇,对他说,自己正是郗氏,现遭报应沦为蟒蛇,尝尽了地狱之苦,希望梁武帝能够念夫妻之情,超度自己,脱离苦海。梁武帝一心向佛,心地善良,便将此事向高僧请教。高僧指出,若梁武帝心发慈悲愿意超度郗氏,那么就亲自撰写和诵读忏文,替郗氏一心悔改,再举办一场法会来超度她。梁武帝按照高僧的指点撰写和诵读了忏文,又请来有威望的高僧们举行了法会,将已故的皇后超度。在佛教中,水陆空三界中水陆两界疾苦最多,因此带着超度一切受苦亡灵的愿景,取名“水陆法会”。该法会从金山寺起源后,在全国各地流行。 金山寺得以家喻户晓,还因为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白蛇传》中,经典的“水漫金山”桥段就以这里为背景。走出金山寺,北边有一片开阔的金山湖面。围绕金山湖建造的白娘子爱情主题公园,以许仙与白娘子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搭建了多样的亲水活动区域。 这里曾是镇江人的渔湖,后为防止渔业对水生态的破坏,镇江政府以金山湖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为核心,在退渔还湖工程形成稳定湖面的基础上,依托优越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将这里建成一个集观光、旅游、游憩、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式的景区。 如今,每天清晨或傍晚,围绕金山湖作“亲水活动”的人数以万计,市民在金山湖沿岸漫步、观光、拍照的样子,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金山湖公园还可以远观金山寺的风景,天气晴朗的时候,湖中清晰地映出“寺裹山”的倒影,美不胜收。 Data ·金山 地址:镇江市金山路62号 门票:淡季(6-8月、12-2月):50元/人 旺季(3-5月、9-11月):65元/人 电话:0511-85512992 4 书法爱好家的天堂——焦山 与金山相反,整座庙宇被葱郁的古树包裹,寺庙隐藏在山体之中的“山裹寺”之山,便是焦山。焦山至今还是长江中的一颗宛若明珠般的小岛,需要坐轮渡前往。将繁杂的心绪与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一起抛在脑后,踏上焦山,眼前就是静谧的禅境和历史古韵。焦山最著名的要数碑林。 焦山碑林是仅次于西安碑林的中国第二大碑林,现馆藏480多方石碑。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拥有“大字之祖”美誉,相传为王羲之所写的《瘗鹤铭》。经过定慧寺的香火,路过庄严的江苏佛学院焦山学院,钻进一个拱形石门,眼前是一片翠绿的竹林。这里就是焦山碑林。在这里展出的石碑,原本都是刻在焦山西侧悬崖上的摩崖石刻,但久经风雨,山体滑坡使大部分石刻落入江中,后被打捞上来,收藏在碑林中。 《瘗鹤铭》抒发的是饲养的两只仙鹤死去时,作者悲痛欲绝的心境。但文末并无作者署名,落款只有道号,连日期也无法确定。因此,该文何时出自谁手,至今也无法下一个定论。唐代的《润州图经》中有记载:“瘗鹤铭为王羲之书”,因此学界认为该碑文出自王羲之手的可能性最大。《瘗鹤铭》原本刻在焦山毫不起眼的崖壁上,但宋代有文人游览此地,偶然发现该碑文,并被其气势所震撼,就拓下来带回故乡,逢人便拿出来分享。一来二去,《瘗鹤铭》名声大噪。 除了运笔之中风韵独特,《瘗鹤铭》的学术和历史价值也很高。因为在这一篇碑文中能够看到篆书、隶书、楷书三种字体,生动反映了古代中国汉字的演变。看过《瘗鹤铭》拓本的文人墨客不远万里来到焦山,爬上崖壁只为一睹它的风采。被《瘗鹤铭》所打动的文人墨客有的在旁边的崖壁上临摹,有的刻录自己的观感,使焦山上出现了规模宏大的摩崖石刻群。日本江户时代的诗人良宽也酷爱临摹《瘗鹤铭》,他独特的笔触也深受《瘗鹤铭》的影响。 然而,《瘗鹤铭》在唐代时由于山体滑坡坠入长江,一直在江中沉睡了700多年。但牵挂它的文人仍然口耳相传,就这样到了清朝康熙52年,朝廷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打捞活动,分崩离析的《瘗鹤铭》的五方碎石被打捞成功,全文120多字中,93字重新回到了观众的视野。如今,《瘗鹤铭》原石在单独的展厅展出,观众可以近距离地感受这份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大字之美。 出了竹林后,可以看到一棵700多年树龄的老槐树。在中国,槐树象征爱情,在这不起眼的槐树下,曾发生过一段鲜为人知的民国爱情故事。这里正是当年蒋介石与宋美龄定下海誓山盟的地方。 1927年,居住在上海的宋美龄与身在南京的蒋介石相约到镇江,共同度过10天的时光。他们每天欣赏江景,游逛古刹,品尝“三怪”,从初识的拘谨,逐渐加深爱意,直到说出一生的誓言。同年12月,二人在上海举行了一场浪漫的婚礼。 Data ·焦山 地址:镇江市东吴路 门票:淡季(6-8月、12-2月):50元/人 旺季(3-5月、9-11月):65元/人 电话:0511-88817103 5 追溯三国情怀的圣地——北固山 说到爱情,还有一座山的爱情故事广为人知,但却比蒋宋的故事更加苦涩而充满阴谋。那就是北固山,三国史上刘备与孙尚香之间“弄假成真”的著名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208年到211年期间,孙权将吴都定在镇江北固山下的铁瓮城,虽然只有短短三年时间,却有无数著名的三国故事在这里上演。听着寺庙屋檐角下的铜铃声,伴着黄昏的光影登临北固山,就好像那些三国时期的著名场面鲜活地重现在眼前,使人有种穿越在历史幻影与现实之间的感受。 北固山上的小小甘露寺,曾是孙家的家庙,也是“刘备招亲”的舞台。在赤壁之战中被刘备夺取荆州的孙权想要与刘备谈判,甚至伺机暗杀他夺回荆州,于是将妹妹孙尚香作为诱饵,以提亲的方式引诱刘备来到了甘露寺。但刘备身边的诸葛亮早已看出其中的阴谋,便主动出击利用孙母对女儿的疼爱,试图击破这桩政治联姻。 谁成想,孙母见到刘备,对这位女婿很是欣赏,于是迅速将婚事提上日程,孙权不仅失去了暗杀刘备的机会,还事与愿违地把妹妹嫁给了这个冤家,想必一定是追悔莫及。如今走进安静的甘露寺,似乎还能感受到寂静的香火气背后正在酝酿的一场危机四伏的婚礼场面。之后,嫁到刘家的孙尚香因一封伪造的家书得知孙母病重,便只身回到吴国,再也不得与丈夫刘备相见。 就这样,得知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战败,客死他乡。孙尚香也伤心地投江殉情。当时,她怀着万分苦楚跳入江中的地方,便是北固山上的“祭江亭”。坐落在北固山崖壁边上的祭江亭,常年有清凉的江风吹袭,就好像是在诉说孙尚香无奈又苦涩的结局。 在这座浪漫与阴谋交错的北固山上,还有吴国名将鲁肃之墓、孙权与刘备比剑的试剑石、孙刘二人切磋马术的驻马坡等诸多三国的遗迹,随时让人能够穿越到那个战乱的年代,追溯心中的三国情怀。 北固山 宋亚军/摄 镇江除聚集了佛教名山之外,还拥有著名的道教名山——茅山。 茅山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耸立在山顶的宫观九霄万福宫创建于西汉时三茅真君得道飞升之后,迄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茅山自古就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美誉,这“第八洞天”就源自于华阳洞。 洞天,是道教名词,是指“通过”之所,修道者在洞中修炼,与神仙相通,与天界相通。华阳洞位于茅山老虎岗西侧。这里很有“仙气”——自然环境下,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0000个/立方米,负氧离子有空气维生素和有“空气长寿素”之称,有利于人体的身心健康,这里也成为了一处“天然氧吧”。道教是多神教,神仙很多,一般又以“神仙”的诞辰之日为节日,将节日最集中的时期定为香期,举行庙会,所以茅山香期时间比较长,从农历腊月二十四送灶,直到第二年的农历三月十八“大茅君回盼日”,前后将近三个月。这期间,茅山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Data ·北固山 地址:镇江市东吴路3号 门票:淡季(6-8月、12-2月):30元/人 旺季(3-5月、9-11月):40元/人 电话:0511-88858088 ·茅山 地址:镇江省句容市茅山镇 门票:淡季(7-9月、11-1月):90元/人 旺季(2-6月、10月):120元/人 电话:400-108-9996 http://www./ (内容转自《人民中国》日文翻译版)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 两国之间一直保持民间文化交流 也代表中国人民与邻国友好交往的真诚愿望 愿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 看这些镇江记忆,却已淹没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名片, 请帮忙右下角点个在看,并给我个留言。 如感兴趣,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