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冷就更不容易睡醒吗?科学家提醒:这也许和大脑有关

 skysun000001 2021-11-20
我们的身体对于温度非常敏感,在冬天,许多人都因为温度变低不想从被窝里爬出来。但是有研究表明,除了身体怕冷的原因,环境温度变低还会影响到我们的睡眠,导致在低温环境中不容易睡醒。
 图片

2020年,一项发表于Current Biology(当代生物学)期刊上的文章就提到,为什么季节性寒冷和黑暗的环境会阻止果蝇大脑的活跃和觉醒。这篇文章名为“A Circuit Encoding Absolute Cold Temperature in Drosophila”。由美国西北大学一个神经生物学小组合著发表。
 

图片

 
果蝇的触角包含三种冷激活感觉神经元,其温度舒适区是25℃,因此触角中的“绝对寒冷”受体会对25℃以下的温度产生反应。果蝇和人类对环境温度的偏好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大脑中的温度感应原理和环境温度与睡眠之间的关系都是惊人相似的
 

图片 

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果蝇的感觉神经和睡眠周期神经元对寒冷温度的反应得到,果蝇体内有一个从感觉神经元到高级大脑中枢的“温度计”回路,能处理果蝇体内的低温信息,将关于寒冷温度的信息从触角传递到大脑。当大脑神经元发现“温度计”回路的活跃运动后,会抑制昼夜节律神经元的激活,从而使果蝇的睡眠能够适应冷暗的环境。
 
研究人员Marco Gallio总结道:“这个发现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对于果蝇或是人类来说,在冬天起床都很困难。”因为这个“温度计”回路能够解释为什么季节性寒冷和黑暗的环境会阻碍大脑的觉醒和活跃。
 

图片


早有研究表明,自然界的日光会对人类的睡眠产生影响。通过对果蝇的研究,人们也因此了解到温度对于调节睡眠的重要性。这项研究在日常生活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我们了解到环境温度也会对睡眠产生影响时,将有助于采取措施来“对抗”起床困难症。
 

参考文献

http://med.wanfangdata.com.cn/Paper/Detail/PeriodicalPaper_sxykdxxb2000Z1005

https://www./current-biology/fulltext/S0960-9822(20)30552-2

https://www./hard-time-waking-up-when-cold-blame-brain/


最后,跟大家聊聊发论文这件事。很多人发论文,最痛苦的是英文不好。因此,就算是一些人已经成为大佬,当上知名教授,也依然会找第三方润色机构提供语言润色或翻译服务。

毕竟我们的英语很难达到母语化的水平,同时也不应该因英语问题浪费太多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