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本州,富士山和高速列车新干线 作为80后,儿时看日本的动画和电视,对于他们子弹头式的新干线印象特别深刻,令我们艳羡无比。随着我国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我们的高速铁路也来了。 毫无疑问高铁是这个时代最值得我们自豪的中国制造之一。 一直有一种说法,郑州、石家庄、蚌埠是火车拉来的城市。因为铁路的兴起,火车运输带来的旅客、货物带动了城市工商业、服务业的蓬勃发展,为城市的兴起提供了最大动能。 ![]() 当高铁这一新生事物出现时,人们对高铁的普遍看法是:高铁降低了人和货物的运输时间,降低了时间成本,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也起到了推进和均衡作用;促进了沿线城市经济发展和国土开发;沿线企业数量增加使国税和地税相应增加;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确,随着高铁网络越织越密,人们的出行越来越便捷。地区间的交流也更加高效。 当高铁进入快速发展期后,特别是八横八纵规划的诞生,让无数雄心勃勃的城市都紧盯着这一新生事物,纷纷提出要打造高铁枢纽城市。十字型、米字型再到现如今的钟摆型,这规划是一个比一个牛,触手是越伸越多。 ![]() 对于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来说,高铁绝对是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之一,但是对于中小城市,特别是县城、欠发达地区,高铁就是一个超快速的抽血泵。它将加速欠发达地区的人口、资金和物质向发达地区的转移。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本就是无可厚非之事。更何况在加速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人口向城市和发达地区转移本就是大势所趋。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过快地汇集将导致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出现一些我们意料之外的问题。 可以说没有人,任何城市、地区都会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回头看看如今的农村,还能看到多少年轻人?当交通的便捷带来人口的加速流失,这一现象将更加突出。有人肯定会说,在没有高铁的时候,人们也是向沿海发达地区流动,难道小城市和县城不通高铁,人们就不向外走了吗?当然会走,但是人口流失的速度会慢很多,资源的流失会更慢。有留下的人和资源,给小城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和转型留下充足的时间。否则,偏远小城市萎缩,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好一点的变成卫星城,差一点的彻底沦为睡城。 ![]() 而更多的人口、资金加速向大中城市汇集,带来的大城市病,我们又有没有做好应对的准备?现在哪一个大中城市不面临着交通、教育、医疗资源的紧张。大量人口的到来,在土地和住房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推动了高铁时代房价新一波的快速上涨(现在通过调控,房价已经趋稳)。 建设高铁是好事,也是发展趋势,但是在与高铁时代如何共存,这就需要大智慧了。特别是那些中小城市的领导要好好想想,高铁会带来什么,它又将带走什么?不能光想着为政J,任上建好高铁站,还得想想如何让它为我所用?利用便捷的交通,吸引投资,特别是乡贤回顾故土,把抽血泵变成输血管才是大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