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园林艺术节:七大主题版块,从园林出发看世界丨特别策划

 qinhuanwei 2021-11-20

园林之美,在于它能用有限的空间表达出超出地域限制的诗意与情怀。今年秋天,从10月28日到12月5日,苏州园林艺术节以“园林是世界的缩影“为主题,为大家献上丰富的展览和活动。在园林里,艺术,文化,生活和自然在这里都能和谐地融合起来。进入21世纪,苏州园林艺术节希望用新的视角再次来到园林,在沧浪亭,可园,怡园,和艺圃为大家带来一场多层次,多维度的艺术盛宴。


此次的苏州园林艺术节正是呼应了苏州越发多元化的环境,涵盖了艺术, 设计, 建筑, 音乐, 文学, 美食, 和对话七大版块。每一个主题不仅与传统文化相连接,更是一个和世界对话的窗口,向当今全球性的问题发声。

图片

“园林是世界的语言,是我们这一星球的缩影。”苏州园林艺术节总策划Winnie高焕说。“陈列于园中的每一件当代艺术,设计,建筑等作品,演出,讲座,对谈等活动如同连接过去与当下的导线,导向我们,让园林更趋近于我们。”

苏州园林艺术节邀请到了数十位音乐人,设计师,建筑师,作家,社会学家,科学家等在苏州园林这样独特又诗意的环境下分享他们的创作,灵感,想法,和智慧。让园林真正成为一个文化聚集,思想碰撞的地方。


艺 术 / Art


艺术对苏州来说并不陌生。园林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从古至今隐居在苏州的艺术大家更是不尽其数。


这次的艺术展将呈现在沧浪亭,可园,怡园,和艺圃四座园林中,并由策展人Jeremie Thircuir杰瑞米策划。杰瑞米可是苏州的熟人了, 也是2020年“无语看波澜:新园林故事”的策展人。这次的展览依然遵循园林精神,把当代艺术注入园林中,进行二次创作,亦或是说对园林的一次“活化“。让古典园林成为艺术的发生地,也成为大家滋养身心,汲取灵感的诗意之所。

王一 Wang Yi, 初级结构 Primary Structures
彩色的树脂雕塑透明又有几何感,光和空间相互作用,为周围的环境带来全新的维度。


此次回到苏州,杰瑞米依然保持着“游戏”般的心态。他的展览像一次寻宝,没有固定路线,没有大把的“规矩”。国内外40余位艺术家上百件作品将散布在四座园林中,由观众按图索骥,找寻他们的存在。园林本身的美是不容忽视的,他希望把这自然之美引入展览,让作品融入周围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

王克平 Wang Keping, 鸟 Bird
艺术家王克平的铜制雕塑是他的标志性创作。此次展览的这只“鹅”与可园里的一对鹅相呼应,甚是有趣


图片


设 计 / Design

园林有自己的设计语言,当它与现代创新的设计碰撞,会是什么样的呢?今年我们在艺术之外,还会为大家呈现由当代设计策展人Aric Chen策划的设计版块展览。Aric是设计迈阿密(Design Miami)的策展总监,并担任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教授。最近,Aric远赴荷兰,担任Het Nieuwe Institut(HNI,荷兰建筑,设计与数字博物馆)馆长和艺术总监。


Aric Chen身兼数职,同时担任策展人,馆长,教授和艺术总监

设计版块的展览当代艺术家和设计师将内部世界与城市的外部结构、自然环境与个体思维、物质形态与时代变迁等多重思考进行连接。十多位全球设计师的作品与艺术作品相映成趣,把新的语境带入园林中,试图提问,构造自然回到当代,可以引发何种立意与启示?


杨淏 Yang Hao, 漫浪吟 Humming Along the Wave
周轶伦 Zhou Yilun, Neolithic Stool, Practice Table
这一组设计师的作品位于沧浪亭一个半室外的庭院中,亭内如此雅致,亭外却又能欣赏自然。



建 筑 / Architecture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尤为重要,这一特点在造园上体现得十分明显。苏州的园林建造于各朝各代,不但代表了造园者的心境,更是承载了那个时代的建筑语言。

艺圃中央的水榭,整体风格体现了明代简约的造园特点


此次艺术节的建筑版块,邀请到了在同济大学《时代建筑》杂志运营总监戴春主持,和在建筑以及造园方面甚有研究的王欣教授与吴洪德博士一起在怡园聊一聊古人园林和新日建园会是一种怎么样的社会关系。


图片



音 乐 / Music


园林的夜晚是安静又美好的,华灯初上,秋风徐徐。能在夜色中漫步园林,欣赏音乐的机会并不常有。这次的园林艺术节会向大家呈现一系列的音乐演出,并带来全新的尝试。

乌鸦实验诗歌音乐演出现场


作为园林艺术节的第一场演出,P.K.14乐队主唱,著名音乐人杨海崧和爵士音乐制作人,实验音乐家文智湧将首次在台上合作,为大家带来一场实验性诗歌音乐表演。11月13日的一场怡园黑胶电子音乐会与来自苏州的电子乐团队Life Groove合作,更是会把当下十分流行的“剧本杀”融入这场活动,把年轻的活力带入园林中。两场爵士音乐会也会于11月5日和11月20日在沧浪亭与可园分别上演,让大家在古典园林中邂逅爵士的浪漫。


沧浪亭爵士之夜现场



文 学 / Literature

从古至今,苏州文人辈出,奠定了这座城市与文学密不可分的关系。艺术节文学版块的一大亮点便是与法国总领事馆文化处共同呈现的两场对谈。其中的“文学告白 ('Littérature Confessions') ”将邀请到中国当代作家毕飞宇和当今著名的文学家们为大家悉心讲述他们在文学创作道路上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以及是如何在此创作旅程上受到法国和法国文化深刻影响的。

著名当代作家毕飞宇,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玉米》,《推拿》等,曾获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

第二场“思想告白 ('Intellectual Confessions')”将和作家,“十三邀”节目创始人之一暨主持人,单向街书店创始人许知远一起,展开深入又亲密的对话交流,我们将有机会倾心聆听许知远娓娓道来他的思想体系形成发展的故事,以及他对当代法国文化的理解和解读等。作为“苏州园林艺术节”的压轴活动,“文学告白”和“思想告白”将有太多精彩时刻,令人翘盼期待!


作家,“十三邀”节目创始人之一暨主持人,单向街书店创始人许知远



美 食 / Food

苏州园林里藏着很多果树,枇杷便是苏州特色的时令美食


苏州人讲究“不时不食”。全年二十四节气,苏州都有新鲜时令的食材。鲜为人知的是,苏州园林里也藏着很多食用植物。在不同的季节走一走苏州园林,都能见到不同的树上已结上了果实。这次,苏州园林艺术节带领大家了解苏州园林与自然和食物的关系,去欣赏我们早已不再关注的细微现实。


对 话 / Talks

苏州园林不仅是一处美轮美奂的景致,更是一个让我们思考的地方。这次的园林艺术节里里的对话版块将带来丰富的讲座,讨论自然,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话题。其中“可持续发展绿色未来”系列讲座由出版人Jacob Dreyer联合策划。Jacob在经济,政策和法律领域领先的Palgrave出版社任职,并为英国《金融时报》,《自然》等撰稿。


“中国绿色未来-气候变迁”论坛


首场“中国绿色未来”对话专注于气候变迁由ICF国际咨询公司首席气候专家胡瓦Huw Slater以及曾负责多个在长三角地区开展的国际低碳发展合作项目的蒋卫平博士主持。其他四位在绿色发展、节能减碳、绿色投资领域进行了实践和探索的专家也加入了这场讨论。11月20日的“中国绿色未来”对话的主题是“生态文化”,解析中国的文化能量为何从城市转移向农村,由西交利物浦大学的Paul Cheung教授主持, 并与三位嘉宾: 活动家、艺术家欧宁,中国公园系统的先驱者彭奎和大自然保护协会(TNC, The Nature Conservancy)首席创新官赵鹏为大家带来解读与讨论。


张大鲁教授“四时林泉-园林里的二十四节气”讲座现场

另外的两场对话更是艺术爱好者的福音。苏州当代书法家张大鲁教授在艺圃里讲一讲二十四节气与书法的微妙连接。11月21日,为苏州园林艺术节设计logo的当代水墨艺术家张小黎更是会和策展人Jérémie Thircuir对话,聊一聊传统艺术如何在当代语境中呈现出全新又更有活力的美感。

园林是我们生活的地球的一个缩影,所以我们希望能从苏州园林出发,思考并讨论与我们生活的地球息息相关的重要话题,从中国的生态文化到绿色金融。多元化的话题让这次的活动超于诗意化之上,真正成为我们思想碰撞与交流的契机。



苏州园林艺术节
10月28日开幕 12月5日闭幕

了解更多活动更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