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好牌照、戴好头盔,遵守交规,电动车还被扣?还有3条也别忽视

 电动车小行家 2021-11-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在道路上有了很大的变化,相比较几十年前,道路上的交通工具,除了公交车就是自行车,如今,道路上多了更多种类的车,其中就包括了汽车、电动车,它们成为老百姓代步重要的私人交通工具。

汽车虽好,但它的价格比较高,用车门槛也比较高,适用的人群毕竟有限,而电动车则不同,它对于车主来说,无论经济基础如何,无论有没有驾照,都能随便上路,因此,电动车快速成为我国数量第一的交通工具。

作为数量第一的交通工具,它的规范来得相对比较迟,从2018年开始,各地才真正注重电动车的规范,尤其是电动车新国标实施,给了各地治理有了执行标准,如今,电动车上路已经不再随便,必须要遵守一定的规矩。

电动车上路有了3个基本要求

想要驾驶一辆汽车,需要上牌、交险、持证,那么,骑行一辆电动车上路,它会有哪些基本要求呢?主要包括了3点;

1. 上牌,电动车上牌早期是在北京、上海这样一线大城市才需要,而随着电动车规范治理的推荐,如今,哪怕是县城,也需要上牌才能上路,即便是超标电动车,也需要领取临时号牌才能,无牌电动车面临罚款、扣车的处罚。

2. 戴头盔,早期是摩托车才需要佩戴头盔,后来在杭州等地鼓励电动车也要佩戴头盔,在2020年,正式由公安部牵头,确定了电动车也要佩戴头盔上路,各地也出台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戴头盔上路成为了电动车又一基本要求。

3. 遵守交通规则,这一点毫无疑问,任何车辆在公共道路行驶,都应该遵守道路交通规则,一直以来,电动车存在的闯红灯、逆行、占道行驶等问题,不能在存在,否则会面临相应的处罚。

有车主就吐槽,自己明明上好牌照、戴好头盔,遵守交规,但上路还是被扣车,其实,以上这些只是电动车上路的基本要求,它并不意味着做好这些就不会被罚,小行家为大家梳理3条,很容易被车主忽视,但也会被处罚的一些行为

电动车上路,还有3条也不容忽视

第1条:车辆属于机动车

不少人的意识中,电动车都属于非机动车,但这样的想法来源于不了解,2019年实施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明确把两轮电动车分为3大类,其中有2大类都属于机动车,而它们属于摩托车管理范畴。这样的车,让很多车主就会忽视2点;

第1点是不会主动去考取驾照,根据规定,驾驶摩托车是需要考取“E”证或“F”证,需要持证上路;

第2点是不了解当地的“禁摩”管理,我国有近200个城市,都有“禁摩”管理措施,属于摩托车是不能在城区或中心城区上路,否则违反冲禁令,会有相应的处罚,但因为车主忽视了自己驾驶的是电动摩托车,从而忽视了这一点,被罚了才知道。

第2条:车辆存在改装的情况

虽然很多车主不会有大浮动的改装,但也有不少改装会被忽视,近期,我就刷到视频,北京在整治改装车,其中不少外卖小哥被查到,都不知道什么原因。

原来,外卖小哥使用的是新国标电动车,按照规定,电池电压规格是48V,但很多外卖骑手是通过换电柜更换电池,就混用了60V电压的电池,但这样的行为,其实就属于改装,车辆需要面临暂扣处理。

第3条:使用的是临时号牌

一般来说,电动车是绿色号牌,但有的地方,电动车是白色号牌或黄色号牌,这些车牌都可能是临时号牌,而作为上了临时号牌的电动车,在上路行驶的时候,有一点不能忽视:它的过渡期是否截止。

临时号牌和绿色的“永久号牌”能够用到报废不同,它是有1年到4年不等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是可以正常上路,但过渡期一旦到期,在进行上路就会面临被罚、被扣的处罚。

小行家总结:对于电动车的上路基本条件,经历了近2年的宣传,很多车主都了解并且能够做到,但对于一些非基本要求,不少车主就会忽视,但往往被忽视的这些,也处罚比较严厉的,因此,作为电动车车主,除了在道路上不尽量不载人、不闯红灯、逆行,戴好头盔、上好牌照之外,仍然有不少规定和上路标准,值得车主去了解,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查再严也不“慌”。

那么,这几个容易忽视的上路标准,您了解吗?欢迎大家评论交流,关注电动车小行家,每天分享电动车相关资讯和观点。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