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山寨手机发展史

 心容乾坤 2021-11-20

山寨机可以说是中国手机的黑历史,说到山寨机,不得不说的就是华强北。改革开放时期,伴随临近香港的经济发展和地理优势,华强北逐渐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批发和零售中心。在山寨手机大量出现之前,华强北是中国电子产业的核心,这也为山寨机的出现提供了温床,它提供了完善的手机供应链系统。

如果华强北的野蛮增长为山寨手机提供了一个现成的供应链,那么联发科的出现就催生了山寨手机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的现象。2005年,联发正式推出了"交钥匙方案",帮助完成芯片、软件平台和设计,手机制造商只需购买屏幕、摄像头、外壳、键盘和其他简单部件就可以生产手机。因此,这种更方便的包装方案,受到了山寨手机制造商的热烈追捧,山寨手机市场蓬勃发展。

在山寨机的鼎盛时期,其出货量在2008年超过1亿台,2009年超过1.4亿台,不包括出口国外的。在山寨手机时代早期,山寨机仍然保持着简单的造型模仿,产品质量也相对有所保障。后来,山寨机甚至在设计上也比品牌手机更有吸引力。此外,酷炫跑马灯、双卡双待、MP3、MP4等,对当时的年轻人来说更有吸引力。

在创新方面,仔细比较现有智能手机制造商的创新设计,可以发现其中一些是在山寨机时代的产物,如支持有线反向充电、电池长达1万毫安的超长续航、升降式摄像头、各种翻盖设计等,更重要的是,在低收入,品牌手机价格高的时代,价格优势已成为山寨手机的法宝。另一方面,抄袭的速度也很惊人,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盛时期,华强北每天上新三到五部手机,只要看看竞争对手的新产品,就可以进行微改后推出。

也许这种简单粗鲁的山寨模式注定了山寨手机的灭亡。雷军曾说过,小米对智能手机行业的贡献之一就是帮助消除山寨手机,但山寨机的真正衰落,从深圳的"双打"开始,2010年末,深圳启动了为期六个月的专项行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制造和销售。最后,导致华强北山寨机市场的洗牌,3600多家商户退出市场,强大的山寨手机厂商则开辟转型之路,其中一些开启了品牌转型,继而转向海外市场。

2013年,在深圳成立,现已成长为非洲手机之王的传音,在欧洲、北美、南美和中东地区专门生产的大象手机,都在国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