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文成名后,有一次带母亲去一家豪华餐厅给她过生日。刚进大厅母亲就问,“大闸蟹多少钱?”没想到王志文在母亲身后伸出两根手指,服务员心领神会地说:“今天搞活动,20元一只。”母亲喜出望外,“来8只。” ![]() 1966年出生在上海的王志文,是王家的第三个儿子,上面有两个哥哥,父母都是普通职工。 虽然三个儿子,但是父母对他们的关心也不少,挣钱不多,但是好吃的都留给三个孩子。 直到1979年,王志文13岁,父亲突然去世,一家的顶梁柱倒了。 母亲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当时他母亲的工资只有30多元,她独自抚养着3个儿子。 她为了省钱,学会了理发,做衣服,孩子们每年可以添置一身新衣服,母亲说自己不长个了,衣服能穿好多年,不用换。 冬天的时候,母亲带着他们三个去工厂捡煤核,为此,没少让工厂的工人呵斥,他们也只能陪个笑脸。 回到家里,一家人都变成黑乎乎的。 周围的亲戚邻居看他们挺可怜,劝王志文的母亲再找一个人嫁了,那样两个人一起养家,她的负担轻点。 可是母亲不愿意,她觉得有个后爹孩子们会受气,宁愿自己吃点苦。 偶尔母亲会给孩子们买一袋麦乳精,分成三份装在3个瓶子里。 每个瓶子上做上记号,写上老大、老二、老三。 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那时候一家人日子过得井井有条。 大三时,王志文想考北京电影学院学习表演。大哥不同意,他们这么普通的家庭,怎么会出一个演员呢?还是不要浪费那份钱。 母亲知道王志文很努力,他既然想,那就去试试。 因为家里很穷,拿不出路费,母亲为了他能完成自己的梦想,她就给东拼西凑给王志文借到了200块钱的路费。 后来他在面试中取得了好成绩,但是在文化课高考前,王志文遭遇了一场车祸。 为了能够参加考试,母亲和哥哥将王志文,放在一个板子上,抬进了考场,经历了这一系列艰辛,王志文才如愿上了大学。 有一次,王志文好不容易得到一个在剧中担任男主角的机会,但是他却被辞退了,导演说他不会演戏,更不适合这个角色,这让他很受打击。 母亲知道后,就劝他说:儿子,你要从自身寻找原因,也许你的形象和性格不适合这个角色,但你是有实力的,母亲相信你,你一定能成为一个好演员的。 后来他用实际行动验证了母亲的话。 北影在毕业后,王志文被分配到中央戏剧学院艺术研究所工作,在之后的两年里,他先后出演了《皇城根儿》、《过把瘾》等多部影视剧,一下子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他拿了很多大奖,人也越来越红,他的演技也得到了很高的赞赏。 ![]() 看着逐渐老去的母亲,王志文感觉很心酸。 成名后,王志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上海买了房,把母亲接来和他一起住。 尽管做了大都市的人,有个大明星的儿子,吃穿不愁,可母亲节俭的习惯却成了自然,怎么也改不过来。 还有一次,王志文把没有吃完的鱼,直接倒进了垃圾桶,把母亲气哭了。 她直言王志文忘记了自己当年受的苦。 王志文明白,母亲这么多年养成的习惯,想要一下子改掉是不可能的。 所以每次给母亲买东西总是把价钱往低了说,让母亲觉得物超所值。 有一年,母亲过生日,王志文提议娘俩出去吃大闸蟹。母亲最喜欢吃大闸蟹了,可父亲过世后她再没吃过。 母亲说,“那东西又贵又没肉,不划算,咱们还是在家做吧,做你最爱吃的红烧肉。” 王志文早有准备,“不贵,我知道有一家店最近在搞活动,大闸蟹20元一只,管够。” 母亲不信,王志文说,“我带你去看看,不便宜咱们再回来,当散步了。” 到了餐馆,母亲看着店里豪华的装潢,满脸怀疑地问服务员:“螃蟹多少钱一只?”服务员笑着说,“阿姨,今天店里有活动,大闸蟹20元一只。” 这可太便宜了,母亲霸气的说,“给我们来8只。”一顿饭,母亲大快朵颐,一个劲的说真值。王志文见母亲高兴他也高兴。 母亲不知道,其实这顿饭一共花了1000多块,20元一只的大闸蟹,是王志文提前拜托服务员和他演的一出戏。 王志文之所以撒这个谎,欺骗她,只为了她能够高高兴兴地过个生日。 王志文有过多段感情,却一直没走到谈婚论嫁的阶段,有人说他花心,但王志文一直有自己的坚持,他希望未来的伴侣能接受和母亲住在一起,能比他更爱母亲。 2008年,42岁的王志文和小他8岁的陈坚红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当年儿子出生。母亲一直和他们住在一起。一家人其乐融融。母亲和王志文的心愿都实现了。 ![]() 人生在世,无论是吃尽苦头,还是尝到成功滋味,都要珍惜、感恩宝贵的亲情。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了父母对我们的爱,就容易忽视他们。而等到自己真正发现时,却总是为迟已晚。 有时候,生活中一个善意的谎言,能换来父母的健康开心。 因为,亲情的分量永远比金钱更重。在这个世界上最不能等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 对此,你们觉得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