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末民国时期乐亭四大家族

 心中有一个太阳 2021-11-20

唐山记忆

明清以来,乐亭商贾富户积聚,至清末民国时期达及鼎盛。“崔刘史张”四大家族享誉京东,也称为“京东四大户”。

以崔家庄园为核心的乐亭城南郎君庙村,被称为“京东第一皇庄”。崔家祖籍吉林长白山崔家沟,满洲汉军正白旗,始祖崔景禄是努尔哈赤的军中都尉,后随顺治入关。清定都北京后为奖励有功之臣,下诏可以以田代俸,按照刘文秩、何宗禹《庙上崔家与乐亭文化》一文所叙:“崔家被派往乐亭城南郎君庙为恭亲王圈占的民田代收租赋。每年所收租赋,一部分作为皇粮供奉京都王府外其余大部归属崔家享用。崔家以此为依托在外经营商业,店铺银号遍布京、津、上海、青岛各地”,因此崔家财势显赫。另据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乐亭大鼓》一书中记录:“崔家被封赏在乐亭郎君庙村。跑马行圈占地后,永平府滦河以西的稻地、古冶、榛子镇一带的大部分、迁安一部分、乐亭城南、城东的大部民田被圈占为崔家旗地。租税归崔家作为俸禄。怠中清以后崔家人繁势浩,建有多处庄园,占地数千亩。”二者的记述虽有出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崔家是通过清初圈地将财势发展至鼎盛。

刘家以经商发家,被誉为“京东第一家”,祖居乐亭城北丁流河刘石各庄村,也被称为“京东刘家”或者“丁流河刘家”。在关外与“吉林牛家”并列,有“关外牛,关内刘”的说法。创业人是刘新亭。据刘家后代刘益旺记述:“刘家从清朝咸丰年间开始发迹。清光绪年间,刘次玄的祖父堂兄弟10人,各起堂号,通称刘家十堂。”刘家发迹以经商为主,先后在关内外开设商号数十处,这些商号的字号大多数中间是一个“发”字,如“益发合”、“泰发合”、“东发合”等。刘家生意多在东三省。乐亭在外地做工者达数万人,大多在刘家的店铺供职。刘家重信誉、重教育,对办学,筑堤等慈善事业,每年多有资助。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徐店创办了私立第一学堂,民国初年又在本村创立了初、高两级学校,并增设了乙种商业班。后来刘家子弟多有入高等学府者,还有的到海外留学。

史家发家自史梦兰。史梦兰,字香崖。所以乐亭本地人一般都说史香崖。祖籍江阴,明万历年间迁居到乐亭城南大港村。据石向骞在《晚清京东硕儒史梦兰》一文中提及:“史氏祖上于明代迁至直隶乐亭县大港村,其后裔遂世居于此,至清中叶,成为一个富裕的耕读之家。”史家为书香门第,但史梦兰进取之徒屡遭挫折,“十九岁从滦州毕梅先生游,道光庚子(1840年)举于乡,后应礼部试,屡荐不售。自道光辛卯乡试至咸丰丙辰会试,史氏凡入棘闱者十有四次,二十余年间可谓艰辛备尝。道光庚戌科会试,已拟中,适本房考官朱久香与总裁某为选刻闱墨事言语构怨,内监试曹某又媒藥其间,其卷遂被撤去。榜后以史馆誊录议叙选授山东朝城知县,但在母亲的建议下未就任。自此绝意进取。”但史梦兰学识渊博,礼贤下士,一生藏书、著录颇丰,后得到曾国藩、李鸿章、曾格林沁等达官器重,同时也与游智开、方宗诚、王灏等明贤的交往,成为游刃于官府与底层民众之间的乡绅。编纂《永平府志》《乐亭县志》《迁安县志》《抚宁县志》,校勘《畿辅丛书》,著录《全史宫词》……被誉为“京东第一人”。

张家祖居乐亭城东南汤家河小黑坨村。经营木材发家,以清同治年间名贯京东的张功璞最发达,也有的文章写作张攻璞。为了显赫门庭,张功璞用钱捐了个三品都尉衔,结交权贵,王润民所著《张功璞古宅见闻》中,记录“光绪七年(1883年)提督鲍忠、叶公超督兵二十一营,驻臭水沟、野猪口一带海防时,朝廷派来军务大臣吴大徵来督军,在小黑坨一带设行辕,住所就在张家花楼。此次驻防9个多月,此间吴督军间张功璞乐善好施,体恤穷人,多得乡邻赞誉,即兴书写了“泽柳乡校”四字匾额。”李鸿章也曾为张家赠与了“品锊总戎”的匾额,可见昔日张家的辉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