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文课件】04-1 人类世的时空边界及争议:全面解读人类世

 生态学时空 2021-11-20

《生态学:管理大自然的经济学》 

Ecology: The Economy of Managing Nature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斌教授在中国大学MOOC网站上倾心打造的《生态学:管理大自然的经济学》。关注本公众号,可在第一时间获得课程的同步更新。

☟扫码可进入中国大学慕课课程☟

最朴素的风格,最真挚的DIY课程

地球上的人类活动对全球的影响是惊人的,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意这足以称为一个新的时代,如果能给一个新的名词和术语,将有助于重视人类与地球关系所发生的变化。人类世这个名字已经被念得朗朗上口了,但对这个地质年代是何时开始的,其争议丝毫没有减少,总是会老生常谈地引发新一轮争论。那么我们今天继续探讨这个话题,不是为了引起新一轮争论,而是为了告诉大家,这些争论的焦点在哪里?
如果要追溯这个术语的来历,应该是1995年,诺贝尔奖得主、荷兰大气化学家保罗·克鲁岑PaulCrutzen)创造的。但也有人认为这个词不是克鲁岑所创造的,而是他推广的。但无论如何,克鲁岑与这个词有很大的关联。克鲁岑最杰出的工作是研究臭氧层空洞,这是最体现人类社会对地球环境所造成影响的事件。
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人类世的想法是基于人类活动影响的认识,特别是影响到以前曾被认为是“自然”的世界。如今,我们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大气气候系统,与其他地球物理系统以及文化系统,同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可能是我们人类自己制造的地质年代。
一说到地质年代,许多人也许就会头大。大家都知道,地质年代是用来描述地球历史事件的时间单位。自从英国地质学家史密斯提出“化石层序律”后,就把地质时间与生物演化的各个阶段联系起来:在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化石,同样,如果我们得到了这些化石,也就可以推断出这些化石的地层年代。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就是2016年4月国际地层委员会发布的国际年代地层表。这个表是一个标准,但是变动也是很频繁的,是希望能反映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于是这个表变得越来越复杂。不过,到目前为止,我们今天探讨的主题“人类世”还没有加入这个列表,否则也就必要我们再进行一次讨论了。
这是2018年7月更新的国际年代地层表,第四系和寒武系分别增加了新的金钉子和新的阶段,这样在地质时间上,第四纪的全新世被划分为3个时期,并增加了2枚金钉子。金钉子,我们过会儿再讨论。大家不知道注意没有,我刚才在说地层的时候,说的是第四系和寒武系,而在说地质年代的时候,说的第四纪和全新世。经常有人地质年代和年代地层搞混,我们下面来简单说明一下。
这是一张地质年代与年代地层单位对照表,大家看到,还分国际性和地方性的。地质年代单,指的是地质历史时期中的时间划分单位,它不是物质实体;而年代地层单则是指,以地层的形成时限~作为依据而划分的一种地层单位,或者说,是在某一特定的地质时间间隔中~所形成的地层。虽然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地质学家们进行的中文翻译,但这些文字本身就体现了中国地质学家们的考究。比如地层单位中第一级就是宇,在汉语中,宇就是指上下四方的空间,而表示地质年代的时间单位,对应地就用了宙,宙就是指古往今来的时间。所以,汉语中的“宇宙”就是时间和空间的含义。
这张表是地质年代的五级划分,级别从大到小依次是:宙代纪世期,在各个地质年代里所形成的地层单位,也对应地称为:宇界系统阶。就是这个十字口诀,其实也很好记的:宙代纪世期,宇界系统阶。所以,通俗地讲,地质年代单位代表的是时间,年代地层单位代表这段时间内形成的地层。比如,寒武纪形成的地层称为寒武系,第四系就是在第四纪形成的地层。具体确定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还需要借助一些标准。比如我们下面要谈的标准化石和金钉子。
地球历史就记录在岩石中,这一点大家应该很容易理解。在众多的古生物门类中,有些门类特征非常显著,演化迅速,在反映地质年代上就显得非常“灵敏”,所以这种化石,被科学家们称作“标准化石”,比如,三叶虫,它们只生存于古生代,而且演化明显,在古生代不同时代,都有各具特色的属种代表,成为最著名的标准化石;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某个地方采集到了一个三叶虫化石,我们就可以肯定地说,这个地区的地层年代是古生代,而且还可以根据三叶虫的属种,进一步确定是生活在古生代的具体时间,可以区分为是寒武纪呢,还是奥陶纪?但另外的一种腕足动物舌形,也就是我俗称的海豆芽,从寒武纪就已经出现,现代海洋中仍然十分常见,长达几亿年的时间跨度,形态、大小和内部结构都几乎没有什么显著变化。那么同样,如果我们在某个地方采集到到舌形贝化石,我们就开始懵圈了,因为它并不能帮助我们确定具体的地质年代。
前面说的“金钉子”这个称呼,其实是来自人类的铁路修建史,代表一项巨大工程的完成。地质学家借用这个词,就想体现年代地层学中一项巨大工程的完成,也形象表达了这是“钉进”地球表面的一个有特殊含义的“点”,隐喻了它在年代地层学中重要的地位和里程碑式的科学意义。金钉子呢是一个俗称,因为这个词的科学术语非常冗长而且拗口,全称是“全球标准层型剖面和点位”GlobalBoundaryStratotypeSectionandPoint,简称GSSP)。很麻烦吧,根本就很难记住,不过其简称GSSP倒是很常用。大家记住了,GSSP就是金钉子。
如果我们把刚才那张表进行扩展,就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列表,这就是我们头大的原因。我今天并不想介绍这个表,否则就很无趣了,而只是介绍一个能让你理解的轮廓。
人们习惯以生物的情况来划分地质时间,这样就把整个地球46亿年划成两大单元:隐生宙和显生宙。那些看不到或者很难见到生物的时代,就被称做隐生宙,而将可看到生命以后的时代呢就称做是显生宙。这样的称呼应该很容易理解,对吧。隐生宙又细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隐生宙的上限为地球起源的那个时间,其下限年代却不是一个绝对准确的数字,一般说来可推至6亿年前,也有推5.7亿年前的。反正从那个时代以后到现在,就是显生宙。
宙之下呢,就被划分为一些代,通常的分法大致有: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代。太古代一般指的是地球形成及化学进化这个时,估算的年代有数亿年之差,因为我们目前所能掌握的最古老的生命或生痕迹,还有许多不确因素。元古代紧接在太古代之后,下限为前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前。寒武纪后到2.3亿年前,这段时间为古生代。从2.3亿年前到6500万年前为中生代从6500万年后到现在为新生代。
代下又划分为纪最古老的纪叫震旦,这个称呼是与中国有关的,这点从震旦纪的英文Sinian就还可以看出。据说,这个名字是当年美国人葛利1922年在中国考察的时候命名的,他按照古代印度人称呼中国为日出之地而取了这个名称。这时期的生命主要是细菌和蓝藻,后期开始出现真核藻类和无脊椎动物。
有趣的是,历史上还有一个震旦大学,当时是法国天主教耶稣~在中国上海创办的,是一所著名的教会大学。那现在去哪儿了呢?后来,因为1952年中国院系调整,将震旦大学各院系分别归并上海市各有关高校。另外,复旦大学的前生是称为复旦公学,现在追认“复旦”二字出自一个名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其实这似乎是不对的。“复旦”应该是不忘震旦之旧,更含复兴中华之意。关于更多的纪呢,我们就不一一评说了,大多与命名的地点,与重要人物,重要事件和特点有关。
但对于第四纪,我们不得不说。这是否意味着还有第一、第二、第三纪呢?的确如此。最初,人们把地壳发展的历史分为三个纪,第一纪大致相当于前寒武纪,即太古宙和元古宙、第二纪,大致相当古生代和中生代,最后就是第三纪,相对应的地层分别称为第一系、第二系和第三系。1829年,法国学者德努瓦耶在研究巴黎盆地地层时,把第三系上部的松散沉积物划分出来,命名为第四系,其时代为第四纪。而后来随着地质科学的发展,第一纪和第二纪因为细分成若干个纪被废弃了,仅保留下第三纪和第四纪的名称,这两个时代合称为新生代。而现在第三纪又分为古近纪和新近纪,所以实际上只有第四纪这个名称了。如果这样发展下去,第四纪也有可能在未来被细分后放弃不用了。
第四纪,接近于现代,自然研究得也就比较多。在第四纪,生物界已进化到现代面貌,灵长目中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进化。地球板块的运动不到100公里,与之前的地质年代相比几乎可以忽略。这个时期,气候变化不断发生,冰期与间冰期更替。而且还发生了第四纪冰川,这是地球史上一次大冰川期。这个时期,只有很少新的动物种类产生,甚至在更新世末期,北半球还有不少哺乳动物相继灭绝,比如剑齿虎、猛犸象、乳齿象、雕齿兽等等。发生大规模绝灭的原因,是人类的狩猎活动,还是自然环境的变迁,是现在争论不休的话题,因为第四纪也是人类出现并迅速发展时代,我们的故事呢就是从这里开始。
当然,纪下面还有分级单“世”,如新生代有两个纪,共分为七个世,依次为: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全新世等。呵呵,这么多新,就是想方设法地说这是新的呗。
因为全新世与我们今天的话题极为相关,所以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全新世的时间短,始1万2千年到1万年前。可以想象,其沉积物的厚度是非常小的,但是它的分布范围广呀。全新世的时候,人类已经进入了现代人阶段。特别新仙女木事件结束之后,人类就开始大踏步迈向新石器时代的新纪元。
那么到了近现代呢,近现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超出了以往任何时候,重要标志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与环境变化。始于18世纪后期工业时代的蒸汽机发明,世界人口开始爆发式增长,城市迅速扩张。然后,采矿业,农业开始大发展,水和其他资源大量消耗。燃煤工厂泛滥,大量河流筑坝,这大大改变了地形。发动机的发明,导致大规模石油和天然气的使用。这所造成的众多影响,就是大气与海洋污染、气候变化、冰盖融化、海平面变化、土壤侵蚀和沉积模式的变化、导致物种灭绝和物种迁移。
其中,受到最多关注的一个指标,那就是全球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的迅速升高。这不得不让许多科学家来主张确定一个合适的时间边界,来确定人类的影响。比如,你看了这张图,觉得究竟应该如何来划分呢?克鲁岑主张将这个年代确定为18世纪后期的工业时代,这样的定位有什么不妥吗?那究竟什么时期比较合适呢?
我们知道,定义一个地质年代是有一些标准的。曾经的地质年代,流星撞击、大陆运动和持续的火ft喷发,这些会大幅度改变地球在全球范围状态的事件,被记录在地层材料中。地质学家就是根据地层学的证据来确定地质年代的。从这个角度来考虑,也许最能代表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而且还被记录下来的,应该是原子弹爆炸试验了。的确有人是这么想的,并认为这是独特的人类世信号。
20世纪后期,全球各国的原子弹试验,导致全球放射性同位素蔓延,地质学上的标记的确是非常清晰的。但是,大多古气候学家则明确表示反对,为什么呢?他们主张人类世的开端,应该从新石器时期开始计算,因为从那个时候,人类开始了对森林的砍伐,导致从八千年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开始增加了,而栽培和灌溉技术,则导致五千年前大气中甲烷浓度大幅度上升,这都对气候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Ruddiman,2003)。而考古学家大体也认可这个说法,他们还明确表示,这个时代应该从几千年前就开始了,而不是将注意力放在相对突兀的全球变化上,这个划时代的人类影响长链已经远远伸展到史前时代,人类其实已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就开始改变地球生态系统了。
还有人说,人类世要追溯起来,可能远不止于此。比如发表在Nature Geoscience上的这篇通讯文章,它就认为,晚更新世人类的狩猎,导致了美洲巨型动物的灭绝,并带来甲烷排放量的显著减少。因此文章得出结论:人类世应该从13400年前就开始了,这与人类首次大规模迁移至美洲的时间是一致的。
还有许多资料显示,在18世纪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人类就开始在地球上进行全球性的大规模改造活动。美国俄勒冈大学的考古学家乔恩·厄兰森(Jon Erlandson)就指出,人们在约6万年前就开始改造大陆了,那时他们从祖居地非洲进行扩散,进行大型狩猎活动时,会焚烧植被,砍伐森林,这就开始为人类统治地球创造条件了。在许多地区,包括大部分岛屿和大洲,人类到达后不久许多大型哺乳动物就相继灭绝了。由于气候变化也是随着人类的到来而发生的,所以,狩猎与气候变化的共同作用杀死了巨型动物。
人类世所导致的重大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累。农业是导致人类足迹在全球弥散的最重要原因。农业几乎同时出现在近东地区,亚洲和美洲,这是人类开始重塑地球了。农业的起源大约在11500年前,与全新世的起点一致,也是末次冰期的结束,正好形成一个非常正规的“金钉子”构架。距今约九千年前,小米、小麦、大麦作为粮食就开始在中国各地萌芽了。其实,这已经不是简单地在森林中垦出一些空地了,早期生产大米的农民已经开始改造景观、河流和渠道了。
在过去数千年时间里,中国南方地区就在河流下游筑水坝,修运河,开垦广阔的稻田。即使一些曾经被认为是相对不受人类干扰的地区,如亚马逊流域,其实也受到了史前人类的彻底改变,至少从四千年前,就建立了大量的土方工程和堤坝、道路。
但是,问题是,如果这个标记就是早期农业,那么其实就没有什么必要寻找其他的起始点了,也没有必要确定一个新的术语来标记这个新的地质年代了。因为目前这个时期,已经称为全新世。的确有人认为这是多此一举。
但是,有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无论农业有何种影响,早期农耕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增加,与目前相比实在不值得一提,当时所引发的气候变化实在太小。有许多研究都表明,人类猎杀并非是引起巨型动物灭绝的主因,因为巨型动物很少对“地球系统的整体运转产生显著影响”。而地球变暖才是人类世的一个重要特征,这是现代人类的“战果”,将人类世的起点追溯到史前,那就矮化了目前这个划时代的影响。
虽然人类世在地球历史上只是小小的一个薄层,但人类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地质力量。仅通过采矿活动,人类就比世界上所有的河流所移动的沉积物总和还要多。此外,智人还暖化了地球、提高了海平面、破坏了臭氧层、酸化了海洋。人类对地球的影响是否足够建立了一个新的地质时代?可能,人类世“是一个量级比地层学更复杂”的问题。
所以,与其说克鲁岑(Crutzen)最初提出这个术语是为了定义一个科学名词,还不如说这其实是他想探讨这个划时代影响的一个战略,让公众认识到人类摧毁世界的程度。
根据上面的争议,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科学家们的专业兴趣不同,出现这些争执并不奇怪考古学凭借自身学科的优势,可在更为精确的时间尺度上提供一些基础证据。然而,在一定意义上,尝试把这个时间边界进行精确概定,可能并非明智之举。一般,地质时期的时间边界为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年的时间。因此,几千年的差异对地质年代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而且试图将这个时间边界修正到某个精确的时间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当这些证据主要位于人类所居住的地质时代时,这更是一种奢望。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遥远未来的地质学家,要研究我们目前的这个时代,很可能从我们现在使用的人工制品开始。那么这些制品,是燧石手斧还是瓦片,或者是火箭榴弹更重要?如果对精确度要求不高的话,都是典型的人类世时代的标志。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拉斯科洞窟的古壁画可能是一个真正的人类世指标,但这与核电站深埋的放射性废物有什么两样呢?所以,有人认为,人类世的区分,首先其指标应该有明确的科学含义,而不是此类指标对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因此,仅仅将工业革命开始时大CO2浓度快速上升作为这个时代开始的标志,又肯定会引发许多争议的。
刚才我们说的都是时间上的变化,但大家别忘记了,从空间上来看,人类世如果只被定义在行星地球尺度,即人的活动影响着全球环境系统,也是不合适的。因为,人类活动的实际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地球,进入了太阳系。如果人类世是一个地质时代,那么它应该是星际范围。数以百计的卫星绕着地球旋转,这与地球上的大坝、油井、手机、微处理器和人类工程一样,是人类世的人工制品。
因此,人类世还应该包括轨道空间,其他行星和天体。而且,星际材料的交换也开始发生,比如各个国家的登月计划将月岩带回地球,火星上的地质条件也受到了人类的干扰,人类制造的挖掘机器人正在上面采集样本。
说到尺度,有大尺度,就有小尺度。其实从另一方面讲,人类在更小尺度上,其操控能力也在逐步加强。例如,现代科学技术使人们可对纳米尺度的原子和分子结构进行操作。事实上,正是对微米和纳米尺度上的精确处理,也就是更小、更快的微处理器,使用纳米材料的纳米器件,生物工程中对DNA的操控等等,才加快了人类对更大行星尺度上的人类行为。可见,人类世还有许多需要探讨的特点,这都值得我们继续挖掘。
我们现在看到,有关人类世的划分这个这个问题呀,最后显然并没有达成一致,所以在最新国际年代地层表中也没有将人类世加。要么,将人类世添加到全新世之上,作为一个新的世,这就要求是正式的时间单位,但争议实在太多;或者以前的时间尺度和单位都保持不变,人类世仅作为一个非正式的时间单位——这其实就是目前的现状。
这个话题,看似未来还应该有续集,让我们拭目以待。好,同学们,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