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

 新用户8487KTBg 2021-11-20

这是藕的第267篇涂鸦

藕记

公众号后台的粉丝数据变化,多了自然欣喜,数据下降也会怅然若失。人总是对失去更为敏感,得到的欢愉却往往稍纵即逝。

往后要更加珍惜留下来的人。

纵然是微不足道的涂鸦,也相信终究有些人能够穿透我琐碎的文字,听到一些声音并共鸣。

决心度过悠闲的一天。按部就班一件一件处理家事和每日must任务,不骄不躁。

空气炸锅炸热半成品的小油条,用杂粮煎饼裹住,作为早餐。没有用任何酱料,亦觉可口。近来倾向于品尝食物更原始的味道或者是采用传统的烹饪方法。

怀旧成为一种潮流。恐怕是因为,旧的东西里有久远的记忆和感情,更为质朴和纯粹。人们已经在日复一日的扰攘中感觉疲累,蓦然回首,渴望回归泛出暗淡而悦目色彩的过去。

他说,你能不能活得不要那么累,看起来追求简单其实根本不。听着这些话,默不作声,但发现自己心境的变化,怨尤带来的对抗,还有对自己的怀疑。知道自己仍不自在,远远算不得自在。内心的小情小绪依然左右着心情,虽然状若迟缓安定。

去打坐。

引导词里说,让念头像天空中的云,不停留,自然飘过。清清楚楚地觉知自己身体每一处的放松。依循引导一一去做。

二十分钟,貌似重返平和。

午后外出散步。想看看每天都在悄然变化中的春色,想象中假日熙熙攘攘的人群也行。空空的心房需要被市井的气息填补。遂知道并没有获得真实的清明,某种类似寂寥的东西仍然需要通向连接带来的获得感去治愈。接纳自己的虚弱。

想起早上与烨的简单对话。烨发给我一个链接描述菩提。我说,早先我看过,心是源,关注什么自然就会接收到这方面的讯息。她说,认同。我说,但是现在仍然经常有烦恼障碍,这也是由自己感召而来。她说,这是难免的,我也是,但现在会有自省自觉,努力避免各种恶因。我说,并不容易,有些事情凭目前的智慧仍难以判断。她说,是的。

开智慧的路上有喜悦的时刻,更不乏艰难险阻的考验。

风大。即便是雾霾消散,天空蓝而高远,却仍缺乏记忆中春日的和煦,扑面的风夹带着三分冬意未尽的凌厉。幸好我在T恤外面穿了一件薄羽绒。

接到顺丰快递的电话,虽然并没有重要的东西,漫无目的的散步依然因此戛然而止。

回家后,继续读上午读到一半的书。挑了一些轻松的小说穿插阅读。这两天是几个月来花最多时间连续阅读的,几近奢侈的安逸。

中间仍是忍不住刷一会手机。

网路上关注一个陌生人博主每天更新的动态,有视频或者图片,清晨五六点钟的时候扛着圆木踩在蕨草茂盛的山路上行走,黄狗在前面不远处不时停下回头。上午花两个小时看云,看它们在山谷之间移动如烟如雾,和老婆婆一起做香,手工的过程让人觉得扎实。

再度勾起了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冒出来的短暂遁世的念头。正是我向往的生活,粗粝一点的院落住宅,粗粝一点的日常,换来与花草生灵之间沉着欢喜的对话,简单朴素扫除一切暧昧不清的情绪,耳聪目明心中洁净。

今天想写下一些文字。

想起曾经有人对我说,你的文字固然不错,但脱不开个人情绪,见不到大开大合的格局。最多是文字优美一些的个人日记。

我承认。

我想,男人是面向世界去提升韬略心胸的,看历史,军事,体育,政治。女人是通过对自己的勘探来完成对世界的认知的,读书、旅行、交友,乃至亲情爱情。但也许也全是殊途同归,

打开电影应用,发现已经将近六点。

天暗的时间变得迟了,黄昏的窗外依然亮如白昼,以至于我意识不到时间已晚。正如人类的平均寿命变长了以后,总是不愿轻易承认自己已在老去。

手机设置日落前保持浅色外观。忠实地在夜里变成深色背景。

清明这一天是很郑重的告别的日子。

生离死别从来就大过世间一切。

年复一年的练习,但我至今仍然难以坦然接受所有的告别。小到一件爱物的遗失,大到与挚爱之人的分别。内心有强大的执着,总是试图占有并天长地久,无法高旷豁达地看待离开的人或事。

即使在自以为心灵已获得长足的成长之后,仍然无法克服对分离的刻骨惧怕。

然而不断循环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其实是对事物本质的无明,这才是软弱和卑微的所在。

没有来自于外在的救赎会降临。唯有强壮自己。

此刻看来重若须弥的,也许彼时看来只是鸿毛一般的存在。

夹进喜欢的书页里,珍藏就好。

拉开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再去看。

做了简单的晚餐。

看了一部1999年的电影。情节简单,张国荣的作品。到末尾,在没有理由泪目的时候泪目。感动人心的往往就是最单纯的东西。记忆中始终闪亮的片段,亦是一些看来寻常的场景,一些真挚的表情,简短而赤诚的话。

有很多话想畅快倾诉,最后用键盘完成这一刻对柔软的表达。

图片来自电影《星月童话》

趁冲动能换到感动,

这愉快黑洞苏醒以后谁亦会扑空

珍惜与你说晚安的人

比如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