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在的露营,是要把整个家都搬过去吗?

 阴影中游动的鱼 2021-11-20

图片



阿七上周莫名其妙被拉入一个局,露营局。

攒局的朋友是这么跟我说的:“你只需要带上睡袋就好,其他的我来准备,开车来接你。”

今年露营活动真的太火了,每次在朋友圈看见别人有趣的照片,阿七都十分羡慕,感觉全世界好像只剩我还没有露营过。

图片

不过我的心动一般不会超过30秒。

一想到去山里过夜要购入一大堆装备,怕麻烦(且贫穷)的我就默默放弃了这个念头。

难得这一次有老司机愿意带我一起玩儿,阿七好奇又兴奋,立马买好新睡袋加入了朋友的队伍。

图片

我们的露营基地在宁波四明山上,营地有大片银杏树,正对着安静的溪。

图片

车开到露营基地门口,我才发现,我的老司机朋友们是真的夸张,

一个个看上去,都像是把家给搬过来了。


像是打开了百宝箱,他们从汽车后备箱陆续掏出帐篷、防潮垫、蛋卷桌、灯架和灯、天幕、折叠椅、多边形炉桌、烤炉烤架、便携冰箱、水箱、食材、户外厨具餐具……

我就眼睁睁地看着大家在我眼前搭起了一套完整的三室一厅,有卧室、有客厅、还有小厨房!

⬅️  滑动可查看我们的“三室一厅” ➡️

一边搭帐篷,他们还一边给我这个户外小白科普:

这个是睡袋内胆,套在睡袋里方便清洗还可以保温;

这是夜灯,你拍一下就会亮,夜里上厕所不用怕;

这是充气坐垫,放在帐篷门口席地而坐很方便……

图片

阿七表面上听得很认真,心里却在想:露营为啥要搞得跟搬家一样啊……

正疑惑时,林间刮过一阵山风,吹得我打了个冷颤。

朋友赶紧拉着我躲到天幕底下,说“夜里的风会刮得更厉害,不过我们有天幕挡着,就不用怕冷啦~”

图片


我这才意识到,大约这就是搬家式露营的厉害之处吧,

在林间扎起一个“家”,看上去的确比一顶单薄的帐篷要来得温暖许多。
图片

而更让大家温暖的,是在营地上生起的火。

烧火是露营的必备技能,要去林子里捡树枝,在大铁盆里交叉铺好点火。

捡来的树枝要是湿气太重,火是烧不起来的,只会一直冒浓烟。

所以还要有一个人守在炉子旁扇风,添柴,盯着木头渐渐烧成炭。

图片

在城市里待得久了,干柴噼里啪啦起火的样子,都能让人开心好一阵。

火烧起后,火炉边会自然地围上一圈人。

大家都将脚伸到最贴近炉子的地方,手也伸出来,享受极致的温暖。


火是要趁太阳下山前烧起来的,而天黑下来后,山里的生活就单纯得只剩下一件事:干饭。

我们在火炉上架了铁网,网上可以烤肉,也可以烧汤。

我们甚至拿搪瓷大茶缸,煮起了热红酒。

图片

吃着吃着,我似乎又明白了朋友们恨不得把整个家搬来露营是为了什么——

干饭人干饭魂,我们搬来了厨房、搬来了餐桌,不就是为了酣畅淋漓地吃嘛!

图片

大家在炉桌前围成一圈吃饭,身体被火烘得暖乎乎,便愈发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座位了。

于是一顿饭可以吃很久很久,吃到最后,玩心大起,连木头上长出来的野蘑菇,也被我们丢进火里。


我拍下火焰窜起的模样,发了一条朋友圈说,

“因为城市变好冷,我们躲到山里烤烤火。”

烤火、聊天、看露天电影,像宅家一样的舒适,又有着暖气房里无法拥有的野趣。

图片

露营还有更多“野生”的快乐,是来自营地本身的。

第二天一早,阿七被鸭子叫声吵醒。

想不到在山里过夜的第一天,没有听到鸡打鸣,反而等来了鸭子闹钟。

图片

睡眼惺忪扭头一看,室友已经起床卷起了窗帘,光透过稀疏的银杏叶打进帐篷里来。

图片

隔壁帐篷的朋友起得更早,已经在小厨房里煎起了鸡蛋,煮起了面。

我们坐在溪边吃早餐,有风吹来的青草香陪伴。

图片

早餐过后沿着溪流走走消食,阳光往溪上撒满亮片,水边高大的芦苇丛也闪闪惹人爱,随手都能拍出大片。


溪边玩水是固定项目,蹲下来拨弄水花时,大家意外发现石头缝里躺满了晒太阳的河虾!

图片

也许是前一天夜里太冷,虾被冻得发懵。

有些甚至大剌剌躺在石头上,伸手捏住它们的尾巴,就能轻易提溜起来。

图片

于是,20分钟不到,我们沿着溪捡了满满一盆虾,就着溪水直接把它们煮熟了。

体会了一把“从原产地直达餐桌”,鲜掉眉毛的快乐。

图片

山里的一天,说单调也单调。

料理完了虾,同行的伙伴已经开始准备晚餐了。

“要炖一个排骨,从现在开始炖,到晚上才能熬出香浓的骨头汤……”

图片

有人烧柴煮饭,有人发呆嗑瓜子,然后把瓜子壳丢进火里助燃;

有人躲进帐篷里看小说,有人搬椅子到溪边晒太阳。

图片

我们打开便携音响播音乐,掏出卡式炉烤了抹茶鲷鱼烧,又煮茶,喝咖啡,吃水果……

我们将“下午茶”时间延长到无限长,将闲暇和安逸也延长到无限长。

图片
图片

待到太阳再次落山时,又是烤火,干饭。

新来的邻居带来了一整箱螃蟹,大家把虾和蟹都丢到铁网上,吃了一顿海鲜主题大餐。

图片

山里的一天,说丰富也丰富的。

因为眼前是陌生的环境,树呀、水呀、星空呀、火苗呀,都是新奇的风景。

图片

我们有足够长的时间,炖一锅浓浓的排骨汤,看鸭群在溪里比赛游水,观察迷路的螳螂在桌上打转……

哪怕人只是安静地待着,乐趣也会自己找上门来。


在山里待满三天两夜,阿七似乎终于get到了搬家式露营的终极乐趣——

不用“风餐露宿”的生存挑战,只是在山野中短暂安一个家,过几天不一样的“宅生活”。

这样抽离现实,与未知共处的生活,实在是让人很上瘾呐!

图片

回程的路上,我迫不及待地问朋友,下次露营在什么时候,可不可以再捎上我。

其实也不一定每次都要像搬家一样。

天气暖和一点的时候,带着小帐篷轻装上阵也行,或是背上睡袋住进露营基地提前搭好的帐篷里去也行……

图片

因为反反复复的疫情限制了大家出行的脚步,像露营这样“随处安家”的活动本身,已经足够勾得我们心痒痒了。

摘下口罩,在山里撒欢,过一个野生的夜晚,那一刻会让人真实体会到,诗不一定在远方。

图片



阿七的露营tips:
1.对于新手来说,露营基地比深山老林更讨喜,因为营地有自来水、有备用的干柴、有些营地还有搭好的帐篷可以入住。
2.山林夜里湿气会很重,露营一定要带上防潮垫铺在帐篷里,否则睡着睡着身上就湿了。
3.另一个必备的露营设备是光源,夜灯也好,手电筒也好,光和电源都要准备充足。
4.山里干饭,奢俭由人。不想烧火做饭可以带上卡式炉,至少要保证烧水自由,也可以简单料理。
5.环境保护很重要,在山里过夜之后,白色垃圾一定要收拾好带走。
6.即使是去山里露营,也要准备好口罩。虽然在山里用不上,但是进山的路上可能会有用得上的地方。

最近阿七出门时喜欢戴的口罩,是我们公司和振德医疗的联名款,特别设计过的,样子很酷。

口罩属于医用外科级别,细菌过滤效率大于98%,亲肤且透气,是真正实用的防护口罩。

图片

一共有两个款式,白色款融入了相机取景框的符号元素,自带数码复古风格;蓝色款拉满警戒带,向有害物质宣告“此路不通”。

阿七觉得,出去玩的时候带上这样的口罩,连街拍都会酷上几分。

⬅️  滑动图片,给蒙娜丽莎戴上DBTW口罩 ➡️

其实不论是抽空去山野露营透透气,还是在日常里佩戴一个特别的口罩防疫,都是我们积极对抗生活bug的态度表达。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写下你最近生活里的快乐体验,我会随机挑选3个人,各送出一套(共2盒)DBTW联名款口罩。

在可以彻底摘下口罩的那一天来临之前,让我们保持积极,保持酷炫地生活着吧!

撰文 插画 / 阿七
摄影 / 阿七和朋友们
编辑 / 大饼 王大力
插画绘于搭载 Procreate 的 iPad Pro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