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道光年间,长沙地界出现了一个犯案累累的奇盗!这个盗贼有何奇特之处呢,他每至人家家中窃取财物,飞越高墙,如履平地,失窃事主皆为城内巨商,每次窃资都颇为丰厚。盗窃得手临去之时,必用利刃于墙壁之上刻一只飞鹰,以为标记。 因此,富商之家提及飞鹰,莫不谈鹰色变,妥为防备。然而,每年被盗的人家,仍以千百计。官府虽悬重金搜捕,亦是毫无结果。关于此盗的传说,也越来越多,众说纷纭,神奇莫测,于是“神偷”之名,轰动长沙城!城内富贾入夜便紧闭门户,城内官府派人日夜巡逻,人心惶惶! 有一日,临近长沙的浏阳镇,捕得一盗,并未严刑拷问,即自承认他是飞鹰。问官大喜,速解长沙请赏,铁索枷身囚于死囚狱中。被盗商贾,向来对他恨之入骨,今闻飞鹰被捕,纷纷呈请官府处以极刑,以快众人之心! 飞鹰锁在狱中,却对狱卒说道:“我虽曾越墙为盗,但实在不是飞鹰,现在既被屈打成招,加以诬服,只有等死!如蒙好好相待,当即有以相报。”狱卒见他瘦弱之躯实在不像江洋大盗,怜悯他有冤于难中,果然待他还算甚好。 数日之后,飞鹰忽对狱卒说道:“我有白银三百两,藏于文昌阁香炉石板底下,请往取之,相以为赠!”狱中听之不信其言,飞鹰又说到:“何不一试?”狱卒如言前往,果得三百两白银,狂喜而归! 于是,狱卒格外优待飞鹰。又过数日,飞鹰又对狱卒说:“在岳麓山脚,岳麓书院之桃子湖下,埋有金饰数件,我不日后即将伏法,留此无用,可往取之!”狱卒说道:“岳麓书院桃子湖畔人流如织,我如何能取之?”飞鹰说:“不难,请以竹篮盛污衣往洗,沉至水底,下水取金饰,放至篮中,又有何人知晓?“狱卒如法往取,果又得金饰二十余两。 又有一日,飞鹰对狱卒说道:”我有一事相求,却绝不有害于你,不知能否允诺于我?”狱卒忙问:“何事?”飞鹰说:“请暂将我身上的枷锁除之,放我出狱料理一件未了之事!五更之时即回,绝不拖累于你!”狱卒面露尴尬之色,难于应允。飞鹰愤愤说道:“你受我两次厚赠,如我一去不回,你至多受一点薄惩,也算不得我负心,何况事情糟不至此。如你定不允我,我自有逃脱之法,如此这般,反而于你不利!”狱卒思前想后,不得已只得纵飞鹰出狱。 飞鹰去后,狱卒心甚惶恐,挨至五更,飞鹰已从檐际出现,重返牢中,狱卒大喜过望,心即得宽。 第二日,有富室奔于官府投状,声称半夜被盗窃巨金,门上刻有飞鹰一只!太守大惊失色,暗道:“飞鹰果真尚未捕获,狱中所囚之人,不用多说定是被诬陷,本官蒙受属下欺骗,可恨可恨!”当即薄责飞鹰,加以释放!并且严惩逮捕此犯的官吏,众皆瞠目结舌无言以对,惟有频呼晦气罢了。 飞鹰既释,狱卒卸了看守重任,连忙返家探妻,妻子见他连忙说道:“昨夜发生一件奇怪之事,有人敲门甚急,我以为是你归家,忙忙开门,见一蒙面之人尚未问之,那人突然掷进一个布袋,掉头疾奔而去。这布袋掷地有声,一定装有重物,但我一妇道人家不敢解开,所以还未曾动它,现还藏于柴房之中。” 狱卒听后急急奔往柴房,拖出布袋检视,原来满满一袋皆是金银元宝,竟有数十锭之多!方然明白狱中盗贼,正是飞鹰无疑。锒铛入狱即贿之于他,布局出狱干此巨案,洗脱死罪之身,飞鹰此人重情重义,籍以重金报答纵放之恩。因此严守秘密,不敢告人。 飞鹰得此巨金,后皆散布于民间疾苦之人,此后数年,巨盗隐去,坊间再无飞鹰之名。 码字不易,敬请三连支持! 关注麓顶记,明日开讲清末长沙马老爷之奇案。 |
|
来自: 老大姐嗨 > 《收藏的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