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千年古县常宁市六百年的建城史,古城若完整保存必然惊艳于世

 nbknows 2021-11-20

原创2021-09-02 21:55·月下西楼1108

内容提要:漫谈千年古县常宁市六百年的建城历史,若能完整保存必然惊艳于世,可惜众多文化古迹仅只保留下来一个培元塔而已。

湖南省常宁市,湘南地区一个十分重要的县级市。常宁市在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属楚地荆州,为古耒县的一部分。三国时期吴国国君孙亮分耒县西部地置新宁、新平二县。后于东晋396年间新平又并入新宁,此为常宁市建县之始。唐玄宗天宝元年定县名为常宁,由此可见,常宁市建县已经有一千多年。常宁立县以后管辖区域一直保持不变,直到清雍正十一年才从桂阳州分得54户田地入常宁,这是常宁历史上第一次扩大面积。解放后,常宁县和宁远县一共分21乡与祁阳,设立金洞管理区,从此,常宁管理范围再无变化。

据史书记载,原县治在常宁市其他地方,最后才定于今天的位置。古常宁县有县无城墙,到了明朝洪武二十八年,因为湘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起义进犯常宁县城,于是急调衡州卫中所副千户郑旺进剿。平乱以后开始建城,但是用的是木栅栏;到了正统八年,郑旺的儿子用土筑城墙代替木栅栏,但是这样县城还是不太坚固。到了天顺八年,副千户胡纲梵改以石头筑城墙。后来,在成化二十三年正千户方政重修。到了万历年间常宁知县陶敬冈加修内外护墙,整个城墙周长六百七十四丈,合计2224米,城墙高一丈五尺,厚一丈二尺,设四门,门上设城楼,东门叫做青阳门,南门叫做临桂门,西门叫做西江门,北门叫做望湘门。于是,常宁县城开始初具规模!

常宁县城终于有了坚固的城墙了,似乎可以高枕无忧了!可惜好景不长,在万历四十三年,由于春季涨大水,宜水潭水泛滥成灾,把县城城墙西北一段冲塌了,后来知县刘自省修复之。到了崇祯十一年,矿寇犯常宁,城墙上的城楼全部被焚毁,从而灰飞烟灭。一直到了清朝顺治和康熙年间的常宁县知县张芳和张问明接力才修复城楼。当时为了修复城墙和城楼,常宁境内多座塔被拆掉,于是,当时有人作《毁塔重修城楼记》来记载此事。

清朝的统治持续了近三百年,在这期间城墙、城楼不断被修缮和加固、延长。常宁县城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不但修了女墙、敌楼、卡房、观敌台等军事设施,城里还建有许多亭台楼阁,如天心阁、湘山寺、城隍庙、火神庙、关帝庙、双遵书院、考棚、三皇祠、学署等处。城墙边绕城墙建有巡马道,十分宽阔。在清朝时期,本县人为了方便,把东南西北四门均简称为东门、南门、西门和北门。

城内街道分布如下:从县衙直通城隍庙的街道叫做南门正街;稍微靠左直达常宁卫所的街道叫做南门后街;在南门正街后靠近考棚的一条街道叫做后街小巷;其中有一条与后街小巷横通的叫做十字街;从火神庙到双遵书院这条叫做南门外街;此外还有西门街、西下街、东门街、北门街、北外街等多条街道。这样,一座古色古香的县城终于初具规模!可惜的是,常宁县城的城墙一部分毁于常宁保卫战期间,剩余部分在建国后全部拆除!

如今,常宁县城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县城规模早就超出了当年城墙圈定的范围。当年是称之为三里之城、七里之廓的小县城,现在已经成为城市建成区面积达三十平方公里、城区人口20万左右的宜居城市。比较惋惜的是,当年县城里所建的古代亭台楼阁没有一处保存下来,唯有培元塔孤独地矗立在城外才留存至今。若是能够完整保存下来,常宁古县城必然惊艳这个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