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川江头洲周太守的故事

 语文趣味教育 2021-11-20

文/龚桂香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是古代先贤清官的大实话。“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千古佳句出自周敦颐《爱莲说》。爱莲”即“爱廉”,周敦颐“爱莲”又“爱廉”,身体力行。他为官数十年,始终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周敦颐辞世时因贫困无力回故里而葬身他乡。他的后裔六百年前迁至桂林灵川县江头洲村,他们秉承先祖周敦颐的理学文化,耕读为本,人才辈出一门八进士,五品以上高官员就达数十人。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为官以后发誓:"贪一文断子绝孙 ,冤百姓男盗女娼”。始终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用自己清正廉洁的一生,写下了不朽的历史篇章,留下了不尽的精神财富。

现今的江头洲村,被誉为"百年清官村”成为了全广西的廉政教育基地。对这些古贤们,我除了敬重还是敬重。

清官盛名留乾坤,太守无钱葬妻身。却道桂林有赤子,莫忘江头清官村。在灵川县的江头洲村,流传着这样一首诗。说的是清朝道光年间被誉为桂林“十大才子”、河南太守“周青天”--周冠受捐葬亡妻的感人故事。

清朝道光年间、翰林院庶吉士,周冠受命赴河南汝宁任太守,这可是个临危受命的差事,因为当时汝宁积案颇多,民怨沸腾,人心不聚,政令不通,水灾频患。周冠新官到任烧的第一把火,就是“决诸狱700余件”,将那些历年积案作了一 番大清查、 大判决,顺了民心,正了法度。

刚过了几天省心日子、中州又遭遇空前大饥荒,一时逃荒的饥民, 饿殍陈野。周冠上表求援赈灾,辖内清仓济民,还四处动员富家大户扶贫济困。他自己也倾其所有,将多年积下的俸禄传全部捐出,并亲自外出购粮买药,救活了2000多灾民(汝宁后人曾为他立去思碑30余处)。

灾难终于度过,汝宁通过一番整治后, 渐渐呈现出一片政通人和、经济复苏的好局面,周冠脸上也露出了少有的笑容。这一天,他正正襟危坐于府内处理政事,忽闻院外一阵马蹄声急急传来,跳下一个汉流满面的信使, 只见那信使“嗵”的一声跪在周太守面前:“急呈太守,尊夫人病危数日,命在旦夕,家人特请小人来报,请大人速回!”

周太守听到这个噩耗,犹如晴天霹雳,顿时愣住了。头晕目眩, 眼前一黑,差点跌倒于案前。府里的衙役急忙将他扶回房间休息。不一会,周太守终于回过神来,心里像数万根钢针插着,悲痛欲绝,泣不成声。回想这些年来,为了官差政事,他一直没将夫人带在身边, 而是安置在桂林。前些日子听说夫人染病,可忙于政事,没有及时回乡探视,如今竟病危了......立即吩咐属下准备车马,赶回桂林。见到妻子时,妻子泪水连连流在那憔悴而干燥的脸上。周太守握着妻子苍白无力的手,真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不过几日,对他痴痴相守的夫人终于离他而去。按照当时乡俗,不仅要红棺装殓,丝绸裹身,还要操办三日大祭。这可把周太守急坏了,因为他此时已是身无分文,以前为官的俸禄,除养家糊口,所剩无几,少量的积著又尽皆捐给灾民......

得知此情,远近而来的奔丧客人,人人叹息,无不为之动容:好个当朝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州府太守,竟贫穷得无钱葬妻!有一个叫戴洪池的人,跪在周冠膝下,痛哭流涕:“老师,对师母之病,学生平素关照不周。至今举丧费用就由学生负责捐集吧!”一听此言, 由不得周冠推辞、当场的学生、亲友以及桂林府、灵川县的官员纷纷解囊相助。众人一边集资,一边派人外出购买棺材、寿衣等物品。村人请来鼓乐、鸣炮的人,摆宴席。三日后热热闹闹地将周夫人送上祖葬坟地,入土为安。

青山苍苍,漓水泱泱,古贤之风,山高水长。今天我们来看你,带来的是一份虔诚,带走的是绵长的沉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