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我采访紫金文昌门球队的陈念祖老教授(原第三届门协副会长),他非常诚恳地说:“不要写我,要写就写张政。没有他,就没有扬州门球的今天!”扬州市门协连续三年荣获扬州市体育局“先进协会称号”、“鸳鸯杯”荣获扬州市创新奖、“夕阳风彩杯”荣获扬州市“优秀群众体育项奖”、“2019夕阳风采杯”荣获扬州市“特殊贡献奖”……可谁又曾想到,曾几何时的扬州门协,关门打烊好几年,门可罗雀。 张政在去年末的理事会上充满深情地说:每逢省门协开会,扬州门协只有放在角落的坐牌,却无人出席,门可罗雀。 会长沈国如数家珍:“2016年我和李宇宙、吴军、张政几个人在省门协会议期间,一合计决定把扬州市门协的牌子重新挂起来,我牵头,大家推举热心门球事业的张政担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具体负责门协工作”。一个停摆了好几年的地级市门协,就这样重新“开张营业啦“! 时年53岁的张政“授命于危难之时”,百废待兴。招牌虽挂起来了,但账户上不但没有一钱,还倒欠银行三年的户头管理费1500元!二话不说,他先把银行的“窟窿”堵上,恢复 门协户头;账户没钱周转,借一万块钱先转起来再说。 说干就干:成立党支部,争取扬州市体总、卫健委的老年精神关爱项目和创投公益基金,与企业社区联手办赛事,创4A社会团体组织,停摆的扬州门协正常转起来了。 ![]() 扬州市门协,没有政府官员背景,没有大老板撑腰,行政部门又要与民间协会脱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怎么办? “化缘”是张政最挠头的事。张政到处奔波,“两条腿走路”筹措资金办赛事。 首先,争取扬州市政府部门的项目资金支持。千方百计争取到2018、2020两年的扬州市卫健委“创投公益基金”、“老年精神关爱”项目资金扶持,争取到扬州市体育总局、体委、老龄委等部门的专项赛事资金支持,每年举办十几项门球赛事。 其次,门球进社区、进企业,争取社区和企业的资金支持,扩大了门球影响力,塑造了社区和企业的社会形象。每年举办了“红帆杯、巴蜀皮具、养乃世家、海力生、读者杯“等冠名的门球赛。 “节约”成了张政的一种习惯。裁判员和运动员服装,不搞统一发放,谁执裁、谁比赛、谁借用;裁判服、运动服脏了,张政拿回家用洗衣机洗干净,晒在自家的屋顶平台上,下次再用;“省运会”队员集训期间,远途的住招待所,班子成员轮流下厨房,买菜烧饭,节约每一个铜板;简化赛事,不搞秩序册、开闭幕式;午餐只为江都、高邮、仪征运动员提供盒饭…… ![]() 有为才有位,要提高门协在扬州市各家协会中的地位,必须用比赛成绩说话。张政主要抓了“省运会”、“城运会”、“第八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和“江苏省首届网络三米闪击撞柱”四件事。 省第19届省运会,第一次把门球项目列入群众体育项目,这是一次展示扬州门球水平的好机会。扬州市门协第一次“请进来”,不惜重金聘请广东“新生代”名将吴志聪做教练,封闭式集训队员50天——正挥杆、擦球、闪击撞柱、粘边线球……提高了扬州市门球选手的整体竞技水平,扬州市代表队荣获“省运会”第五名。 张政在获悉扬州市“城运会”门球被排斥在项目之外,心急如焚,立马奔走呼号于市政府各有关部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扬州市第一次把门球项目列入“城运会”。组队、集训、争取经费,“城运会”门球赛在高邮成功举办,八支门球代表队的大循环赛,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为了备战“江苏省全民健身运动会门球比赛”,张政早在去年5月份,疫情稍有缓解,就成立扬州门球男、女集训队,请扬州市的资深门球人张太岭担任教练员,按13个项目集训和考核队员;并“走出去”赴江都、镇江、高邮等地交流比赛,检验集训成果,提高实战水平;7月31日、8月1日,又利用“球王争霸赛”的机会,公平公正公开考核选拔队员。功夫不负有心人,扬州市代表队在江苏省连云港举办的第八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门球比赛中,分别荣获男子和女子第五名。 ![]() 令人难忘的是,扬州市在江苏省全民健身运动会网络门球“三米闪击撞柱”中的一展风采。比赛通知发出不久,张政三次召开专题会,宣传、布置、落实,并指定专人负责,进行比赛规则、视频拍摄的技术指导,统一上传视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扬州市门协力拔头筹:取得一等奖10名、二等奖9名,占江苏省一、二等奖名额的半壁江山,江苏省、扬州市分别奖励获奖者和优秀组织者。 ![]() 编辑:俞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