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些职业是医生的读者前来咨询。原来也一直知道有不少医生在看我的文章,但是交流得不多。从日常的生活来看,可以看出医生朋友们,生活压力也很大。交流之后,更是证实了这一点。 医生也是人,也是一样的生活。做医生,只不过是一份工作,这份工作有特殊性,能帮助解除别人的病苦。但是医生这个人,没有任何的特殊性,和所有的人一样,有自己的七情六欲,在生活中有大量的烦恼,也因此可能会出现身体或心理的疾病。 医生生病了怎么办,一般还是需要看病。医生能不能给自己看病呢?按照一般的道理,是不行的。古话说,医者不自医,医不自治。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因为旁观者清,医生给别人看病,是旁观者的身份,能保持理性和客观,但是给自己看病,就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这就容易主观,容易当局者迷,容易犯错。 心理医师,也有一样的问题,他们能看到别人的心理问题,能帮助解除别人的问题,可是一旦自己有了问题,却不容易解决。普通人也有这样的问题,劝解别人容易,劝解自己很难。认识自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最难的问题。只要有一个自己,就有无穷无尽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前提,是保持客观。旁观者清,你要旁观自己,你才能变得清晰、清楚和清醒。问题才可能被解决。旁观不参与,才是客观,参与了进去,就是参观、主观。一个人,要不带任何主观的,完全旁观自己,随时随地的旁观自己,这本身是最大的矛盾。解决这个最大矛盾的过程,叫做观自在、道观、观念,或者就是叫做修行、修炼。 在所有的问题中,疾病是最重大的问题之一。身心疾病,带给一个人的痛苦,是非常巨大的。一个普通人,生了病可以毫不犹豫的找医生。可是,医生得了病,要怎么办?他们本身就是治病的。实际上,医生得病的概率,还比较高。我原来写过,印度医师协会有一个调查,他们的调查样本显示,医师的平均寿命,比普通人的平均寿命,短了10岁之多。 医生不但要会看病,还要学会养生。医生不但要会给别人看病,还要学会给自己看病。不管是养生,还是给自己看病,都要保持客观,也就需要修炼。应该说,医生是最需要修炼的一批人之一,每一个医生,如果有条件的话,都应该修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