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吕高排‖小费

 昵称70808387 2021-11-21


小  费
吕高排

从云南石林回京已经几个月了,漪漓的南国风景逐渐在记忆里平淡,唯有一位可爱的阿诗玛却深深地滞留在心灵深处,时时感动着我平静如水的日子,久久挥之不去。

在路南石林,16岁的阿诗玛做我们的导游。她站在南国十一月的阳光里,一身美丽的彝族服装配着精巧的饰物,显得活泼而生动,就像南国灿烂的太阳,暖暖地柔柔地照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

我们首先进入石林,阿诗玛指着迎面一片波浪式的奇山,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彝族给小伙子叫阿黑,姑娘叫阿诗玛。(于是,她把我们一行全部叫“阿黑”。那些60多岁的老人也似乎年轻了许多)据说,阿黑看中了阿诗玛,就要到阿诗玛家做三年苦力。当年,阿黑为了追寻心爱的阿诗玛,不惜穿刀山过火海。仔细看时,果见火苗式的石壁上留下了一串串深浅不已的脚印。顺着脚印,我们进入另一个被石林环抱的幽谷,那里只有一个拳头形的小门。阿诗玛接着介绍说,阿黑走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去路,可执著的爱心使他知难而上,一拳打破了石壁,从石门里跑了出去。阿诗玛转过身幽默地说:“哪位阿黑如果试试自己的诚心,就给这石壁一拳。”

发生在石林的故事似乎格外的多,就在阿诗玛娓娓叙说中,我们被一个两情缱绻的爱情感染着。尽管只有大半天的时光,那却是我们在云南之旅中最壮美的乐章。无疑,导游阿诗玛是这段乐章中最动人的音符。

在南国,我们结识了许多导游,她们在简单地介绍一些风土人情之后,便煞有介事地为某一商品作宣传,在她们灵巧的嘴巴张张合合中,游客的心已经萌动了,于是赝品便作为珍奇放入了背包。就在我们暗暗得意时,可观的分成也流入了导游的口袋。而阿诗玛却不同,她似乎沉浸在精心设计的爱情故事里,一心要把完完整整的石林和它美丽的传说奉献给我们,对身边林立的商品视而不见。后来我们知道,旅游职业学校毕业的她收入并不高,每月300元的收入去掉伙食费已所剩无几。因此,她连一瓶矿泉水也舍不得买。

临别时,我塞给阿诗玛100元钱,以示感谢。阿诗玛却执拗地不肯收下,似乎犯了什么大忌。其实,在改革的春风里,小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流行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大家的劝说下,阿诗玛勉强收下。

离开石林时,阿诗玛给我们每人送了一件礼物——一个精致的小书包。她说,那是她亲手织出来的,送给我们的孩子玩耍。诚意难却,我们也愉快地收下来。回京后忙于工作,将小书包随手送给了朋友。朋友颇是喜爱,在翻动中,仔细折叠的那张百元人民币飘然而落……

那一刻,我的心里似乎也落下一块沉甸甸的东西。

(原载《北京日报》)




 【作者简介】 


吕高排,扎实写字的手艺人。

忠实守卫着没落纸媒的广大默默无闻传媒人之一。

全军首批艺术硕士。从军30载,官拜陆军上校。

曾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曾被中央军委聘请为全军舆情引导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签约作家。

著有不畅销作品7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