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寻觅觅在西湖

 名言诗句 2021-11-21

游西湖

雾锁清波柳弄烟,穿行古舫客悠闲。

湖光塔影眼中画,总有真情口里传。

雷峰塔(新声韵)

依山伟岸映湖光,方显当年神气扬。

几代传说名此处,寄托人世爱情长。

岳王庙

一门忠烈名千古,两个佞臣负罪长。

天道终能显公正,英杰豪气永留香。

坊间说起杭州西湖,大约都会想到《白蛇传》中许仙与白娘子凄美的爱情故事,而在文人之中,最为快炙人口的当是苏轼“欲将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著名诗句。

总之,西湖风景在国人中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西湖四季风光各异,素有春来“花满苏堤柳满烟”,夏有“红衣绿扇映清波”,秋是“一色湖光万倾秋”,冬则“白堤一痕青花墨”之景色,与之相应的有“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等景名流传于世。

南宋时评选产生的西湖十景,至今已流传千年。除了上述四景外,还有“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西湖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西湖以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的独特景观,直叫人魂牵梦绕。多少年来,不知引来多少文人墨客和游人的光顾。因为西湖的名,也因为西湖的景,我于1995年和2016年先后两次光临。

近日,我翻开以往的西湖照片,美好记忆一一打开,在西湖寻寻觅觅的点点滴滴再次展现。

由于1995年去西湖,来去匆忙,只是冒雨沿西湖边走了一趟,游览了岳飞纪念馆,所以,多少年来,西湖,在我的脑海中只留存着对那湖上的雨滴和民族英雄岳飞纪念馆的记忆。至于那些与历史、传说有关的美好景色都没有亲眼赏到,也常怀遗憾。

2016年9月初在G20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报道中对西湖的美景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又唤起了我对西湖的深情向往。时隔21年,我于2016年9月13日又来到充满诗情画意的西湖。

那天,天气格外晴朗,游客可谓摩肩接踵,人山人海。

尽管导游提前预约,我们还是在岸边等候多时。在等候时我们见到湖边一个八角飞檐古色古香的小亭子,来到近前,原来是一处荷花池。碧叶红花,绿肥红瘦,在秋季还能赏到荷花,格外新奇,也许这就是著名景点“曲院风荷”吧!

终于坐上了游船,放眼眺望,湖中碧波荡漾,各种船只来往穿梭。

有亮丽的现代船,有船工摇橹的一叶小舟,也有瓦房状的画舫。

更有金壁辉煌载着两层古楼的特大龙舟。游客们泛舟湖上,眼观美丽风景,耳听美好传说,真是悠哉游哉。

我们在游船上一边听着导游讲解,一边寻觅和一一印证着心中的观景。那天虽然天气晴朗,但一进入了湖面,则是烟雾蒙蒙,首先见到位于一座高山上最为著名的雷峰塔,开始时,只是露出一座塔尖,随着游船的前行转弯,那雷峰塔才逐渐展现出她的风姿。

这就是著名的景观“雷峰夕照”。这座位于西湖南岸的山,名为夕照山,范围约13.19公倾,以黄昏时的山峰古塔剪影景观为观赏特点。其景观最重要的建筑雷峰塔,始建于吴越国时期的(977年),1924年塔毁后以遗址形式保存。曾与保俶塔形成西湖南北两岸的对景,佐证了佛教文化的兴盛对西湖景观的直接影响。雷峰塔还因民间流传的爱情故事《白蛇传》而成为爱情坚贞的象征。

2002年,为保护遗址,按原塔形式建造了覆罩于遗址之上的保护性塔,兼顾恢复了古塔本身及与保俶塔的对景景观。

面向高大雄伟的雷峰塔,许仙与白娘子的爱情故事便浮现在眼前,久久不肯离去。

游船在前行中,突然见到一处长长的堤坝,据说那叫白堤,“断桥残雪”景点就在西湖北部白堤东端的断桥一带,范围约2.61公顷,是冬天观赏西湖雪景最佳之处。当西湖雪后,日出映照,断桥向阳的半边桥面上积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桥面一痕,仿佛长长的白链到此中断了,呈现“雪残桥断”景观。我们秋季前往,冬景当然没赏到,也只能凭想象而已。

位于白堤东端的断桥上是观赏西湖南、北水域景观的最佳地点。

断桥得名于唐朝。其名由来,一说孤山之路到此而断,故名;一说段家桥简称段桥,谐音为断桥。现存断桥是1941年改建,20世纪50年代修饰。桥的东北有碑亭,内立“雪残桥断”碑。传说《白蛇传》故事中的主人公白娘子与许仙断桥相会,为断桥景物增添了浪漫色彩,因此,断桥成为象征美好爱情的桥。

说到白堤,就不得不说到一位著名诗人白居易。白堤原称“白沙堤”,横亘在西湖东西向的湖面上,从断桥起,过锦带桥,止于平湖秋月,长1公里。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有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说的就是这条堤。后人为纪念白居易,称为白堤。白堤的特点是一株柳树一株桃,每到春天便呈现出桃红柳绿、芳草如茵的景色。

西湖除了有白堤,还有苏堤。据介绍,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她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她命名为苏堤。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足见她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苏堤上的六座拱桥,自南向北依次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只可惜,这次我们并没有确切地寻到苏堤。

游览中,一处小岛坐落在西湖中央,岛上绿树环绕,古屋宁静,好似世外桃园。由于游船没有靠近小岛,远远望去,一处石制牌坊上有“湖心亭”三个大字。

至于那个小岛是否叫做湖心岛,不得而知。她四面环水,翠柳成荫,人迹罕至,充满神秘,给偌大的西湖增色不少。

游客们纷纷拍照留念。

按照导游的指引,见到有三处小石塔几乎等距离分布于湖面上,叫做“三潭印月”。

这是杭州西湖最具标志性的景观,该景观以水中三塔、小瀛洲岛为核心观赏要素,月夜里在岛上观赏月、塔、湖的相互映照、可引发禅境思考和感悟。

湖边有许多古建筑在翠柳中若隐若现,也许都是历史的遗迹,其中大概都藏着一个故事,不,就是一段历史。

由此,我想起23年前的1995年第一次来西湖的情景,我外出路过杭州,想一揽西湖风光,当时对西湖还只是一知半解,只听说在西湖边有岳飞纪念馆。

此时此刻,所见到的古建筑中岳飞纪念馆是否就在其中呢?

记得那天下午天下着小雨,雨点均匀地落在湖中,荡起圈圈涟漪,我们沐浴着丝丝细雨漫步于西湖边,观如诗的湖光,赏如画的山色,十分惬意。

听说有岳飞纪念馆,因为多少年来,民族英雄岳飞已深深植根于我们的心底,所以,我们带着无比敬仰的心情,步入岳王庙和岳飞纪念馆。

岳王庙两边的对联是出自岳飞《满江红》词的两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我们在岳飞墓前驻立肃穆,脑海中瞬间出现了民族英雄岳飞奔驰疆场,英勇杀敌的场景,心中对英雄充满了敬佩。相比之下在岳飞墓前下跪的秦桧等人却成为世代被人唾骂的千古罪人。

就在秦桧跪像背后岳飞墓上有:“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后来在资料上得知,这幅对联出自一位不知名的女诗人之手,姓什名谁现已无法考证。

对联上的忠骨指岳飞的尸骨,佞臣指奸臣秦桧、张俊等。上联“青山有幸埋忠骨”,写此地以能埋岳飞而感到有幸;下联“白铁无辜铸佞臣”,写岳飞坟前以白铁铸造的秦桧夫妇像, 不骂二人而写白铁之无辜, 因二人而日夜为人所唾骂。

岳飞是南宋初抗击金兵的主要将领,因被秦桧、张俊等人以“莫须有 ”罪名诬陷为反叛朝廷而陷害至死。岳飞遇害前曾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岳飞遇害后,有个狱卒叫隗顺,他冒着生命危险,背负岳飞遗体,越过城墙,草草地葬于九曲丛祠旁。直到2l年后宋孝宗下令给岳飞昭雪,并以五百贯高价悬赏求索岳飞遗体,用隆重的仪式迁葬于栖霞岭下,就是现在岳坟的所在地。

嘉泰四年(1204年)即岳飞死后63年朝廷追封为鄂王。配殿启忠祠,原祀岳飞父母,今改作岳飞抗金史迹陈列室。

不知不觉中,一处高大的石制“功德坊”眺入眼帘,我的思绪才被拉了回来。

这处“功德坊”建于光绪二十二年,在绿树的掩映下,十分醒目,临湖而建,此处是一个码头。

前行中,湖边出现一处端庄宏大的蓝顶飞檐亭子,它有一个十分贴切的名字:翠光亭,它的出现,为湖边增添了一个美景,这里也是一个码头,有不少游客在此观景小憩。我们在此下了游船。

举目远眺,岸边翠柳依依,湖水碧波荡漾,互相映衬,美不胜收。

行走不远就见到了著名景点“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在苏堤映波桥西北197米处,介于小南湖与西里湖间,范围约0.25公顷。以赏花、观鱼为景观主题,体验自然的勃勃生机。春日里,落英缤纷,呈现出“花著鱼身鱼嘬花”的胜景。

“花港观鱼”位于南宋时(12-13世纪)官员卢允升的别墅内,因所在位置水域名花港,别墅内凿池养鱼,故名“花港观鱼”。该景观现存御碑、御碑亭、鱼池及假山等遗址。

进了大门,见到了御碑亭。

 紧接着见到的是一池红鱼在碧波中嬉戏,引来众多游客的喜爱。

在刻有“花港观鱼”4个大字的怪石边拍张照,以为亲临作证,亦为留念。

在一片承载着落叶的绿草坡上可见到一处小亭子,上书《藏山阁》,据介绍,这处藏山阁系红栎山庄建筑。红栎山庄为杭人高云麟别墅,又名高庄,亦称豁庐。抗日战争时被毁,只剩藏山阁一处。登阁远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西湖,如同展开的一幅山水画,碧波荡漾,翠柳如烟;如同一本打开的书,历史悠久,传说诱人。尽管两去,却意犹未尽。

西湖,但愿我们还能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