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在 旅 途 一个神奇的地方 沙坡头(新声韵) 一道洪流半面坡, 惊涛东去向天歌。 柳堤在岸水方远, 大漠千年气势博。 游沙坡头有感 几坡沙漠四方连, 一道洪流天际间。 大漠孤烟诗画里, 长河落日古今圆。 沙坡头滑沙场 几条垅道挂山川, 五彩人流未等闲。 敢比山鹰频展翅, 莫如徒步勇登攀。 宁夏有个沙坡头,几年前已有印象,总想去看看,如今终于亲临,心中不免有些激动。2019年10月17日下午,天气晴好,阳光灿烂,我们欣然步入沙坡头景区。 沙坡头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城区西部,北接腾格里沙漠,南临黄河,长约38公里,宽约5公里,海拔在1300~1500米,总面积4599.3公顷,是全国二十个治沙重点区之一。 沙坡头有中国最大的天然滑沙场,有横跨黄河的"天下黄河第一索",有黄河文化代表古老水车,有黄河上最古老的运输工具羊皮筏子,有沙漠中难得一见的海市蜃楼。除古老水车及海市蜃楼外,这些景色在我们的眼中依次展开。 沙坡头景区以五彩斑斓的偌大花坛迎接我们这些远方客人。 进入景区后经过一个小广场,匆匆的脚步,亦未影响我们欣赏路边的风景。突然,一处隐藏在翠柳中的碑廊映入眼帘,碑文都是名人诗作。 毛泽东著名的词《菩萨蛮·黄鹤楼》就在最为醒目的地方:“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前行不远,一片偌大的滑沙场展现在眼前。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真叫一个震撼,不愧为“沙坡头国际滑沙中心”,这就是中国最大的滑沙场。高约百米、且坡度很大的一道道滑道自上而下,整齐排列,本身就是一个风景,若能亲自体验一下滑沙,一定更加刺激。 滑沙场除了自上而下滑沙的游客,还有手脚并用的逆行者独自向上爬行。一心向上,身后留下的是一排坚实的脚印。 其实沙坡头紧邻黄河,在黄河对岸还有三层高铁架的沙坡头蹦极。 这里有总长820米的横跨黄河的“天下黄河第一索”沙坡头黄河飞索,又有“飞黄腾达”的美好寓意。 看滚滚黄河半空细细的线上有人撑开滑翔伞正在滑索跨越黄河,我真为他们的勇敢而捏着一把汗,其实也大可不必,因为任何旅游项目一定会有安全保障的。 沙漠天梯是登上沙坡头的主要通道,我们在此登上天梯。 这是全国首创、世界首条沙漠电梯,全长192米,每小时载人数可达9000人! 游客难得在这里留下一张美好的照片。 沙漠天梯一直将我们载到沙山顶,这里的场景让人豁然开朗,我们沿着五彩纷呈的爬山虎相伴的通道向沙山奔去。 令人称奇的是沙坡头上竟然有一排整齐的柳树装扮。黄沙绿柳,亦真亦幻。 俯瞰长长的黄河在这里竟然转了一个大弯,形成了沙坡头独特的S型地理风貌,极似中国阴阳太极图,曾被美国著名的《国家地理》杂志作为世界奇观向全球推出。这无疑给原本就神奇的沙坡头又增添了神秘的一笔。一座长长的玻璃桥横跨在黄河上面。 远处浩瀚无垠的腾格里大沙漠蔚为壮观。 横亘黄河南岸的香山与世界文化遗产战国秦长城、秦始皇长城、秦代陶窑遗址、新旧石器遗址、黄河两岸的史前岩画,以及滴翠流红的河湾园林在这里交汇,谱写了一曲大自然瑰丽的交响曲。 涛涛黄河中间还有一处马的造型,这引起了我的兴趣。 周穆王驾八骏之乘遨游河套,经这里西巡昆仑之丘,宴觞西王母,咏歌瑶池,传下了千古绝唱。中卫黄河南面出土的西周车马坑证实了周穆王西游绝非神话。 “天下黄河富宁夏”,塞上江南的美誉由此开始,2000多年前的汉武帝元鼎元年,为屯兵戍边,在沙坡头成功筑堤引水,开挖美利渠。创造了黄河有堤坝引水的辉煌历史,诞生了“白马拉疆”的神话传说,与四川都江堰一道彪炳中国乃至世界灌溉史。 成吉思汗七次亲征西夏,其中两次就征战在中卫。他屯兵营盘水,勒马沙坡头,摆兵黄河九渡,病殂固原六盘山。探寻成吉思汗的归宿,中卫山川留下了“一代天骄” 的最后足迹。 这三个故事均与马相关,究竟是这河中马因其中哪个故事所建,无可考证,也许兼而有之吧! 这里沙水相邻绿树相间,可谓最美丽的立体画卷。 一条沙色长廊横亘在眼前,这就是滑沙的入口处。 沙坡头的“轻松购物驿站”建筑非常奇特,彰显的是一种古老与大气。 沙坡上突然见到一尊著名诗人王维塑像,旁边一块石碑上有他著名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绿色诗句,引来游客纷纷拍照。 公元736年,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奉旨宣慰在河西打了胜仗的将士,途径宁夏中卫沙坡头,面对大漠黄河壮美的景色,写下了《使至塞上》这首著名的诗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这首描写大漠与黄河空灵寂寥、飘逸隽永意境的诗句成了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如今在这里见到王维的塑像与诗句,倍感亲切。我多想借大诗人王维的这支笔来写一首关于大漠的诗。 因为刚刚过了国庆节,所以这里用鲜花装扮的“欢庆祖国70华诞”的大字仍然鲜艳耀眼。后面便是蓝白相间的封闭摆度车道,乘摆度车可以向大漠进军。 也可以乘坐骆驼奔向大漠。这里“向沙漠进军”,不仅包含游客的沙漠体验,更包含人们治沙的志向。 这里所有的建筑不仅造型奇特,而且颜色全部与沙漠同色,有一种历史遗存感。 这尊沙坡头的石碑造型俨然沙坡头景区的一个缩小版。 在大漠之上还能听到浪漫的演唱,也是一种幸运。 一处彩色理石的“沙坡头”石碑,独立沙坡上,特别醒目美观。 有一根和两个半根竹子穿起的两个泥垛大门及其附属建筑,原来是沙坡头文化创意主题馆。 墙面上刻满了泥色浮雕,应该与沙画相关。 身居沙坡头,远近景观尽收眼底,一泻千里的黄河在山与沙之间横穿而过,在沙与河之间,又是一片郁郁葱葱、滴翠流红的古朴园林———童家园子。 此情此景,李白《将进酒·君不见》的诗便在脑海中回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看那黄河之水,心中不免疑问:它果真是从天上来的吗? 其实沙坡头有好多景观,时间所限,无奈返程。返程时是乘坐缆车,因游客太多,我们等候好久才乘坐缆车下山。 在缆车上观景,别有风味,从缆车上拍下的黄河水,金灿灿的耀眼。 黄河对面的山连绵起伏,也许在缆车上拍摄才更加清晰可见。 下了沙山,再回首,沙坡头的景象更加壮观。 我们乘坐电瓶车中途下车,只见黄河上乘坐羊皮筏子的游客逍遥自在。正所谓“千年筏子百年桥,万里黄河第一漂”,作为最古老的河运工具,乘坐羊皮筏子漂流一番,定是别有风味在心间。 我们虽未乘坐那羊皮筏子,但在景区大门口小广场上却近距离观赏了羊皮筏子的真颜。 中途下车只为游览黄河3D玻璃桥景观。 上了玻璃桥,再观黄河滔滔流水,那叫一个壮阔波澜。 只见长长的黄河堤岸建筑连绵不断,绿树相依相伴。 桥上再观沙坡头,金色的沙山,壮阔的建筑,翠绿的树木与奔流的黄河水相互映衬,如立体画面。 黄河边金色的绿草还围起了碧波一湾,只一渚之隔,一黄一清,神奇的出现两种容颜。 玻璃桥上拍个照也很美观。 黄河上还有冲锋舟供游客游玩。 初秋时节,草木变色,黄河两岸层林尽染。 黄河边突然出现的小木屋和一片蔚蓝色的场地,原来是乘船码头,特别亮眼。 秋风一来,路边的树变成了黄色、红色、淡绿色,五彩斑斓。 一路走来,我心中一直有一个疑问,沙坡头是如何形成的呢?据资料介绍,关于沙坡头的来历有多种传说,只取一例。传说很早以前,沙坡头是一座靠河修建起来的城市,名叫桂王城。桂王城通口外,连塞上平原,是南来北往的骆驼队、马帮、运货车辆必经之城。 桂王城靠黄河是南城门,上面有座大钟楼,钟楼内悬着一口五人合抱的大铜钟。有一天,王子吴祺披甲骑马北征。因失去战机,兵败北漠,当即被俘。北漠国王的女儿阿沙公主看中了吴祺,要招亲于他,吴祺无奈屈从。 但北漠国王因怕他逃回而让他对天盟誓。吴祺只得对天起誓说:“如果我招亲后逃跑,可让飞沙走石打死。”其实这并不是吴祺的内心话,他很想他美丽繁荣的桂王城,以及他的臣民们,便在成婚入洞房时,借机逃回桂王城。 气恼了的北漠国国师为了给外甥女出气,行起法术,让刮起北漠的沙石,飞向桂王城。此时,桂王城的军民们见王子逃回来正欢天喜地设宴接风,听到钟楼里的金钟长鸣,时而像大河波涛,时而像地动山摇,城里人太高兴了,没把钟声当回事。谁知到了夜里,妖风大作,很快埋没了城池,沙丘隆了起来,成了今日的沙坡头。 那“沙坡鸣钟”的响声就是钟鼓楼里的大钟声。北漠国国王的女儿,听舅父作法压了桂王城,心里很难受,成天哭泣,思念自己的吴祺王子,把泪水积成了湖泊。后来渗淌到“沙坡鸣钟”的下面,汇成了三只暗泉,后人们称她是“泪泉”。 一入景区一处柳树掩映的“沙坡鸣钟”小亭子,内有一座巨大的铁钟,似乎在向人们讲述着这段凄美的传说。 传说终是传说,沙坡头的形成定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沙坡头是沙、河、山、园的交响乐。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滑沙场,还有飞越黄河、沙漠探险、沙漠冲浪、黄河漂流共五大精品。 沙坡头因自然风光独特、文化内涵厚重、治沙成果世界领先、旅游项目新颖刺激而享誉中外,难怪游客会发出“游遍中国万里路,长忆宁夏沙坡头”的由衷赞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