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沟五坊 小桥流水古街兴, 驿站千年又沸腾。 旧物台前思过往, 游人恍若入乡情。 熏衣草园 满地紫云花正香, 引来蜂蝶采琼浆。 一枝独放不成景, 联手编织紫气祥。 时值初夏,烈日炎炎,旅游赏景,从未等闲。 2020年6月15日一大早,我们兄妹自驾来到位于大连市石河子东沟度假风景区,一赏这里的古韵新风。 进入东沟,一条仿古街道似乎带来阵阵古韵,每家门口都有红的灿烂的蔷薇花,整个街道显得既古色古香又风姿绰约。 东沟度假风景区最著名的景点就是东沟五坊。 跨进了东沟五坊的大门,如同走进一段历史。 据景区内的影壁“古镇风情街简介”介绍,石河街道,前身是石河满族镇,这里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是旅顺通往今辽阳邮路的重要节点。明代在此建有军事城堡和驿站。驿站就是供传递公文者或来往官员中途住宿、补给、换马的场所。亦称为"石河驿",古老的烽火台至今犹存。 东沟五坊风情街,始建于2004年,2015年经扩建改造,更显古朴典雅。 东沟五坊,主要是指传统的豆腐、榨油、造酒、漏粉、磨面等手工作坊。还有传统的茶馆,小剧场、民间剪纸,陶艺,刺绣,贝雕,根雕,书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的工作室及展示馆。这里还是辽宁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我是第三次探访东沟五坊了。因为来得早,我们成为景区的第一波游客。旁边池塘里的一大一小的水车依旧。 池塘盛开的睡莲让我们惊喜不已,这是前两次从未见到的风景。 我第一次发现睡莲的叶子是完美的圆形,只是中间有一道几乎看不见的缝隙,特别惹人喜爱。 睡莲是我最为喜爱的花,每次遇到它,我都会拍下并蒂莲,只想取一种和谐美好之意吧! 东沟五坊的主街道笔直,似乎一眼就可以望到头。右侧是五坊的集中展示,印有东沟五坊的红灯和黄色的小树为古老街道增添了靓丽。 一盘盘石磨摆放整齐,我们小时候曾经见过,很熟悉,这是磨坊必有的工具。 在别人看来一些并不起眼的农具,我们禁不住上前欣赏一番,因为这唤起人生的一段记忆。 手工印染坊。 里边有手工印染的各种颜色的花布,有摆放整齐的供游客学习纺织的小型工具,还有供游客租用的民族服装。 豆腐坊,至今仍然在用老式方法制作豆腐。 绿色的爬山虎不仅把老屋房檐包裹起来,而且还把那烟囱也包裹的严严实实。这个情景引来了二嫂讲述了一段儿邻居堵烟囱的故事。 一个大门内是东沟的小烧酒,即酒坊。 还有宽敞的茶馆。 街道左侧有一条小溪穿流而过,小溪上还有几座小拱桥飞架其上。营造了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情景。 小溪边是“大连市石河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展览馆”。 整个展馆宽敞明亮。 中间有月亮门和木格窗,使展览馆显得艺术而美观。 长长的一面墙上是五彩缤纷的照片,展示了五十六个民族的服饰和风土人情。 上面“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大字鲜艳夺目。 五十六个民族环绕一张中国地图,旁边还有一处巨大的红色宫灯,上面标注了各个民族。处处彰显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主题。 展馆两侧玻璃橱柜里展示了诸多古老的物品。看看这里的生活用品,升、斗,都是我们这一代人曾经见过并且还使用过的物品。 上面圆形的叫箩,可以用来筛粮食的。下面长方体木箱上面架两根木条的物品听二嫂说叫“箩面挂”,是用来协助筛粮食的。 我久久驻立于“针线笸箩”展柜前,母亲日夜为我们缝补衣衫的情景便一幕幕浮现在眼前,想想母亲的辛勤付出,作为儿女一辈子都难以报答。 见到靰鞡草鞋,我们同时想起了东北的三件宝:人参、貂皮、靰鞡草。记得小时候我还穿过前头长满了折子的靰鞡。现在年轻人已经不认得了,姐姐还特意拍了照准备给外孙看看。 一对铜质的酒樽和一套银质的酒具,古老而精致。 一见到纺线车,大家兴致勃勃地讲起了母亲纺线织布的故事。 有点儿像乐器的玩意儿,叫“点种葫芦”,是种地用的简单工具。 看到犁杖和其他的农具,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当年种地的情景立即浮现在眼前。 一堆葫芦状的铜制品是马铃铛。记得当年二嫂嫁到我们家的时候,就是坐着响着铃铛的大马车来的,邻居很是羡慕,我也记忆犹深。 回想当年,二嫂满脸荡漾着笑容。 微型铁制的马拉碾子。微缩版的小石磨,谷物风车,还有一大一小的碾子。 微缩版的小推车,似乎又回到了从前。 一见到曾经用过的小簸萁,二嫂立即生出了比量一下的冲动。因为这让她忆起了过往,似乎见到了这些东西就特别亲切温暖。 一对蓝色调的瓷娃娃背靠《三字经》、坐在《三字经》上读书,名曰:书童瓷器,特别惹人喜爱。他们周围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本就喜欢读书的我,见到此情景更加欢喜。我前两次都没有发现这组展品,也许是脚步匆匆被忽略,也许是新增的展览。 一席八大碗儿,鸡虾鱼肉、四喜丸子,样样俱全,鲜艳逼真,令人垂涎。 一对卧式夫妻,悠闲典雅,前面一男一女两个娃娃,各枕一个大西瓜。这一家四口的瓷人,安静、祥和、有趣。这是我见过的最经典的一组瓷器。 一张方桌、两把旧椅,桌上摆放的瓷瓶,旧钟表,还有鸡毛掸,缨刷子,一把老旧茶壶。这一套家具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坐上去犹如当年。 一铺棚上挂满红色宫灯的宽敞的炕上设有纺线车、儿童摇车、炕琴、行李,还有茶几,茶具等物品。老式纸窗上贴满了红色窗花。对面摆放着古老的家具,还有一顶轿子。旁边还有锅灶、风箧等设施和用具。可见这里是一个温馨的家。 出了展览馆,只见古色古香的长廊里大红灯笼高高挂。 这里高低错落的小房子都有特殊的功用,两层高楼是文化艺技展示。虽然已经来过两次了,还是第一次走进永铎陶艺,见到金光闪烁的一套屏风。 一处大门里的“百福影壁”鲜艳夺目。 另一面则是儿童年画。 院里正房是辽南影调戏。 厢房是五坊小剧场。 这里每天有两场影调戏表演,我们等到上午10:00的第一场表演,表演剧目是京剧《沙家浜》选段《智斗》。 之前也曾来过,但首次欣赏皮影戏。这场皮影戏是彩色的,人物形象逼真,人物动作、对话、唱段衔接流畅。 小时候我们也曾经看过皮影,但那时的皮影是黑色的,根本没有彩色。现在随着科技发展,皮影戏,这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代传承中不断进化。大家看的津津有味。 主街道的尽头一处矮瓦房是剪纸工作室。 这里的主人叫孙丽媛,四周墙上都是她剪纸艺术的作品。她是石河本地人,是退休幼儿教师。自小喜欢剪纸,剪纸作品多次获得省市奖项。她的农民画〈摘樱桃〉获得了国家级二等奖,并为江苏省艺术馆收藏。2012年9月,她代表大连市参加天津达沃斯会议期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剪纸作品供不应求。她目前在工作室义务教授剪纸,成为魅力东沟的一道亮丽风景。 她的作品《孔子》剪的惟妙惟肖,形象生动。 中国四大美女在她的手中变得美轮美奂,婀娜多姿。据说外国人来时买了一套五彩缤纷的窗花。 街面上白墙黛瓦的墙头有红色花鸟龙凤、人物构成的四个大字“家和福顺”,是剪纸的艺术展现。 主街道上绿树成荫,花团锦簇。 一种粉色小花叫“金山绣线菊”,在墙角、小溪边、路边随处可见。 小溪中金鱼成群,那金鱼红的像火,黄的如金。 各色金鱼在莲花中穿梭,更有一番意境。 一颗小红树叶子漂浮在绿树丛中更加耀眼。 红色小树人人喜爱。 房头完全被绿色的爬山虎所覆盖,成了绿色艺术品。 在这里转到主街道南侧的街道上游览,长长的白墙黛瓦、花窗围墙,恰似江南。 小路边除了树木,还有可升降的老鹰,秋千、木马等玩具。二哥二嫂合力荡起了秋千,这是他们儿时都没有见过的玩具。 我和姐姐俩坐在木马上,一上一下,笑声不断,此时此刻大家开心快乐,鹤发童颜。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绿色垂柳掩映的假山石上的瀑布,源源不断的流水,成为穿街小溪的水源。 水车旁的曲桥其实也是一道风景。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过曲桥又可转到主街道的北面一条街,只见街对面上的蔷薇花开的一片火红。 这里可见到黄树、红花、古街、曲桥、小溪,景色幽静而典雅。 沿小河是长长的栏杆围起的木质栈道。一座小桥飞架于小河之上,将五坊景区与古街道连接起来。 绿色的爬山虎爬上古屋白墙上,与均匀分布于房檐上的红色灯笼形成红绿白相间的画面。 这里也鲜花盛开。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草丛中婆婆丁花卸了,形成晶莹剔透花球。不久风一吹,它会变成无数个小伞,所到之处便成为了一颗种子,明年又能鲜花盛开。 北街和主街中间有一条通道,正对着民族展览馆。路两边是十二生肖石像。 这座东沟五坊的大门上的"古驿淳风"四个大字最能概括东沟五坊的主题了。 出了东沟五坊大门,旁边三层瓦房形状“东泉绿洲里”的大牌坊宏伟壮观。 原来这里有一淙泉水,名字叫东泉。 沿着这一座大牌坊进入里边。 只见满眼都是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原来是一个温泉度假区。 有假山石与小瀑布。 绿草茵茵,鲜花盛开,楼房错落有致。 有一座红色的木桥“响泉桥”通向对面的温泉度假区,这桥名是否与旁边的瀑布响声有关,不得而知。 碧波之上,还有一处凉亭伸到水里。 一座造型特别的“银锁桥”对面的房屋也整齐壮观。 这条宽阔的河流两边都有栏杆围起的木质栈道。 走过银锁桥,近前看一看它的样子。 在蓝天白云和青山绿水的映衬下,银索桥可谓一处艺术品。 对岸波浪形的白墙黛瓦的弧形小墙,营造了一种江南的建筑美。白中见黄的墙面上录有毛泽东同志的诗词《沁园春雪》,给这里赋予一种文化气息。 弯弯的带有木质围墙的栈道在碧波边向远处延伸。可想人们在这种环境当中度假、漫步于静谧的河边栈道上心情一定特美好。 沿路上行,是著名的景区小黑山。 路过“晚秋亭”,就可以向小黑山进发。 我曾经两次登过小黑山。由于山势陡峭,我们年龄都偏大,没有去登山。 不过,我还清楚的记得最上面有传说中的薛礼征东铁骑印。相传当年薛礼率领唐军攻打聚首在小黑山上的高丽军,久攻不下。一日,薛礼苦思破敌之计不得。随纵马寻山,在察看地形中觅得破敌大计,因此留下马蹄印。 (此片由毛桂英拍摄) 小黑山下面有三颗树冠直径十几米的大杏树,硕果累累,大多已放黄。 距东沟五坊几公里有一处东沟芍药园,上面有“欣欣向荣”四个大字的是景区大门。 路边草地中有两个背着装满蘑菇小背篓的小兔,好像是这草地中的小精灵。 蓝天上一道道白云奇特而壮阔。一片已经过了花期的绿色的兰花草地上出现鹿妈妈、鹿爸爸和两只小鹿塑像。这画面疑是身在大草原。 黄色的小树沿小路一字排开,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风景迷人。 本来是想欣赏芍药花的,可芍药园里只剩下了一小片花儿,大片花海已变成绿色,突然意识到,芍药盛花期应该在5月末到6月初,本次错过了花期,不禁生出一点小遗憾。 但是薰衣草花海和小风车依然给我们带来美好的景色。 大片薰衣草花和旁边的黄色的草、绿色的树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五彩斑斓的花园。 薰衣草花正值盛花期,小小的紫色花瓣争相绽放。 密密麻麻的薰衣草花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片花海。 走在花海里心情一定是美美的。 大门旁长廊边,开满了红色的蔷薇花。 这花红的像火苗,叶子像蘸了油一样泛着绿光。红花还得绿叶扶,说的一点都不假。 出了芍药园,路边有一片红色月季花园。 毫不犹豫地停车下来赏花拍照,朵朵红花像火炬般插在草地间。 朵朵开的热情奔放。人见人爱,赏不尽,拍不完。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想想一路山坡上、水塘边、景区里、人家前、处处鲜花绽放,不愧为“百里花街”,处处花艳。 大连石河东沟景区一日游,赏古韵,忆当年,观新风,悦心田,可谓丰富多彩,叫人流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