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05.25:世界文化遗产瓦普庙,Vat Phu and Hong Nang Sida Temple

 苗壮在路上 2021-11-21

下了一整夜的雨,清晨十分凉爽。我难得早起,决定趁着凉快,去看瓦普庙。刚出门,看见对面寺庙里很热闹,就去看看。正好遇见客栈的老板娘,后来知道今天是佛历的月末,各处的百姓们都来寺庙布施,带着家里最好吃的食物。我到寺庙简陋的大厅里去看,新修的大殿可能因为资金问题,一直停工在那里,工地都看见草了。寺庙的大和尚坐在中央,食物摆满了一地,还真是丰盛呢。

继续步行前往1.5公里外的瓦普庙,早上没有吃饭,想在路上找些吃的。小饭馆都是不少,可是我吃不了老挝南方的饭,都是辣的,也没有素食。热带地区基本上很少见绿叶蔬菜,帕府的陈老爷子告诉我,这边的绿叶菜都长得老,不像国内那么多好吃的蔬菜。饿着肚子开始看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现在的门票是五万块,相当于40人民币。挂着世界遗产的名头,这价钱就不算贵了。

一进门的地方是一座博物馆,瓦普庙是跟吴哥窟一样风格的建筑,属于古代印度教寺庙,但现在的寺庙内都放置了佛教的内容。从博物馆介绍看,在老挝南部地区,这样的吴哥文化遗迹还有很多,标出来的就有一百处左右。但是最大的这座瓦普庙其实都是很小的规模,更别说其他的遗址了。泰国东北部地区的很多吴哥遗址,也比这里保存得更加完整有趣。我想可能是照顾老挝吧,把一项世界文化遗址给了瓦普庙,也能多少带动这里的旅游。

瓦普庙地处半山腰,我忘记了要爬山,还穿着拖鞋,加上没吃早饭,这段路还真是有点儿累。刚进入景点的时候,还下起了小雨,不过很快就晴了。雨停之后,大太阳便冒出来了。还好山上寺庙里很清凉,坐在古迹寺庙的瓦砾上,望着山下极美的稻田,这景色比瓦普庙本身还美些。我在山上坐了许久,来来往往的外国游客很少,前后也没有十个人。本地人也来这里朝拜,山顶还有卖小吃的,只是我不想吃。古寺的东边还有一处石象的浅浮雕,刻在一块巨大的石头上。西侧有一处泉眼,还被引到山下。泉水有些浑浊,我没敢尝试。

从瓦普庙往西走大概一公里,还有一处古迹,叫Hong Nang Sida寺庙,同样也是一处印度教古迹。我沿着乡村小路走,正午的大太阳火热极了,田野里无处藏身,被晒得快要冒烟了。好在古迹不远,只是这处古迹已是残缺不全,感觉像是一片废墟。现在有一家韩国的机构在整理废墟里的残砖断瓦,在寺庙前的空地上编号排列着,估计修复工作需要很长的时间,因为我看见有一座韩国人的办公室,就在瓦普庙附近,那里也关闭着,考古研究的资金就更难到位了。

从这里再往西走1.4公里,还有另外一处遗址,Hong Thao Tao。我跟旁边的老乡打听,说那边的路很难走,现在是雨季,很多路都被水淹没了。于是我放弃了继续探险,因为老乡告诉我,那里也跟这边一样,就是一片废墟了。老乡给我喝了杯水,算是炎热天气里救命的水。

回去的路上,快到家的时候,遇到一位好心的小伙子,骑着摩托车返回来问我要去哪里?我说就住在前面的路口,感谢了这位热心人。山里人实在淳朴,在这里旅行,就算没什么要紧的景点,每天遇到这些善良的人,也让旅途充满乐趣与温暖。

我歇了俩小时,晚上出去吃饭,今天老板娘没有蔬菜,只好吃了她炖好的鸡汤,就着糯米饭。卖菠萝的那个人没来,街边小贩那里还有一个菠萝,我就跟她买了,比昨天还便宜,五千块就卖给我了。旁边的摊主更热情,帮我削了菠萝,切好放在盘子里,给我拿到餐厅里。老板娘在路边也有个摊位,这几位摊主都知道了我的故事,九年前来这里住过,所以对我都格外照顾,像是大家的老朋友一样。

天还没黑,一场大雨又下起来了,一直下到深夜。我喜欢夜雨,但愿明天还是一个凉爽的日子。

上午在客栈附近d寺庙里,遇见了老板娘跟她的朋友。

今天是佛历月末的一天,百姓们带来最好的食物,给和尚们布施。

伙食不错吧?

稻田里的鸭子

这个是蒸糯米饭的器具

细雨中的瓦普庙

山下的两座古代遗迹。

草坪上遗留的古迹

步道

往上爬的路,不那么好走呢。

精美的浅浮雕

古迹不大,但是吴哥风格的浮雕还是很精致的。

瓦普庙其实很简单,就是山腰上这座很小的古迹,但是风景极美。

五头十臂湿婆神,两侧是毗湿奴与梵天,是印度教三大神。

山顶的观景点

古寺庙东侧,有一处石象浮雕。

寺庙最高处有一处泉水,还被引到山下。

手掌大的蝴蝶,围着我飞了很久。

从山顶俯瞰山下的农田,景致极美。

步道

山下的古迹

当地游客

Hong Nang Sida Temple,是另一处印度教古遗址,在瓦普庙西侧一公里处。

地上摆满了遗迹残片,韩国的一个机构在做整理修复工作。

乡野最美

商店里的两位美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