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成语故事:阿谀奉承

 书鸿生 2021-11-21

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平定天下,建立东汉,因建国初期缺乏治国人才,每天繁忙的政务令他十分头疼。这天,刘秀倒背双手,忽然想起一个人来,这人便是他少年游学同窗,亦为好友,姓严名光,字子陵,今浙江余姚人,年少时才华横溢,名扬乡里,后来,二人学有所成就失去了联系。

想到这,刘秀不由大喜,一来他思念故友,二来希望严光入朝当官也好帮帮自己。于是,他即刻下令,按照严光的画像,举国查访,提供线索者重赏!

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山东海滨传来一个消息,那里发现一人,每天都身穿一件羊皮大衣,在草泽中垂钓,有人见过他的相貌,和画像很相似刘秀一听,不由拍案哈哈大笑说:“正是严子陵啊!”当下,便派使臣准备四马安车,黑红布帛,前往礼聘严光。

没想到,使者见到严光后,严光竟不给面子,拒绝进京见刘秀,害得使者接连往返跑了三次,好说歹说,才把严子陵请到洛阳。刘秀得报非常开心,叫人给严光安排最好的驿馆,吃穿用度也十分豪华,希望洗去一路风尘后,再安排他入宫相见。

朝中司徒侯霸和严光也是昔日旧友,一听严光到了驿馆,忙派仆人替他捎去一封书简,上面说:“听说先生来了,我很想立刻见到你,聆听你的教诲,怎奈现在公务繁忙,等天黑后再向你表达歉意。严光看过信,面沉似水,静静把书简还给仆人,说:“原来侯君房已做到三公位置,很好、很好,代我向他转达几句话吧:'怀着一颗仁爱之心辅佐天子,那么天下人都会高兴;反之,整天拍马溜须,说着奉承的话,看人脸色办事,那早晚都会惹祸上身,弄不好还会身首异处’”

侯霸听完仆人归报,一时哭笑不得,就直接向刘秀做了汇报,刘秀手捻胡须笑道:“这家伙从前便狂傲不羁,现在性子一点也没改,哈哈哈。

当晚,刘秀急于想见严光,就迫不及待的叫人备上马车,直奔驿馆。严光一听光武帝驾到,急忙光身卧倒床上,打着呼噜,假装酣睡。刘秀信步而入,见严光这个样子,强忍着笑走到床边,俯身摸着严光的肚子,说:“子陵啊!子陵,你空有这满腹才华,何必要过隐居生活,还是早点出来做官,帮我处理朝务,安治天下百姓吧。

严光耳朵听着,可呼噜却越打越响,过了好半天,他才假装偶然惊醒,睁开眼睛,望了刘秀好一会,道:“从前唐尧二帝品德那么卓著,但巢父、许由一听说要封官职,急忙跑到河边去洗耳朵,读书人本各有志向,陛下又何必强人所难呢?

刘秀听了,不禁哑口无言,半晌才叹口气道:“子陵啊,枉我如今已是一国之君,竟丝毫不能改变你的志向。”说完,气得转身上车回宫了

三天后,刘秀又派人把严光请进宫中,一连宴请他数日,二人聊起过往,言谈甚欢,但只要谈起做官一事,那严光立刻闭口不谈。没办法,刘秀只好改变话题,他问严光:“我和过去相比有变化吗?”严光料到他要说什么,便道:“陛下和从前相比,稍微有些变化。”说完便倒头而睡。刘秀当晚与他同塌而眠,半夜时,严光一只脚乱蹬,竟压到刘秀的肚子上,害得刘秀抱着这条腿睡了半宿。

第二天,刘秀仍然抱着希望,下旨授予严光谏议大夫之职,严光坚决不肯接受,反告辞而去,后归隐于浙江桐庐县内富春山,日日耕读垂钓过活,非常逍遥自在,活到八十岁时,于家中驾鹤西去。

严子陵这种不贪名利,不慕富贵的品格,受到后世名家的赞誉,北宋范仲淹在撰写《严先生祠堂记》中说:“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之语,使严光的高风亮节更加闻名天下。

成语:阿谀奉承,指用虚伪的语言,迎合别人的心意。阿谀:用语言恭维别人的意思。形容巴结讨好他人。

网图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