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成语故事:吴越同舟

 书鸿生 2021-11-21

春秋末期,地处东南一带的吴、越两国因多年世仇,一直争战不休,这使双方百姓也彼此仇视怨恨。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率兵同吴王夫差人马在夫椒展开决战,惨败后屈膝入吴国为奴三年,归国后是卧薪尝胆,意欲报仇雪恨!今天要讲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段时期。

有一天,在吴、越之间的界河上,有条渡船正从北岸向着南岸行驶,船上乘坐着十几个吴人和越人,当时双方谁都不搭理谁,分别坐在船的两头,时而怒目而视。撑船的老艄公见气氛如此紧张,不禁暗暗摇头叹息。

那船荡荡悠悠正自水上前行,忽然,天空开始乌云密布,接着刮起一阵大风,水面上顷刻浊浪滔天,眼瞅天气突变,将有大雨临头,船上人立刻都开始慌乱起来,纷纷抓起行囊就向中间的船舱里躲避。说时迟、那时快,暴雨转眼倾盆而下,打的船上人是个个东倒西歪,吴人有个妇人怀里还抱着个小孩,被惊吓得嗷嗷大哭,越人那边有位老人腿脚不利索,一个踉跄险些跌下船去,多亏被一吴国年轻人给扶住,但老人却啥也没说,只管低头钻进了舱内。

此刻,风雨引发江水暴涨,势头越发汹涌澎湃,打的渡船开始左右摇晃起来。老艄公一面苦苦撑着船舵,一面向船舱高喊:“快过来几个小伙子,帮我把船帆放下来啊,否则船一打横,就非常危险了。”人们这时拥挤在船舱里,已然分辨不出谁是吴人还是越人了,听到这声喊,一个吴国小伙子起身要过去,他身后妻子忙道:“为什么不让他们越人去......”小伙子瞪了她一眼说:“都啥时候了,还计较这个?”说完,迎着风雨率先跑向桅杆,去解那船帆粗大的绳索,但渡船颠簸的太厉害了,他几乎都无法站住脚。

见此情形,适才险些跌倒的老人,忙回头招呼他的两儿子:“你们快去帮忙啊!”俩小伙你瞅瞅我,我看看你,似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他们爷爷就是和吴国人打仗时战死的,老爹在家可没少骂过吴人啊!但父命难为,俩孩子只得穿过人群,迅速跑向正在奋力解着绳索的吴国人。

强烈的暴风雨把渡船吹得渐渐开始打横,那位抱着小孩的妇人忽然站起身,向所有人大声喊:“有力气的就一齐上吧,假如船翻了,人都死了,记着仇恨又有什么意义呢?”

话音刚落,怀里小孩的哭声再次响起。船舱里所有中青年全都站了起来,他们二话不说,争先恐后地冲向桅杆,同那前面三人,顶着狂风巨浪,互相帮扶着,一个半大少年借机登上大家的肩膀,爬到绳索边,整要解开时,不想脚下一滑,便要掉落江中,几只大手猛地托起他的身躯,人们在风雨面前,一时全忘了彼此之间的仇恨,好像一家人在齐心合力的解着船帆上的绳疙瘩......

不多时,上面的船帆总算落了下来,船身也逐渐趋于平稳,人们重新钻回舱内,但是,他们已经不像之前那么彼此仇视了,解绳子的半大少年边擦着脸,边笑对大家说:“谢谢大伙啦,刚才多亏你们托住我,否则我就......”众人急忙回道:“你还不是为了我们所有人吗?哈哈哈!”险些跌倒的老汉瞅瞅扶过他的吴国年轻人,低声说:“谢谢你哦,我家就在对岸,待会去喝点水吧!”年轻人笑笑摆了摆手:“不了,以后会有机会的......”

这时,风渐渐停了,雨也渐渐歇了。老艄公重新挂起了船帆,“欸乃”一声摇动船桨,继续向着对岸划去,渡船顺利停靠在码头,人们纷纷跑上岸,各自奔向自己的目的地。老艄公望着那些人的背影,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仿佛在说:“吴、越两国一衣带水,要是永远像刚才那样同舟共济,和睦相处,该有多好啊!”

成语:吴越同舟,比喻双方在发生危险时,勠力同心,共同渡过眼下的艰难困苦。

网图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