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渔村没什么事儿可做,早上在街上吃了个沙丁鱼三明治,就回木屋看书。 中午申过来找我,带着我在村子里逛。他在这里时间长了,对于村子是熟悉多了,哪家有几只猴子,哪家会做渔船,都是清楚得很。 辗转带我来到南乌河上游的小支流,几个孩子在洗衣服。岸边放着几条小得不能再小的小鱼,申让小孩儿们再抓鱼给我看。小河很潜,大概只到膝盖处。孩子们用一种自制的小弓箭,还用潜水用的眼镜,把头潜到水下,看到小鱼游来就用箭射,竟然真能射到小鱼,只是鱼小的只有指头大小。 申还想跟着孩子们去烤鱼吃,显然小孩子不舍得分享本就不多的小鱼。走得飞快,我们紧赶慢赶还是没跟上。申跟老乡们是混熟了,见了老乡吃东西就跟人家要,从木瓜到香蕉,走一路吃一路。我想,他在这里要待上两年多,是要自己找些乐子,不然会太寂寞了。 傍晚,跟阿申和几个渔村的老乡一起,在河岸边新建的餐厅的地基上喝老挝啤酒。我虽不能喝,也跟着一起凑个热闹。就着山里的野牛肉跟野生的杨桃,小酒喝的有滋有味,喝到天色渐暗。 跟阿申互相留了email跟电话,这个在老挝遇到的韩国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韩国跟中国一样,骨子里把自己看成中国的一份子。旅途中遇到的朋友都是很真诚的,往往不求任何回报。但愿阿申在老挝的日子越过越精彩,就像南乌河的清澈溪水,慢慢流进湄公河,最终汇入汪洋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