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战神:打仗是业余,教书是搞副业,主业是做圣人

 古稀老人赵 2021-11-21

1472年,浙江余姚的一个官宦家庭诞下了一名男婴。

孩子诞生的那天,天上祥云笼罩,于是父亲便给他取名为王云。

每当我们这样开头讲故事时,你可能都会觉得:套路,都是套路,看来又是一神童!

错,王云不仅不是神童,而且好像不大聪明的样子,即便到了五岁,却一句话也没学会。

这可把父亲王华给急坏了:娘希匹,我一身才华,却生出这么一个儿子,这可咋整啊?

忽然有一天,有一个想蹭饭的和尚路过王家。和尚笑了笑,摸着王云的头说:“好个娃娃,可惜名字取得不好,叫啥'云’呢?”

王华仔细一想,觉得也有道理,于是从屋子里抱着一本论语出来了。翻来翻去,翻到了这样一段话:“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于是,这个孩子就被改名为王守仁。

你以为从此之后,这个叫做王守仁的孩子就开启了开挂之路了?

错!三年后,父亲王华先是拿下乡试的第二名,接着去北京参加会试和殿试,考上了状元。

而与此同时,他的这个刚学会说话的宝贝儿子,虽然有点小聪明,但是好像却没有什么大志向,经常做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极其不着调。

1481年,王华考上状元之后,王华的父亲王伦便带着孙子王守仁去京城。

这一路上,许多文人墨客听说状元的老爹路过这里,都忍不住要请他喝两杯。路过镇江的金山寺时,爷孙俩被大帮子文人给拦了下来。

当然,这酒不是白喝的,文人墨客们一心想着考考这状元老爹,让他即兴写一首诗,试探试探他肚子里面都有多少干货,才教出了这么一个状元儿子。

可王伦苦思冥想,哼哧了半天,也没想出一句诗来。他心想,完了,这会丢大发了。

就在此时,旁边的小孙子实在是看不下去了,随口吟道: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众人一听,觉得这首诗写得还像模像样。但你要说这是一个十岁的孩子写出来的,打死我也不信。所以,肯定是王伦这老头自己提前写好了的,然后假装自己不会写,自导自演了这么一出“天才儿童剧”,炫耀自己的家学。

文人们见窗外月光皎洁,于是说:“小王啊,要不然你再以'蔽月山房’写一首?”

王守仁想了想,吟诵道: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众人一听,都感到惊叹不已。

王守仁有点小天赋吧?当然是有的。

可是,当两年后王守仁念书时,他却让老师一度感到很头疼。有一天,王守仁问老师说:“老师啊,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呢?”

老师心中大喜,心想,嚯,我就等着你来问我这个问题呢,你不问我还无法得瑟和拍马屁呢。他摸着胡须,得意洋洋地回答说:“小王啊,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当然是考上科举了!最好是像你爹爹那样考个状元!”

可王守仁却说:“恐怕不对!”

哪里不对?老师迟疑地问。

王守仁回答说:“我觉着,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当圣人,考科举没啥意思。”

听到这句话后,不止是老师觉得王守仁不着调,就连王华也认为儿子这牛皮吹的过头了。

古往今来,称得上圣人的能有几位?孔子、孔子,外加一个朱熹朱圣人罢了。

“狂妄!”王华忍不住骂了一句。

后来,王守仁还做过很多不着调的事。

比如,父亲带他去关外玩耍,他回来后躲在房里面好几天,然后屁颠屁颠地对父亲说:“呐,这是我写的奏折,拿去送给皇上,告诉皇上我要出关讨平鞑靼。”

王华把奏折一扔,连声骂道:你这个小屁孩,皇上是你想见就见的?无知,幼稚!

后来,即便是到了结婚的年纪,王守仁仍然相当不着调。

结婚那一天,媳妇正等着拜堂呢,但老丈人找了半天也没能找到他。凌晨时分,老丈人终于在一所道观里把他给揪了出来。

原来,他结婚前在山上闲晃,结果发现了一个道观,跑进去跟道士聊天,聊着聊着,就忘记拜堂的事了。

这件事后来闹得沸沸扬扬,整个南昌的老百姓都知道了。嗳,听说状元郎的儿子结婚当天还在外面玩?真是个奇葩!

21岁那一年,王守仁读完了朱熹的书。于是,他就约了一个好友,神经兮兮地坐在院子里盯着竹子“格物致知”。

可是,连续格了三天,他俩也没能格到什么知识和真理。朋友说:“老王,我格不动了,再坐下去屁股就要废掉了,你自己一个人格吧。”

王守仁说,好吧,那我再坚持几天。

时间一转眼到了第七天,这一天,王守仁终于也坚持不住了,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

当他醒来时,他长叹一声说:“圣人之说可疑也!”

老朱的思想,看来都是屁话!要不然我怎么看了七天竹子,也没能学到什么真理?

有明一代,朱熹所注释的《四书集注》是科举考试的指定教材,朱熹思想也是整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谁敢说它是错的?

王守仁这个21岁的小伙子就敢!

但说归说,骂归骂,学还是要好好学的。

这不,1499年,28岁的王守仁考中进士,后来被分配到工部实习,接着又分别在刑部和兵部当过差。

正德元年,大太监刘瑾擅权,到处逮捕反对者。王守仁因为这事得罪了刘瑾,被分配到偏远的贵州龙场当邮政局局长。

贵州这地方即便在今天也不太发达,更别提是在明朝了。

但王阳明倒是也没有气馁:一方面,他大搞教育,专心教化当地那些未开化的少数民族老百姓;另一方面,他自己也动不动就到山洞里面去思考人生,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

他渐渐地得出一个结论:按照朱熹的说法,“格物”才能“致知”。也就是说,你得不停地观察某种的事物,你才能得到知识和真理。

比如说,我经常在朝廷中混,我可能就能得到一些成为官场老油条的经验;如果我经常带兵打仗,我就能成为打仗高手。

可问题在于,龙场这破地方,一眼望去全是大山,老百姓也不开化,要啥啥没有,自己又仅仅是一个小小的邮局局长,我如果这么一直“格物致知”下去,那岂不是只能学会怎么砍树、怎么送快递、怎么种庄稼?这样我还怎么当圣人呢?

王守仁想啊想,最后想通了:环境不重要!格不格物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首先得开悟!

真理就在心中。

他大喊一声:“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王守仁的开悟,史称——龙场悟道。

正如前面所说,如果按照传统的格物致知理念,一个人如果没打过仗,那是不可能成为出色的将军的。

王守仁是文人出身,且一向被人认为爱吹牛、一根筋,谁也不会认为他还能打仗。

然而,正德十一年,朝廷任命他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时,他的一系列表现却让人叹为观止。

王守仁一到任,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竟然呼哧呼哧地带人把当地占山为王、动不动就攻陷当地州县大肆掠夺的盗贼全给解决了。

在此之前,这些盗匪可是呼风唤雨了十几年的。当地官府中的官员中,就有很多人是他们的耳目。有些官员诚心剿匪,可是往往以战死告终。

更厉害的一件事发生在正德十四年。

这一年王守仁正奉诏南下福建,去平定福建的叛乱。但到南昌一带时,王守仁听说南昌城里面的宁王反了。

图片:电影中的宁王

在明代,由于有朱棣造反成功的先例,所以宁王一造反,整个朝廷都炸开了锅,大臣们急得都快哭了。

而那个淘气的正德皇帝却笑得很开心:“你们都怕什么?不要哭,都跟朕一起去御驾亲征。”

提起御驾亲征,大臣们更怕得要死。想当年明英宗不就是御驾亲征,才让鞑靼人把皇帝和满朝文武给一锅端了吗?

就在大家普遍感到忧心时,消息传到了正带着军队往南方赶路的正德皇帝耳中:王守仁已经把宁王叛乱给平定了!

啥?朕还没到达现场呢,叛乱怎么就被平定了?

原来,从宁王发动叛乱,到恰好撞上路过南昌附近的王守仁,再到被王守仁消灭,仅仅用时35天。

如果不是因为王守仁,明朝很可能会再次发生一次类似于靖难之役的内乱。

对王守仁来说,带兵打仗,只是自己“悟道”的附属品。

换句话说,打仗仅仅是他的副业。

嘉靖元年,父亲王华去世,王守仁回到老家,开启了为期三年的守丧生活。如果在家干坐着,自然也没啥意思,于是,在丧期快要结束的时候,他决定开班授课,再开启另一门副业。

嘉靖三年,他受邀到稷山书院讲学,传播自己的儒家思想。总给别人打工也不是办法呀,所以,第二年他又跑到绍兴开办了阳明书院。

阳明,是王守仁的号,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王阳明、阳明先生的大名,开始广泛传播,声名海外。

他的思想中最大的精华,无非是“知行合一”四个字。什么叫知行合一呢?

有一次,王阳明的大弟子徐爱问他说:“朱大圣人说,要想孝顺,就得在父母晚年时给他们端茶递水,随叫随到。我觉得这话好像也没啥毛病,对吧,王老师?”

王阳明摇摇头说:“瞎扯!你想想,如果给父母端茶递水,随叫随到,就叫做孝顺,那戏台上演儿子的那些演员也给演父亲的演员端茶递水,这难道叫孝顺吗?”

徐爱眨了眨眼睛:“好像也是,可是,王老师,那什么才叫孝顺呢?”

王阳明说:“演员们只不过有孝顺的举动,却没有孝顺的内心,所以不叫孝顺。所以,必须心中尊敬父母,爱父母,并且在行动上对父母好,这才叫孝顺。”

王阳明和徐爱之间的这番对话,恰恰解释了什么叫做“知行合一”——

心中的认知和实践必须是一致的,这才叫做知行合一!而他本人的主业,也正是通过这种知行合一的方式,领悟人生,享受人生中的每一次挑战。

同样的,王阳明的这种教书方法,学生们一听就懂;他的思想很接地气,并不看重物质条件,而是看重内心,适合出生于各种不同阶级的学生们学习。

所以,王阳明的思想在嘉靖年间,就像火山爆发一样,被大量学生、学者和官员的奉为圭臬。

嘉靖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王阳明去世。

他死后,他的一帮徒弟们就学着孔子的弟子那样,把各自的上课笔记拿了出来,把王阳明的教学内容和个人思想,整理成了一本书——《传习录》。

由于是根据读书笔记记录而成,语言基本上照搬了当时课堂上的王阳明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场景,所以,这本书的语言相当通俗,生动有趣。

时至今日,《传习录》俨然成为中国人的智慧宝库。

而王阳明孤身一人在未开化之地待上三年,不改其志且不断升华自己的故事。

他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平定一方藩王叛乱的战绩,他知行合一的思想,如同闪耀的星光照亮了一代代人的天空。

他的一生,完美实现了中国古代读书人最崇高的理想: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