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21年5月发布的《农村女性经济赋能研究报告》,当前中国估计有2.5亿拥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女性仍在乡、镇生活,她们承担着主要的农业生产和家庭照料工作,同时面临生存与发展的诸多挑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女性力量不可忽视。为赋能乡村女性发展,推动乡村女性更好地就业,基金会行业做了不少探索,也取得了良好成效。尤其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很多与新技术结合的项目。
本文对这些项目进行梳理,供同行阅读了解,期待更多基金会关注乡村女性发展,助力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11月22日—24日,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1年会将在线上举办,主题为“迈上新征程的中国基金会”。 *扫码关注和报名参与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1年会 2021年会由2场主论坛和12场平行论坛组成。其中,11月23日下午,由浙江支付宝公益基金会承办的平行论坛“乡村女性经济赋能的公益探索与实践”,将携手数位重量级学者、专家,及走在探索前沿的公益伙伴共享实践经验,发布“乡村女性数字就业开放计划”,致力于打造多方共建、共同支持乡村女性发展的平台。活动内容请点击下图了解: 如果您所在的机构也关心乡村女性,希望帮助改善她们的境遇,更好促进女性发展,欢迎您联系支付宝公益基金会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开放计划”,同时锁定11月23日下午的平行论坛,届时线上观看。联系邮箱: bujiajun.bjj@alipayfoundation.org.cn 发起机构:福建省恒申慈善基金会 项目简介:项目以福建省内“顶梁柱”式母亲为支持对象,通过与志愿者团队发展起来的基层公益性社会组织合作,以发放生活励志金为起点,在了解母亲的生活状况和需求时,注重挖掘母亲的优势,调动内外资源,通过直接服务、转介或整合资源的方式为母亲增能赋权,使母亲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及外界的支持,缓解进而解决其所面临的问题。 发起机构:福建省恒申慈善基金会 项目简介:以挖掘和培养乡村妇女自组织为切入点,以助力乡村妇女实现自我成长与发展,有能力应对并解决她们所面临的环境和问题为目标,该计划在福建省寻找扎根乡村、有明确目标、致力于解决乡村问题的妇女自组织,通过为她们提供能力建设、跟进陪伴、社群网络交流平台、小额资金等多元化多样性的支持性服务,助力乡村妇女在改变自我、服务乡村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与发展。 发起机构:广东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 项目简介:项目开发了小农家庭适用的生态农业教程、设立了乡村妇女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搭建乡村妇女生态农业互帮互助社群网络,通过线上、线下培训、宣讲传播推广生态农业理念、技术和方法,支持乡村留守妇女开展生态种养、生态农产品开发与销售等方式,截至2021年6月,直接服务6000多人次。同时,帮助近100名乡村妇女及其家庭更新生态种养理念,改良种养、销售方式或模式等。 发起机构:广东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 项目简介:专注乡村综合发展,该计划旨在挖掘农村妇女骨干、搭建农村妇女社群网络、培育与陪伴农村妇女自组织,透过农村妇女的力量应对乡村社区的发展问题,为农村妇女撑起希望的天空,帮助农村妇女获得自主、平等、幸福的生活,让乡村成为美好生活的一种选择。 发起机构:中国扶贫基金会 项目简介:秉承赋能女性新能力”为核心理念开展技能扶贫,通过培训、就业、继续教育的全周期培育体系,持续为欠发达地区女性赋能。爱心月嫂项目截至2021年7月共培训来自17个省份的1977名欠发达地区妇女。五年间接受培训的“爱心月嫂”学员平均收入较参训前收入增长2-3倍。 发起机构:北京富平学校、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 项目简介:旨在希望为城市家政送去放心、专业、有保障的家政服务,同时为中西部贫困妇女提供体面就业的机会,帮助城乡弱势妇女走上就业与自我发展的道路。19年来,累计培训就业了68000名家政服务员,其中90%来自偏远地区,累计为60000余北京市居民提供了放心、专业、有保障的家政服务。富平家政与社区服务在引领和推动家政行业建设和健康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推动在全国范围启动“家政服务工程”,促成政府对家政培训服务行业进行支持和补贴。 发起机构:浙江支付宝公益基金会 项目简介: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支付宝公益基金会发挥互联网背景优势,通过引进产业机会孵化运营企业,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支持公益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强化就业保障及与县域共建数字就业中心等方式,助力欠发达地区女性就业增收和产业发展。该计划针对不同类型特点女性搭建了多元化的帮扶体系,设计了AI豆计划、客服星站计划、手艺计划、新农人计划等,支持家庭女性灵活就业、年轻女性返乡和创业。并创新性的通过“蚂蚁新村”线上公益互动产品,服务数百万公众参与和助力乡村振兴,用数字技术帮助女性获得平等发展机会。截至2021年11月,已在全国建立12个县域数字就业中心,为近3000人提供了就业增收机会,稳岗就业员工月收入3000元。 发起机构: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 项目简介:为更好帮助相对落后地区少数民族妇女走出发展困境,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依托碧桂园集团扶贫办,以州级非遗东乡刺绣为切入点,系统性实施东乡绣娘帮扶计划。包括创建1个东乡刺绣产业综合枢纽、培养1批技术过硬的绣娘团队、培育1个东乡刺绣自有品牌、打造1个公益品牌(“天才妈妈x东乡刺绣”)。截至2021年底,项目已覆盖超1000名东乡妇女,累计帮销超230万元。 发起机构: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星巴克公益基金会 项目简介: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响应国家扶贫攻坚号召,推进贫困地区文化扶贫工作,星巴克基金会向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捐赠100万美元(约700万人民币)设立“星巴克乡村妈妈加速计划”公益项目,计划在3年内为超过1500名贫困乡村妈妈提供22000余次专项技能培训,提升传统手工技艺、实现居家就业创业,在助力振兴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发起机构: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和中国人口报社 项目简介:为了帮助贫困地区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母亲及家庭改变生活现状,过上幸福生活,1995年2月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和中国人口报社共同发起创立了“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通过“小额资助、直接到人、滚动运作、劳动脱贫”的模式推动妇女脱贫就也饿。同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成本低、效益好、可持续的其它救助方式。 发起机构: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联合国妇女署、微公益、新浪公益 项目简介:致力于加强青海省农村女性的社会及经济赋权,提高她们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帮助农村女性提高收入并获得尊重。项目将选取青海省的7个县,向试点县地区需要帮助的妇女提供生态农业理念培训、市场对接以及提供必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发起机构: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 项目简介:旨在为乡村女性提供知识赋能,实现就创业和全面发展项目。最终让每一位乡村妈妈经济独立、实现自我价值,成为乡村振兴的社会创新力量,共创富足、自信、有爱的美好生活。项目通过“线上MOOC学习+进阶式赋能培训+陪伴式孵化”的创业成长体系,“学习”、“练习”、“实践”合一的赋能教学体系,带领乡村妈妈完成6个月以上的创业学习,从电商技能、女性心理、女性领导力、金融等多个领域,帮助她们建立成长和自立的认知意识,掌握在乡村创业的技术技能,思维升级,视野拓展,从内生动力到外在能力全方位提升。 发起机构:上海玛娜数据科技发展基金会 项目简介:项目计划开展女性数字素养课程培训及就业支持赋能活动,开拓女性就业机会及个人成长空间,提升女性成长内驱力及外在竞争力,消弭性别数字鸿沟,促进数字性别平等,使得女性群体适应数字化时代,共享数字红利。 发起机构: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项目简介:自1996年以来,以“小额借款,入户扶贫,循环使用”的方式,陆续在全国20多个省市的城乡开展了“母亲创业循环金”项目,2015年,为适应互联网和数字经济时代发展,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要求,进一步赋权女性,提高女性素质,支持更多的女性通过创业就业成功走进经济领域,为她们的创业提质增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顺势而为,对“母亲创业循环金”项目进行转型升级,融入互联网思维,联合多方力量,开展跨界合作和管理创新,启动@她创业计划。 发起机构: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项目简介:2019年,在原有助力手工艺贫困女性发展项目的基础上升级打造“天才妈妈”公益项目,旨在靶向帮扶具有创造力的困境家庭非遗手工艺女性,赋能“天才妈妈”,帮助困境女性发展,创承非遗文化新生,绽放乡村振兴她力量。 发起机构: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项目简介:通过向社会公开募集善款,用于支持帮助乡村旅游妇女创业和就业,帮助其摆脱贫困、自立自强。同时,通过帮助妇女在当地就业,缓解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 发起机构:联合国妇女署、香奈儿基金会 项目简介:本项目致力于加强青海省农村女性的社会及经济赋权,增强她们对科学技术、政策信息、金融资源的了解和使用,提升她们的劳动价值,从而提高她们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从而实现农村妇女的减贫。 发起机构:江苏省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 项目简介:本项目旨在通过基地建设,对延川县1000名妇女进行分期分批培训,使她们学一门技能,推动延川广大妇女稳定就业。同时让以布堆花为代表的的特色手工艺更好地融入延川妇女的生活,在传承与弘扬中形成当地特色手工产业。 发起机构:江苏省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南京市建邺区斯诚文化艺术中心 项目简介:通过整理收纳技能、知识涵养提升、认知视野拓宽等创就业技能培训,对有就业意愿的低收入户、低保户家庭妇女和城乡单亲贫困妇女进行整理收纳中、高级技能培训培育岗位女能手;并设立巾帼创就业引导专项资金对有创业意向的巾帼志愿者进行创业资金支持。 发起机构: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基金会、恩爱心志愿服务社 项目简介:旨在通过数好字化运营方式,建立绣娘工作坊,将行业优秀设计师与农村绣娘结对,助力西南地区农村妇女就业创业,增加妇女收入的同时,还将发扬彝族、哈尼族、苗族、布依族等民族美学,振兴乡村。内容主要有:建立绣娘工作坊、集中式培训及SOP流程管理、举办绣品展览会、刺绣技艺大赛、首席绣师评比、绣娘带头人访沪交流学习、帮助绣娘对接非遗衍生产品企业等。 (注:以上均来自互联网公开发布信息,排序不分先后。信息较多、时效有限,难免疏漏。如有信息发布,请在文末留言。) 如果你想对乡村女性就业与发展的话题有更多认识、思考和交流,欢迎扫码报名预约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1年会: *扫码关注和报名线上参与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1年会 整理 | 游振中 排版 | 袁 媛 点击“在看”,你最“好看” 欢迎将基金会论坛公众号CFF2008设为“星标”,点亮“赞”和“在看”,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我们的文章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