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思邈用药与众不同

 陈XUEBIN 2021-11-21

年过半百的我,因中医而得救而痴迷于学习中医,为中医呐喊,讲中医故事,辨真假美猴王,传播中医大智慧,让中医通俗易懂,我这里干货满满

中医历史上能够称得上“神”“圣”的人并不多。孙思邈后人称之为“药王”,为什么呢?孙思邈的对于中医药的功绩在对于民间药方的收集,在唐朝完成《千金药方》《千金翼方》和《唐新本草》。可能一般人不知道,孙思邈是修道之人,40岁隐居陕西终南山,所以学医仅仅只是爱好而已。孙思邈的中药方剂与用药与众不同,独树一帜。

孙思邈幼年嗜学如渴,知识广博,只是后来身患疾病,经常请医生治疗,花费了很多家财,于是,他便立志从医。

到了20岁,就能侃侃而谈老子、庄子的学说,精通道家典籍,被人称为“圣童”,开始为乡邻治病。

北周时期,杨坚招孙思邈到朝廷做官,孙思邈没有任何兴趣,立志行医。到了唐朝,唐太宗,唐高宗,还有武则天都想让孙思邈做官,可孙思邈依然不为所动,一生一世致力于悬壶济世救民水火,收集民间秘方著书立传,70岁完成《备急千金药方》,100岁完成《千金翼放》,方剂多达6500个。孙思邈的方剂与绝大多数中医不同,可能与他修道有关,他从来不用动物作为中药的成分。他说:“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呼!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在他心里认为众生平等,没有谁更高一等。

可见,孙思邈的仁术不仅仅只是体现在人类本身,而且对于所有生命的尊重,善待世间万物,这种高尚医德绝无仅有独一无二。修道之人的境界就是如仙如神,后人把《千金方》称之为万方之祖,是中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可能一般人不知道,孙思邈对佛教典籍也无所不涉,后被佛教尊称为药师坲。

孙思邈医术高明,不仅创造了中医历史上的许多先例,而且善于养生,最早提倡养生防病的大家,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防重于治”的医疗思想。强调了饮食卫生、食疗和体育、劳动等锻炼。防病为主,强身健身,防病抗病。孙思邈的养生之道被后人广为推崇,所以孙思邈也是养生大家。

100岁的时候,孙思邈突发中风,但他在病中开了一个方剂,用十天时间化解了中风,可见孙思邈高超的医术。

孙思邈142岁仙世,他留下的遗嘱却是祭祀的时候不要杀牲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