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怎样树立适合自己的「三观」?

 郭一炜 2021-11-21
记得加个⭐️星标,这样才不会漏掉推送。

最近有一位读者给我留言:
我以前塑造的三观就是,这世上只有强者和弱者。弱小就要受欺负、就要挨打,所以要拼命成为强者,这样才能不被人欺负。价值观——钱、名利是有价值的;人生观——创造钱、创造名利是人生的意义。

现在我拥有的财富足够覆盖生活开销,不作死的话一辈子都够花了,钱的边际效用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我拼命地看四书、看道德经、看王阳明……就是想重新树立三观。可我发现自己还是处在巨大的恍然无措中。旧的三观稀碎,新的三观又尚未形成。

最后,ta提出了一个问题:

如何树立适合自己的三观?
下面是我给ta的回复。这不是一个特别有逻辑的、完整的答案,甚至都没能做出什么回答。只是我当下想到的东西:
你想树立三观,那么请问所谓的“三观”是什么?
三观不是一件衣服,你把它穿上就是有了。三观不是某个东西,你使劲找使劲找,好像有一天找到了于是就有了。三观是你对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而这个认识本身就是发展的,变化的世界观是在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和调整的,而不是放在那里永远不变的。
所以,三观不是什么神仙解药,好像找到它就所有人生困惑都解决了。
不要把它变成你的执念。
如果你读哲学,会发现很多厉害的哲学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三观,并没有什么“对错”。每个人也都有迷茫的时候,没有谁一下子有了某个“三观”,然后从此永远幸福地生活了下去。
过去我对人生的理解就是,要自律,要成长,要不断变得更好。我认为人既然获得了生命,获得了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那么应该让自己活得值得,应该让自己变得更好而不是更坏。
如今这依然是我对人生理解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全部答案。
我现在还关心一些别的东西。
比如,我会问自己:怎样生活才能让自己感到平静和愉悦?那么不妨去那样生活。这就是关于“我是谁”。
再比如,我会问自己:等我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哪些事情会让我觉得自己没有白活?那就做一些这样的事情。这就是关于“人生”。
首先,人要能够让自己愉悦地活着;在这个基础上,或许为这个世界带来一点价值。
我觉得这就挺好,这就是现阶段人生观的基础。这个基础没必要一定跟哪个圣贤的学说相吻合,不一定要能在佛陀、基督、孔子、王阳明、尼采、舒本华……或者任何一个人那里找到“印证”。有固然好,没有也没关系。
因为他们有他们的人生,而我有我自己的人生。
这就是当下我对生活的理解,这份理解让我感到活着有所依据。
这就够了。

度过你的艰难阶段

一个几乎人人都有的坏习惯;两件小事

让自己愉悦地活着

颓废生命&所谓接纳&改变

我的妈妈走了

我要怎样活着?

探索生命,29本书
👇欢迎点击关注

赞赏取消了,点赞和在看就是最有力的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