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整理公司的绩效考核方案,思考了一圈,目前,貌似只有业绩目标考核,这个大大的KPI能够执行!客户满意度评价,做不了!连写个工作周报,都做不到!中税协的网校平台,线上课程,更是无人问津!这个大大的KPI,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 残酷的经历,告诉我,KPI考核,还是别再用了!特别是一个企业没有基础、流程、制度保障的时候,KPI,就是挥刀自宫!
KPI,关键绩效指标,关键在于“关键”这两字!上图,已经概括KPI考核的全貌!其实,一看都会、都懂,但是,一做就废!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关键绩效是否真的“关键”? KPI,是这样一种方法,类似于二八定律,他并不能反映一个工作、岗位、员工的整体、全貌!纵然,考核指标类型可以分为态度指标、财务指标、成果指标、行为指标(KBI)等等,可是,指标多了,还能“关键”吗?特别是对于一些创新性、复杂性、复合型、团队性很强的岗位,KPI就是一把双刃剑,伤人也伤己! 当时,我们用的是KPI,大家看看,是真的KPI吗?连出勤率都能算上!这是我的真实例子!还有很多企业,主观指标,客观指标,统统全部都用上了! 记得一次人力资源培训,讲师幽默地说到,岗位职责也好,考核指标也好,内容有“完成领导交办的事情”,只要这一句就够了! 所以,不管是单一的岗位、复杂的岗位,还是一岗多职,3-5个指标,能够反映80%的工作,就OK了!可惜的是,很多都把KPI,做成了全面考核!
回顾工作,复盘了一下,除了KPI,不能反映工作的全貌之外,还有一个极大的破坏力,就是对团队的伤害、不能有效对工作负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频出!...... “我要完成我的KPI,其它人怎么样?与我无关!” “今年目标没有完成,和我有什么关系,我的KPI完成了,奖金就应该给我发!” “我不想打扰别人,同事也不要来打扰我,对自己负责就好!” ......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