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非他安知他之不乐

 新用户10734tIE 2021-11-21

前几天看到一侧图片新闻,一对90后的小夫妻生了5个孩子,在一个砖瓦厂打工。同样的类型的新闻以前也看过,这些夫妻大多文化程度底,没有与时俱进秉承着传统的多子多福观念。

看网友们的留言大致分成两类,1类歧视这对夫妻愚昧无知,无法给孩子一个好的未来,无法提供孩子好的教育,只会侵占社会资源只会给社会增加负担。2类同情孩子,觉得与其受苦还不如没有。

我倒是觉得,对于社会来说任何时候都需要低级的体力劳动者。一个穷人能浪费多少社会资源呢?计划生育开始的时候,在农村一个家庭有辆自行车有把电风扇就已经不错,现在呢?以前一个村的用电量也比不上现在一个家庭的用电量,现在资源很匮乏了吗?我们吃着粗茶淡饭,过着最简单的生活,却在担心地球养不活我们,现在想想是不是也很愚蠢。人类社会的进步总是在资源匮乏之前找到了新的能源。比如说核电,比如说电子阅读代取了纸张的用量。所以浪费社会资源就是个伪命题。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的多少直接影响着生活质量这是毫无疑问的。也许这对夫妻没有文化,没有感受到现代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但是多一个孩子多一份负担总是知道的,避孕总是知道的。生多少孩子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我们有什么理由指责别人的自由。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天使,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也是多子女家庭独有的幸福。很多的90后还没有结婚,很多的90后穷二代,打工二代游走在城市的边缘。我想这对父母总是要比这些人充实和幸福,幸福不在于贫富在于心态。每一个个体的选择,只要不影响别人,都应该是被尊重和祝福。

对于孩子来说,无论贫富能够来到这个世上就是极其幸运的事,没有玩具没有零食,没有故事没有书籍,孩子们在砖厂(或田间村庄)的天地间自由的玩耍嬉戏,没有压力没有手机没有游戏也没有钱,很多人都是这样长大的,有多少文青愿意回到这样的过去(当然我不太理解)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普通老百姓都比他们苦,难道我们和我们的祖辈们就不该活在这个世上吗?当然如果我是这家的孩子我会羡慕别人,但我依然会感谢父母把我带到这个世纪。“人生多么美好,看看也好”就如我母亲说的话,就如同我们逛商场,买不起看看也好啊,就如同我们看美女无法拥有看看也好啊。

也许孩子们无法享受到良好的教育,也许孩子们一辈子只能做最低级的劳动者,那又如何,谁说车间工人,扫马路的清洁工就不能拥有幸福快乐,就不值得拥有一生。

人生从来就是不公平的,金钱能买来的东西太多太多。但人生也是公平的,幸福的感受,积极向上的精神,乐观豁达的心态,亲情友情爱情的陪伴,每一个生活中的小确幸,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


当然我跟很多的网友一样无法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多的孩子?做父母是世上最幸福的事,但是这样的幸福代价也很高,金钱精力还有体会其他幸福的机会,现代社会能够让你幸福快乐的事太多,真的不必把所有的人生所有的幸福都放在一件事上。

你可以不理解,可以不认同,可以帮助他们,但请你不要用歧视,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他们,你会刺伤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你会灼伤他们的幸福。

子非他,安知他之不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