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国的那些事

 新用户10734tIE 2021-11-21

沙丘宫变时,赵惠文王还年幼,赵国的实际掌权者是李兑和赵成。赵成李兑死后权力回归到了赵惠王手里。

这个时候的赵国又发生哪些事呢?

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给赵国,请求换取和氏璧。赵国想把这块宝玉给秦国,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受欺骗;想不给吧,又担心秦兵打过来。主意拿不定,缪贤推荐了自己的门客蔺相如出使秦国。

蔺相如看到秦王无意补偿给赵国15座城,最终利用自己的机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成语“完璧归赵”就是这么来的。

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大夫,就任命他做上大夫,最后做到了上卿(相国)。

赵王这么看重蔺相如,可气坏了赵国的大将军廉颇。说是要当面给他点难堪,廉颇的这些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坐车出门,只要听说廉颇从前面来了,就叫马车夫把车子赶到小巷子里,等廉颇过去了再走。

蔺相如手下的人就跟蔺相如说:“您的地位比廉将军高,您反而躲着他,他越发不把您放在眼里啦!”

蔺相如心平气和地问他们:“廉将军跟秦王相比,哪一个厉害呢?我见了秦王都不怕,难道还怕廉将军吗?秦国现在不敢来打赵国,就是因为国内文武官员一条心,如果我们不和,这就给秦国造成了进攻赵国的好机会。你们想想,是国家的事要紧呢,还是私人的面子紧?”

蔺相如手下的人听了这一番话,非常感动,以后看见廉颇手下的人,都小心谨慎,总是让着他们。

蔺相如的这番话,后来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惭愧极了,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了一捆荆条,直奔蔺相如家,请蔺相如鞭打自己。蔺相如把荆条扔在地上,急忙扶起廉颇,蔺相如和廉颇从此成了很要好的朋友。成语“负荆请罪”就是这么来的。

赵奢,本是赵国征收田租的官吏。在收租税的时候,贵族平原君家不肯缴纳,赵奢依法处治,杀了平原君家九个当权管事的人。平原君大怒,要杀死赵奢。赵奢趁机劝说平原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平原君认为他很有才干,把他推荐给赵王。赵王任用他掌管全国的赋税,全国赋税非常公平合理,民众富足,国库充实。

秦国进攻赵国,军队围困了赵国阏与。廉颇,乐乘都觉得路远地险,很难援救。赵奢却说狭路相逢勇者胜,觉得可以救。赵王便派赵奢领兵,去救援阏与。

军队离开邯郸三十里,赵奢就令军队停留二十八天不向前进发,反而又加筑营垒。秦军间谍打探到这一消息,秦将大喜,认为赵军害怕了,说阏与不是赵国的土地啦。

秦军间谍走之后,赵奢就令士兵卸下铁甲,快速向阏与进发。两天一夜就到达前线,并派出一万人战领山头,赵奢乘势居高临下,猛击秦军,阏与守军也出城配合夹击秦军。秦军不支,大败而归,阏与之围遂解。赵惠文王赐给赵奢的封号是马服君,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职位平等。

可见赵惠文王还是能够任贤为才的,加上胡服骑射之后赵国国力大增,这个时候,楚国被秦国打残了,齐国被燕国雪洗了,魏国称霸已经是百年前的事了。赵国成了秦国最大的强敌。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死,太子丹继位,是为赵孝成王。由于年少初立,由太后赵威后掌权。续秦宣太后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位女性当权。

齐国国王派遣使者去问候赵威后,书信还没有启封,威后就问使者说:“今年的年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好吗?”使者不高兴,说:“您不先问齐王,反而先问年成和百姓,岂不是把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威后说:“不是这样。假如没有收成,哪里有百姓?假如没有百姓,哪里有国君?能不问根本而问末节的吗?”

威后进而又问他说:“齐国钟离子,帮助国君抚养老百姓,为什么不让他成就功业?齐国叶阳子救济那些困苦贫穷的人,为什么不让成就功业?北宫氏的女儿到老不嫁,来奉养父母,为什么到今天还不让她上朝呢?(这个把我惊倒了)......说得使者无话可说。

可见赵威后“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能够洞悉民情、明察愚贤是非,是一位优秀的女政治家。

可惜两年之后就死了,赵国从此没落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