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店》影评:当你为了梦想全力以赴,与你为敌的将是全世界

 北堂陌人 2021-11-21

《书店》影评

THE BOOKSHOP

电影《书店》改编自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的同名小说,

讲述战争遗孀佛罗伦萨.格林在闭塞小镇哈伯勒开书店的故事。

若你缺少一份勇气,

不妨看看《书店》,

在电影里找到答案。

01

闭塞小镇初现淡淡书香

故事发生在二战之后的英国小镇哈伯勒,以渔业为生的镇民闭塞愚昧,上流社会控制着镇民,直到战争遗孀佛罗伦萨.格林夫人为了实现自己和丈夫共同的梦想决定在镇上开一间书店。梦想伊始,格林夫人就受到重重阻碍,银行家“土豆先生”阻挠书店的使用权;船夫雷文先生说“书让我感到疲惫,现实生活已经让我受够了。”整个小镇唯一愿意读书的人只有长居庄园的布朗先生。即使如此,格林夫人还是盘下老屋开了一间书店。

02

小镇暗流涌动,格林夫人与上流社会的无声较量

小镇上长居古堡的布朗先生也在关注格林夫人的书店,并向格林夫人寄信希望能推荐书给自己。格林夫人向布朗寄去了几本诗集和《华氏451度》。之后二人开始以书交流,长此以往二人成了知己。留在书店工作的女孩吉平,和格林夫人讨价还价:如果格林夫人临终前把瓷盘留给自己,自己就读是《牙买加的飓风》。另一边,随着小镇上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书店及格林夫人受到小镇“社交女王”加马特夫人的“强烈关注”。加马特夫人邀请格林夫人参加宴会,宴会上她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自称“要将是老屋改造成艺术中心”,实则是为了控制底层镇民。为了赶走格林夫人,加马特夫人指使诺斯给格林夫人送去《洛丽塔》,在哈伯勒这样封闭落后的小镇,只有一本书足以掀起轩然大波;她向教育部举报“老屋书店”招收童工,以此赶走小吉平将店员换成了诺斯;面对布朗先生的犀利言辞,加马特夫人依然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哈伯勒。布朗先生最终死在回庄园的路上;不久后诺斯以“老屋书店”潮湿之名向政府举报并声称这一环境影响了自己的健康。

格林夫人问诺斯“为什么这么做?”

诺斯回答:“没有什么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也不需要为什么。哈伯勒无知的镇民只要听从加马特夫人的安排就够了。因为“书”是不重要的,所以一个开书店的人也不重要。哈伯勒的镇民躲在小镇里窥探邮轮上的格林夫人,在书店里看着她的笑话,散播着布朗先生的谣言。

故事最后,在种种压力之下,格林夫人被迫妥协,最终离开小镇。吉平在港口向格林夫人挥手告别,怀里抱着《牙买加的飓风》。

“那一刻,她发现了我的所作所为。”

“老屋书店”在大火里燃烧,一起烧掉的还有加马特夫人的野心和镇民永远不会得到的东西。

03

追逐梦想的勇气不需要理由

电影最后有一处特别的镜头。

在格林夫人离开时,镜头对每个镇民都做出的特写。镜头由近到远,从镇民的神态到镇民所处的位置,或是室内,或是室外,没有一个镜头离开哈伯勒。唯有女孩吉平的镜头是移动的,从吉平的背影到去往“老屋书店”的路上,最后停留在吉平脸上。一静一动既是人物神情面貌的对比,也是人心的对比。

格林夫人一人对抗着哈伯勒无知的民众和上流社会,支持她的人只有女孩吉平和布朗先生。在他们身上闪耀着“勇气”的光辉。

太多时候我们缺少的只是勇气,哪怕这份勇气让我们与世界为敌。

“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又被人掠夺。

但任何人都无法夺走,

他内心深处的所拥有的东西:勇气。”

电影最后,曾经抱着《牙买加的飓风》的吉平继承了格林夫人的勇气和对书的热爱拥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书店。

作者 | 辰星

作者简介 | 活力橙女孩,记录电影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