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进行行为训练,不仅要重视对幼儿进行行为的训练,还要注意对幼儿进行行为背后价值观念的引领。只有这样,幼儿的行为才更具有可持续性,碰到类似的行为情境时,幼儿更能主动、有效地采取适宜的行为应对。比如,在训练幼儿在洗手间洗手行为时,不仅要让幼儿知道洗手的最后一个环节“洗完手后,在洗手池上摔手20下,让手上的水珠全部落在水池上。”同时,还要让幼儿知道这一行为背后的价值观念“心中有他人,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不让水珠掉落在地上,给别人行走带来麻烦。”——如此,不断地强调各种行为背后的价值观念——“心中有他人,不给别人带来麻烦。”久而久之,幼儿心中就会形成一种十分坚定的价值观念——“心中有他人,不给别人带来麻烦。”——这就可以成为幼儿今后一切行动的指南。 在日常的行为训练过程中,幼儿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渗透于日常的行为训练过程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幼儿的内心,并成为他们行动的指南。下面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敬业:责任心,物归原处,自己事情自己做,独立生活意识和能力。 友善:与小伙伴友好相处,从善的角度理解别人,爱一切生命,乐于助人,成人之美,同情心。 文明:文明礼貌,爱护女性,女士优先,不给别人添麻烦,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 民主:少数服从多数,商量,尊重别人及其不同意见等品质 和谐:环保意识和行为,谦让意识和行为,分享意识和行为,学会与人合作,宽容之心。 平等:有序排队,抽签决定次序。 法治:遵守常规,维护秩序,排队有序,遵守游戏规则。 诚信:不说谎,说话算数,兑现承诺。 富强:节约,光盘行动,劳动,信仰。 自由:以不影响别人为前提追求自己的自由,游戏,自主性。 公正:看到别人的优点、不嫉妒、为别人进步成功高兴、 爱国:爱自己,爱家人,爱同伴,爱老师,爱幼儿园,爱家乡。 平时,教育者不仅要注意在行为训练方面对幼儿进行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同时,还要注意努力避免错误的价值观念对幼儿的误导。 ★★★★★★★★★★★★★★★★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发出过许多专业的声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