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照顾老人与照顾孩子

 江北大汉 2021-11-22
照料我年过九旬的父母,我注意到这样一些很特别的东西:我母亲每天坐在门前,一般很少与我们进行语言交流,神色也相当平静,仅仅是当门前的路面上有老邻居、老同事、老熟人经过的时候,情绪会随之发生些许变化,话也会变得多起来——她会变得稍稍有些兴奋地扭过头来对我说,这是谁谁,曾经在什么单位工作,家住哪里等等;并且,她会抬手向他们示意,与他们招呼。假如他们驻足与她招呼甚至过来聊几句,那么,她会十分高兴。再则,一次我父亲因为疑似家中少了什么,情绪有些激动地问她,是不是她放在什么地方了,她像没有听见似的,简单地以“不知道”相答,再也没有其它任何反应——假如搁在从前,她可绝对不会这样。过后她让我有些意外地向我表示,她对于这些事儿已经看得很淡很淡了。
这让我脊背不禁有些发凉:更早一些时候,我母亲甚至曾经向我们表示,她要活到百岁;但是,当最近连续两次中风,并且恢复情况大不如前,几乎无法独立站立,更是无法行走之后,我能够看出,她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显然十分清楚,同时也失去了从前那份对自己的身体的自信了。而可能因为十分清楚,所以,她对眼下的时光显然十分珍惜。她珍惜的方式在我看来,就是对既往的人与事的回忆。而坐在门前向我介绍那些从门前经过的人们的情况,就是她珍惜的独特方式之一。
在照料我父母亲的同时,因为儿子出差在外,儿子的岳母因为交通事故导致股骨头断裂而进行了手术,所以,这一阵照料刚刚满周岁的孙女的重任就几乎全落在了我太太身上——本来也有我一半的责任,但因为我必须照料我父母亲的缘故,我只能把重心放在其中的一头,我父母亲的这头;至于我孙女的那头,我就只能说声抱歉,在可能的情况下予以兼顾了。如何兼顾?每天买菜,一式两份,一份父亲母亲,一份媳妇孙女。另外,考虑到我太太身体的底子本来就不是很好,所以,每天上午与下午,有时间的话,我会在将父母安顿好之后,跑到孙女那边,为太太替替手,照看孙女一两个小时。
照料孙女的劳动强度客观说来,不在照应父母之下。就照应父母来说,最累的是“心”——老年人的思维有自身的特点,比如说固执、不易改变;与此同时,老年人还又非常敏感,你哪怕言语之间稍有差池,那么,就有可能引发其不满乃至雷霆大发。因此,照料他们最需要做到的是足够的耐心、尽可能的隐忍。照料孩子,最辛苦的则是“身”——孩子的特点是精力非常旺盛,可以成天动个不休;而周岁前后恰恰又是孩子学步但走路尚不稳健,需要大人哈着腰,跟前跟后,累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不过,实事求是地说,照料孩子也有照料孩子的快乐,那就是你能看到孩子“天天向上”——也无路是身体的发育还是智力的发展。从他们身上,你能感受到生命的无限的活力,也能享受到生活的不少乐趣。
话又得说回来,照料老人与孩子也不论是哪个更苦、哪个稍稍轻松与快乐,这都是作为儿子的我以及作为爷爷的我的一份责任与一份情感。而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同时又是一个感情相当丰富的人,我所能做的就是尽力而为,并努力从中感受生活的乐趣:照料老人,固然是履行法律的义务、践行传统道德的要求,但这何尝不是我们更深刻的体会人生的机会?照料孩子,未必是法律赋予我们的义务,但这却可以减轻儿子媳妇肩头上的压力,也让自己的剩余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当然,当看到孙女在我的眼底下一天天长大、由幼稚而成熟,越来越活泼、越来越可爱,这何尝不是一种快乐?至于说到我们的生命将在他们身上得到延续,我们的梦想可能经由他们之手去实现,那我更是不能不说,这何尝不是一种对我们的付出最好的安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