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霞圃,感受落霞秋水之美的园林

 寻梦游仙 2021-11-22

秋霞圃位于上海市嘉定中心城区,它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是一座具有独特风格的明代园林。这座园林由明代沈氏园、龚氏园、金氏园和宋代城隍庙合并而成,秋霞圃与豫园、醉白池、古漪园、曲水园并称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 

秋霞圃虽然不大,却分为:桃花潭区、凝霞阁区、清镜堂区、邑庙区。进入园门,迎面便是邑庙区,邑庙是嘉定城的城隍庙。清代咸丰年间,太平军和清军及洋枪队数度在嘉定城激战,城隍庙及后园建筑被破坏殆尽,如今的城隍庙是清代光绪年间重建的。

秋霞圃内遍植桂树,游园之时正是金桂缀满枝头,一阵阵清香沁人心肺。漫步在这历史悠久的文人园里,移步换景,饱餐秀色,感觉的就是一种轻松与惬意。在这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游园,真正感受到秋霞圃那落霞秋水之美。

从城隍庙东侧的石板路来到凝霞阁区,这里多是亭轩楼阁,树影婆娑。秋霞圃以山造景,以水为魂,布局奇巧,风格独特。园内既有宽大的厅堂楼阁,更以山石水潭、竹木花草、曲径亭台胜出,古木参天,造园艺术独特。

凝霞阁区原是明代的沈氏园,是明末万历、天启年间,嘉定秀才沈弘正建造的。凝霞阁为多院落组合,各院落间有院廊相连,曲折深邃。院墙上设有漏窗,而院内则种植着树木和花草,步移景异,若隐若现。

行走在凝霞阁区,可见在这片不大的区域内,却凝聚了江南古典园林的精辟:小巧玲珑,迂回曲折,景随步移,处处有看点,处处成景观。园内有亭台楼阁、池曲径、茂林修竹,极富诗情画意,给人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感觉。

凝霞阁区轩廊相连,亭阁相对,楼依静水,奇石兀立,景外有景,景内含景,层出不穷,美不胜收,徜徉其间不觉其小反觉其大,尤其是廊下门洞,轩内窗框,门门不同,窗窗有异,尽显江南园林小中见大的精髓。

游览了凝霞阁区后,我往西南来到桃花潭区。桃花潭区可以说是秋霞圃私藏的一面小镜,四周有丛桂轩、碧光亭、碧梧轩等精致的古建筑围水而建,碧水映晚照,秋风带落叶,透出几丝沧桑的神色,却又给人以一种安宁、古朴美的享受。

桃花潭区原为明代的龚氏园,确切的始建年代已难稽考。史料记载,清代顺治年间,嘉定惨遭清军三屠,龚氏后裔都参加了抗清斗争,城破后以身殉节,龚家宅第仅剩两堵危墙。后来,汪氏将此地辟为汪氏花园。清代雍正年间,汪家把花园捐给了城隍庙。

桃花潭区的水面不大,南北是隔水相望的两座小山,山上古木森森,绿影婆娑,枝繁叶茂,静影沉碧,是个很美丽的地方。在古时,登临山上的“即山亭”可眺望远处城堞,故前人有“陌上女郎连抉出,即山亭子探春来”的句子。

“碧光亭”座落于桃花潭畔,是桃花潭观景佳处,由于亭子建于水边,有扑向水面之势,所以又称为“扑水亭”。亭子临水三面都设有美人靠,坐于亭子中,望水面上波光粼粼,清澈见底的潭水中有游鱼来回游荡,穿梭于水草之中。

坐在美人靠上欣赏景色,水中游鱼来往穿梭怡然自得,岸边太湖石形状各异,有的像鳌,有的如鹰,有的如牛,妙趣横生。秋风吹起,黄叶红叶悄然飘落在水面上,给桃花潭增添了几分秋色,也使得水面看上去更为幽静。

“池上草堂”因形似舟楫,又名“舟而不游轩”。刚开始还以为“池上草堂”和“舟而不游轩”是两个建筑,后来才知道,“舟而不游轩”是草堂内的篆书匾额。草堂有三楹两披,面山背水,堂前有数块太湖石,东披形如船头,临水处设有美人靠。

池上草堂可谓是秋霞圃一佳景,这里是饮茶、观鱼的好地方。正如草堂中的一幅对联:“池上春光早,丽日迟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草堂霜气晴,秋风飒飒,水流花放,疏雨相过。”此联将秋霞圃春秋两季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

在桃花潭北面有一别致的古典建筑,这是秋霞圃的主厅“碧梧轩”,也称四面厅。轩前有月台,月台两侧有两棵百年古盘槐,枝桠虬屈,形似龙爪。轩内正中悬有“静欢自在”、“山光潭影”两块匾额。

桃花潭西面是“丛桂轩”,轩临池向东。丛桂轩四周遍植芭蕉、翠竹、南天竹、金桂,在丛桂轩院西侧有两棵百年金桂,累累枝头,花香浓郁。南侧院墙上开有一门,门的两面门额为“清芳”、“含芳”。

沿着水岸曲折前行,走上三曲桥,桥面双拼石条两侧刻着圆形寿字和蝙蝠图案,桥边有石栏杆,柱头上镌有4只狮子,神态各异。绕水一圈游完桃花潭,感觉到这座古典园林建筑小中见大、曲折有致的特点,令人回味无穷。

清镜堂区因园内水系清镜塘而得名,这里是明代的金氏园遗址。园内以清镜塘贯穿东西,植物景观为主体,亭榭、林木、花径、溪塘、山丘、护岸或敞或蔽、或大或小、或明或暗,变化无穷,具有浓郁的村野气息,与建筑紧凑的凝霞阁区形成强烈的反差。

清镜塘是嘉定城内练祁河的支流,水面狭窄如溪,岸线曲折多变,并有河道与桃花潭相通,形成一个完整的水系,塘上有三座石板平桥连接园内各处。在这里看到的是幽雅精致的园林景色,一池秋水,山石环绕,飞檐翘角掩映在绿树古木中。

清镜塘岸边是秋霞圃观赏秋景的最佳处,说到秋霞圃的“秋”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秋景。因为秋霞圃幽雅静谧,精致舒缓,仿佛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秋意,但如果因此认为秋霞圃只是一座适合赏秋的园林,那可就错了。 

秋霞圃其实是一座四季皆宜的园林,春有百花,夏有荷月,秋有枫桂,冬有梅雪,四时皆有景可赏。秋霞圃的特点是“移步换景、变换无穷”,虽然规模不大,方寸天地,处处是园中园、景外景,辗转之间又别有洞天。

游览中,秋霞圃这个饱含秋意的名称,让人充满着诗情画意的遐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园的命名是否出自这首诗句的创意,已经不得而知,但是,当年造园者独具匠心的设计,却造就了这诗的意境。

我知道,江南园林,最初均为私家所建,秋霞圃也不例外。它的亭台楼阁、池塘小桥,既有水墨国画的情趣,又有唐诗宋词的意境。这里没有引人肃然景仰的巍峨至尊,然而移步换景,处处给人的是赏心悦目。

秋霞圃,闻名沪上的江南名园,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名字,更是因为它浓郁的人文气息。这座江南名园处处显露着历史文化的一脉痕迹,这是我迷醉于其中的所在,也许这就是江南古典名园的魅力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