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亿氢能源赛道的逻辑拆解

 新用户35671030 2021-11-22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内容仅是对盘面历史走势的复盘,其中之分析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投资者独立判断,所涉及的标的不作推荐,如果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万亿氢能源赛道的逻辑拆解

图片

一、政策支持背景
 
1.  国内政策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正步入快车道。有专家称,国家层面关于氢能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将出台。

消息层面,近期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曾组织召开系列座谈会,围绕氢能制备、储存、运输、加注以及终端利用等全产业链,分析研判产业发展形势,深入探讨氢能产业合理布局、有序推进多元化示范应用、构建清洁低碳供给体系、制定完善行业基础标准等事宜。
 
2020年,氢能被纳入《能源法》(征求意见稿)。2021年,氢能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未来产业布局。
 
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路线图2.0》,到2030-2035年将实现大规模商业化推广累计100万辆,燃料电池系统产能超过10万套/企业;
 
2020年4月,财政部等公布《四部委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提出争取通过4年左右时间,建立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形成布局合理、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同年6月,住建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国家标准《加氢站技术规范(局部修订条文征求意见稿)》,拟新增液态氢储存相关内容及技术标准。2019年时燃料电池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美锦能源、全柴动力等一大波行情。

氢能源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多地密集出台鼓励氢能产业发展政策,加快布局氢能源产业。据统计,北京、河北、四川、山东、内蒙古等地出台了专项氢能整体产业发展政策;

广东、重庆、浙江、河南等出台了氢燃料汽车细分领域专项政策;还有不少地区将氢能相关发展规划纳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省十四五规划当中。
 
11月18日上午,位于济青高速北线淄博南服务区的中国石化山东淄博高速加氢站正式启用。该站是全国首座高速加氢站,对山东推动燃料电池车辆跨区域联动示范运行、促进氢能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今年4月,科技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框架协议,山东是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氢能大规模推广应用的示范省份。
 
北京市此前明确,2023年前,培育5至8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链龙头企业,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减少碳排放100万吨。

2025年前,培育10至1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链龙头企业,建成3至4家国际一流的产业研发创新平台,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1000亿元以上,新增37座加氢站;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1万辆。 

2. 国际背景
 
各国对于发展氢能产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媒体报道,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及东京都大学、信州大学等组成的研究团队近日成功利用阳光照射从水中分解出氧与氢的“光触媒”作用,在氢能方面有了革命性的突破。

在100平方米的大范围试验中,成功分离出高纯度氢。这一实验的成功有助于大量且低成本的制造氢的技术,标志着日本实现了全球首例太阳能大规模制氢。

二、行业发展逻辑
 
目前氢能产业发展的窗口期已经到来,在政策指导下,氢能发展前景一片向好。分析认为,在众多制氢方法中,绿氢是制氢的终极目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将成为未来主流趋势。

预先“拥抱”氢能,合理规划产业发展路径的企业有望成为时代发展浪潮的领军者,引领氢能行业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全新驱动力。
 
面对广阔的市场, 宝丰能源、 隆基股份美锦能源阳光电源等多家知名上市公司已经在积极布局氢能源产业领域,并走出了各自的特色,有望成为氢能产业的领跑者。
 
储氢瓶环节的代表公司有:中材科技、京城股份等。在制氢规模上的代表:中国石化、凯美特气。在加氢环节里的氢能压缩机最贵,占比加氢站成本最高,兰石重装和石化机械、厚普股份,以及雪人股份、冰轮环境是氢能压缩机的专家。
 
以行业龙头企业隆基股份为例,在今年入局光伏制氢,目前首台碱性水电解槽下线,单台电解槽的氢气制备能力达1000Nm/h及以上水平。

美锦能源是全国最大的独立商品焦炭和煤炭生产销售企业之一,秉承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双轮驱动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成为综合能源供给商。现已制定“一点、一线、一网”的总体规划,并实现氢能领域全产业链布局。

此前3月31日隆基通过全资子公司隆基绿能创投与上海朱雀投资,合资成立西安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3亿元。李振国总亲自担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引发市场热议。
 
三、氢能源的产业链逻辑梳理
 
1.  产业链构成
 
氢能源分为制氢、储氢、加氢、运氢等环节。
氢燃料电池部件/材料分为;正极、负极、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空压机等众多环节。
 
氢气的主要用途目前的氢能基本全部用于工业领域,其中,生产合成氨用氢占比为37%、甲醇用氢占比为19%、炼油用氢占比为10%、直接燃烧占比为15%、其他领域占比为19%。氢能源车(燃料电池)是最为市场所熟知的一个用途。 
 
2.  氢能的优势
 
氢具有燃烧热值高的特点,是汽油的3倍,酒精的3.9倍,焦炭的4.5倍。氢燃烧的产物是水,无二氧化碳排放,是世界上最干净的能源。
 
同时氢也是碳中和神器,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50年,我国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可减排7亿吨CO2。
 
世界能源理事会将氢气划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
 
灰氢:由化石能源制取氢气,制氢过程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蓝氢:工业副产氢以及化石能源制氢+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CS)获取的氢气;
绿氢:由核能、可再生能源通过电解水等手段获得的氢气,制氢过程没有排放温室气体。 
 
目前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产氢大国,产能超过2000万吨每年,其中煤、天然气、石油等化石燃料生产的氢气占了将近70%,工业副产气体制得氢气约占30%,电解水占不到1%。
 
其中,目前我国煤制氢成本约在0.8-1.2元每标方,约为9.9元每千克;工业副产氢制氢尽管提纯工艺相对复杂,但具有技术成熟、成本低、环境相对友好等优点;电费占整个水电解制氢生产费用的80%左右,在光伏风电快速发展迎来装机高峰的前提下,电解水制氢前景广阔。
 
电解水制氢碳排放高是因为基于现有电网电力结构,如果考虑清洁能源(光伏、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电解水碳排放接近为零。
 
3.  产业链前景预测
 
据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全球氢能占能源比重将达到18%,氢能产业链产值将超过2.5万亿美元。
 
我国同样也已初步布局了完整的氢能产业链,涵盖制氢、储运、加注、应用等4个环节,预计到2025年,我国的氢能及其相关产业累计产值将超万亿;到2050年,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过10%,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产业前景巨大。 
 
四、相关公司逻辑解析(非投资推荐,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1. 美锦能源
 
公司在广东省投资布局了较为完整的氢能产业链,包括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燃料电池商用车整车的研发、生产以及加氢站的建设和运营。
 
美锦能源通过控股、参股方式,布局氢能全产业链,属于煤炭制氢,公司参股的国鸿氢能电堆市场国内第一,公司参股的北京环宇京辉京城气体是华北最大氢气厂商,整体实力在氢能领域堪称最牛。
 
2. 宝丰能源
 
作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制绿氢企业,在氢能赛道上早已捷足先登,通过太阳能发“绿电”制“绿氢”、“绿氧”,带动化工产业链实现绿色零碳革新和氢燃料交通,在全球行业内创造了一条技术先进、经济可行的“碳中和”科学路径,成为“碳中和”的领跑者。
 
目前年产2.4亿标方绿氢和1.2亿标方绿氧,制氢成本可达0.7元/标方。据了解,宝丰能源以后每年以3亿立方米的速度增长生产绿氢绿氧,全球最大的生产绿氢的厂家,装备单台产能全球最大、制氢成本低。
 
宝丰能源属于电解水制氢,电解水制氢性价比高于煤炭制氢,因为煤炭制氢属于消耗一次能源煤炭制造二次能源氢能,对于一次能源消耗极大,同时水制氢有天然优势,储量巨大。
 
3. 潍柴动力
 
公司氢燃料电池系统已经批量配套至中通、亚星、宇通等客车整车。燃料电池电机产能2万套,目前潍柴已布局的关键部件包括电池电堆、电机、电控、双极板、空压机等。
 
潍柴动力技术储备实力雄厚,也是山东知名企业,曾经国家领导人多次去潍柴动力参观考察,氢能技术毋庸置疑绝对不是概念,同时潍柴的氢燃料电池有清晰的前期市场应用定位,定位于卡车、叉车、客车等领域。
 
4.亿华通
 
2020年度,公司实现燃料电池发动机销售收入约5亿元,累计销售494套,平均单价约101万元/套。亿华通是电堆龙头企业,并且涉足燃料电池。
 
电堆成本是燃料电池系统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电堆中除了铂催化剂外,其他主要材料包括石墨、聚合物膜、钢等并且燃料电池系统占比成本60%,可以说亿华通切入了氢能两个利润最高的行业,未来想象空间极大。
 
5.百利科技
 
公司氢能板块与德国巴斯夫进行合作,介入氢燃料电池领域的核心材料“高温质子交换膜”,目前铜川质子交换膜项目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中。
 
质子交换膜长期被美国科慕垄断,百利科技可以适当关注一波,如果百利科技能够打破国外垄断,前景极其广阔。
 
6.鸿达兴业
 
主要生产液氢、高纯氢气、超纯氢气等,是我国第一家将液氢引入民用的公司。鸿达兴业属于氯碱制氢,民用市场前景广阔区别于汽车应用,想象空间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