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2(胃、脾经)-青笋笔记

 壹亩莳 2021-11-22
Image

针灸学

考点精要

  足阳明胃经  

Image
Image

常用腧穴:承泣、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头维、人迎、粱门、天枢、归来、梁丘、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内庭、厉兑。

承泣

定位:在面部,眼球与眶下缘之间,目正视,瞳孔直下。

主治:①眼睑瞤动、迎风流泪、夜盲、近视等目疾;②口眼歪斜,面肌痉挛。

四白

定位:在面部,眶下孔处。

主治:①目赤痛痒、眼睑瞤动等眼部疾病;②口眼歪斜、面痛、面肌痉挛等面部病症;③头痛眩晕。

地仓

定位:在面部,口角旁开0.4寸。

主治:口角歪斜、流涎、面痛、齿痛等局部病证。

颊车

定位:下颌角前上方1横指,闭口咬紧牙时咬肌隆起,放松时按之有凹陷处。

主治:齿痛、牙关不利、颊肿、口角歪斜等局部病证。

下关

定位:在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中。

主治:①牙关不利、面痛、齿痛、口眼歪斜等面口病证;②耳聋、耳鸣、聤耳等耳疾。

头维

定位:在头部,额角发际直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主治:头痛、目眩、目痛等头目病证。

人迎

定位:在颈部,横平喉结,胸锁乳突肌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主治:①瘰疬、瘿气;②咽喉肿痛;③高血压、气喘。

粱门

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中线旁开2寸。

主治:腹胀、纳少、胃痛、呕吐等胃疾。

天枢

定位: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

主治:①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胃肠病证;②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 

归来

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①小腹痛、疝气;②月经不调、带下、阴挺等妇科疾病。

梁丘

定位:在股前区,髌底上2寸,股外侧肌与股直肌肌腱之间。

主治:①急性胃病;②膝肿痛、下肢不遂等下肢病证;③乳痈、乳痛等乳疾。

足三里

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主治:①胃痛、呕吐、噎膈、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等胃肠病证;②下肢痿痹;③癫狂等神志病;④乳痈、肠痈等外科疾患;⑤虚劳诸证,强壮保健要穴。

上巨虚

定位:大肠之下合穴     在小腿外侧,犊鼻下6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主治:①肠鸣、腹痛、腹泻、便秘、肠痈、痢疾等胃肠病证;②下肢痿痹。

条口

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8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主治:①下肢痿痹,转筋;②肩臂痛;③脘腹疼痛。

下巨虚

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9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主治:①腹泻、痢疾、小腹痛等胃肠疾病;②乳痈;③下肢痿痹。

丰隆

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外缘;条口外侧一横指处。

主治:①头痛,眩晕;②癫狂;③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祛痰要穴;④下肢痿痹;⑤腹胀,便秘。

解溪

定位:在踝区,踝关节前面中央凹陷中,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主治:①下肢痿痹、踝关节病、足下垂等下肢、踝关节疾患;②头痛,眩晕;③癫狂;④腹胀,便秘。

内庭

定位:在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鼻衄等五官热性病证;②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③吐酸、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胃病证;④热病。

厉兑

定位:在足趾,第2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

主治:①鼻衄、齿痛、咽喉肿痛等实热性五官病证;②热病;③多梦、癫狂等神志疾患。

腧穴歌诀总括

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四白巨髎经。

地仓大迎下颊车,下关头维对人迎。

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寻。

鹰窗乳中下乳根,不容承满与梁门。

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存。

水道归来气冲次,髀关伏兔走阴市。

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行。

下巨虚下有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同。

内廷厉兑阳明穴,大指次指之端终。

  足太阴脾经  

Image
Image

常用腧穴:隐白、太白、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大横、大包。

隐白

定位:在足趾,大趾末节内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

主治:①月经过多、崩漏等妇科病;②便血、尿血等慢性出血;③癫狂,多梦;④惊风;⑤腹满,暴泻。

太白

定位:在跖区,第一跖趾关节近端赤白肉际凹陷处。

主治:①肠鸣、腹胀、腹泻、胃痛、便秘等脾胃病证;②体重节痛。

公孙

定位:在跖区,第1跖骨底部的前下缘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脾胃肠腑病证;②心烦失眠、狂证等神志病证;③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证。

三阴交

定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主治:①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证;②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等妇产科病证;③遗精、阳痿、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④心悸、失眠、高血压;⑤下肢痿痹;⑥阴虚诸证。

地机

定位:小腿内侧,阴陵泉下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主治:①痛经、崩漏、月经不调等妇科病证;②腹痛、腹泻等肠胃病证;③小便不利、水肿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健脾理血;④疝气。

阴陵泉

定位: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凹陷处 。

主治:①腹胀、腹泻、水肿、黄疸;②小便不利、遗尿、尿失禁;健脾化湿要穴;③阴部痛、痛经、遗精;④膝痛。

血海

定位: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

主治: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妇科病;②隐疹、湿疹、丹毒等血热性皮肤病;治血证要穴;③膝股内侧痛。

大横

定位:在腹部,脐中旁开4寸。

主治:泄泻、便秘、腹痛等脾胃病证。

大包

定位:在胸外侧区,第6肋间隙,在腋中线上。

主治:①气喘;②胸胁痛;③全身疼痛;④四肢无力。

腧穴歌诀总括

二十一穴脾中州,隐白在足大趾头。

大都太白公孙盛,商丘直上三阴交。

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前。

府舍腹结大横上,腹哀食窦天溪候。

胸乡周容大包上,从足经腹向胸走。

  循经原文  

Image
Image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夹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夹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灵枢·经脉》

Image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夹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灵枢·经脉》

/

/

本文PDF

Image

留言交流

关注公众号

/ 公众号 / 青笋医社 /

/ 中医大学生成长平台 /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