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笔记:馀风激兮万世

 大吕 2021-11-22

公元762年秋,李白在当涂生病,病越来越重,将毕生所著托付给族叔李阳冰。到十一月,自觉不久于人世,写了一首诗,与这个世界告别。

临路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注释

临路歌,胡震亨《李杜诗通》:仲尼适赵,闻简子杀鸣犊,临河不济而叹,作《临河歌》。此“临路”或“河”字之误。李华《墓志》谓太白赋《临终歌》而卒,恐此诗即是;“路”字盖“终”字之讹。我觉得题目作“临路歌”也未尝不可,人生如逆旅,从生到死,也是旅行的起始。李白一生爱游玩,临终时说“临路”大概更符合他的心情。

大鹏,这是李白诗中用过多次的意象。在李白诗中,大鹏与李白已融为一体。他眼中的大鹏是:“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凭陵随海运,悼赫因风起。”他曾自许“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也希望“哲匠感颓运,云鹏忽飞翻”,“为君一击,鹏抟九天”。他在逆境中自励时说:“蠖屈虽百里,鹏骞望三台”,怨愤时说:“溟海不振荡,何由纵鹏鲲?”即使看景,李白也会看到“云垂大鹏翼”。

八裔,八方荒原之地。裔,边疆地带。

扶桑,《山海经·海外东经》上说:“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后羿未射日时,十个太阳都在扶桑树边洗澡。郭璞注释说:“扶桑,木也。”郝懿行笺疏:“扶当为榑”。《说文》注解说:“榑桑,神木,日所出也。”扶桑也是地名,就是现在的日本。

挂左袂,原文是“挂石袂”,后人认为应是左袂,石袂是误写。西汉庄忌《哀时命》赋中有“左袪挂於榑桑”的诗句。

仲尼亡兮谁为出涕,含着一个典故,就是“孔子泣麟”。《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麟者,仁兽也。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有以告者,……孔子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袍。”还有一个传说,孔子编辑《春秋》,见人们杀死麒麟后,就不再编辑《春秋》,说是看到仁兽被杀,知道天下将大乱。李白用此典,感于唐王朝的衰落及知音难觅。

试翻译如下

大鹏奋飞振翅于八方,谁知道到了天中间羽翼摧折,力量不济。

大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游玩,被扶桑树挂住了左翼,但大鹏荡起的风啊可以激荡万世。(这两句应该是句子之间的倒装,我在《揭开诗词之谜》一文中讲到这种倒装)

后人得此消息而相传,仲尼已亡,还有谁能为我之死伤心哭泣。

赏析

在这样的冬日,想象一千年前也是这样,风清寒,叶纷落,李白用尽最后的热情,写出这样的诗句,便觉得天地旋转得让人头晕目眩。

李白一生的追求,到此要结束了,“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这让他伤感,但他至死还是自信“馀风激兮万世”。可看到当时局势,他又感叹自己不能实现抱负是受命运(外在环境)捉弄,被“挂左袂”,个人穷通实际上连着国运,故而又感叹,大鹏折翼,却没有孔子那样的人为之流泪,也看不到天下将乱。

生时怀才不遇,死时战乱未息,感于己,伤于时,寄希望于后世,却又难以确定后世有没有知音,临终前这复杂的感情真是难以诉说,就写下这六句诗,展露其 冰山一角,让人思绪纷飞。

读李白《临路歌》有感

斗转天动失大鹏,万里长空一望中。

喳喳麻雀叫不定,风卷落叶一地红。

曾经独饮吞明月,逢时日边骑白龙。

一声啸,起大风,

万世长河波浪翻腾何汹涌!

--20211119

这是俺的公众号,请亲们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