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扬州日报大运河,现代人的精神源头

 冬可燃冰 2021-11-22

□ 毛建国

早知道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很热,没想到这么热。

围绕大运河博物馆写过不少文字,但一直没去实地参观过。

11月13日,特别预约了这个特别的日子。上午10点,赶到博物馆,没想到游客沿着馆前广场已经排成了一道“围栏”。这么多人,这么长队?不免有些犯怵。

既来之则安之。

在我前面的,是一家三口,中年父母,带着看起来上小学的儿子;排我后面的,是几名年轻女孩。与我此前想象的参观者多是老年人,有些不一样。

或许是担心排队时间长了儿子会不耐烦,排在前面的妈妈说:“今天人多,要不下次再来?”

儿子说:“同学都已经来过两次了,我这还是第一次。”

爸爸插话:“对,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家门口的大运河,家门口的博物馆,一定要看看。”

现场秩序井然,大家都很淡然,有的捧着手机,有的亲切交谈,有的则像我一样四处观察。足足排了一个小时,扫扬城扫码通,刷身份证,终于进了馆。

一楼左半区域,展出的是“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大运河概貌图。

“看,这是扬州。”还是刚才那位爸爸,指给儿子看。儿子顺着爸爸的手指,又往上看,“左上角有北京。”

爸爸说:“右下角还有杭州,扬州是古运河的原点。”

儿子说:“原来京杭大运河是这么来的。”

入口处陈列着先民曾经用过的一些器具。不少人拿着手机拍照,很多都是年轻面孔。

有人说:“石斧呢?在这里。古人真不容易。”有人接话:“也不简单,就这样的工具,也是智慧的结晶。”

当然,也是接力的结果。

展厅里,有着对大运河的详细介绍。一段文字介绍“运河由来”,运河是指人工河道,这一称谓最早出现于北宋《新唐书》:“开成二年夏,旱,扬州运河竭。”而“大运河”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宋。

从馆中陈列的大量实物可以看到,先人们确实不容易、不简单,靠着肩挑手扛,创造了人间奇迹。这么做,既有着为自己,更多还是为子孙。运河的形成,生动说明了什么叫“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而其驱动力在于“美好生活需要”。

参观完“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展览,更深刻地理解了美好生活。

这里,以“城市历史景观再现”的模式,打造了一个有历史场景和真实业态的展厅,给人的感觉,仿佛是东关街和486非遗集聚区的叠加。朦胧夜色里,小桥流水边,一对年轻情侣拿着手机拍照。是不是当时排队在我后面的,我不敢确定。

“你们扬州人,历史上的日子就滋润,白天逛逛街,晚上河边走,那边有个大戏台,还可以听听戏。”女孩说。

“你们杭州也挺好的,有很多非遗。运河沿线城市都不差。”男孩回答。

原来女孩是杭州人,男孩是扬州人。

今天的非遗,其实就是当年的产业。

提到大运河,一定离不开扬州,但大运河并不只属于扬州。在博物馆,几乎听不到扬州话,哪怕是扬州市民,也基本一口普通话。

“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参观完《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感觉更是强烈。

博物馆里有着大量书画作品,中国书协主席孙晓云留下了大量墨宝,其中有对《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的介绍。这幅史诗图卷,总长135米、高3米,由江苏省书画家为主创成员,大运河沿线8个省(直辖市)的15位书画家共同参与完成。北国瑞雪、中原秋色、江淮绿野……充分体现了大运河的巧夺天工、钟灵毓秀。

走进“世界知名运河与运河城市”展厅,更能感受到,大运河是属于全世界的。在全球520条运河中,中国大运河是最长最古老的,至今还是流动的、活态的文化遗产。其他运河,也各有特色。

在这里,遇到一位老者,在轻声诵读展厅前言:“运河之母——中国大运河是创新精神的代表;船闸之最——米迪运河创造了土木工程的奇迹;世界桥梁——巴拿马运河改变了国际航运格局;沙漠之舟——迪拜运河赋予城市以新的灵魂……”

这就是运河,是开放的,是包容的,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沟通中外、连接古今。

有点遗憾,没能登上大运塔体验“凌绝顶”,但站在楼顶空中花园,已能感受到“三塔映三湾”的壮观。而古老的运河,新兴的城市,也正在进行着时间的对话。

大运河属于历史,属于现在,属于未来;属于扬州,属于中国,属于世界。所以,我们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让古运河重生”,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

每个人都应该去大运河博物馆,寻找大运河这个精神源头。这或许正是大运河博物馆一直很热、还会持续热下去的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