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谓的冠心病,不过是“感冒”了,当一个10年冠心病人,来医馆找我后,我想把30的诊费,翻20倍

 柴胡黄芩图书馆 2021-11-22
以前在医院的时候,我没有资格订诊费的多与少,但是自从6年前,我离开医院后,每个病人,只收30的诊费,少一分不行、多一分也不行。

为啥呢?

谁都有梦想,这不可否认,我也有,就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好中医。

开始的时候,我还想过不要诊费的,毕竟古代的名医,哪个是图利的?哪个不是看到穷苦的老百姓了,不仅不要钱,反而还会支援一些。

但是我知道,如果没有金钱的支撑,梦想根本走不远,但是呢,如果收的多了,病人的负担就加重了。

所以,思虑再三,我定到了30,不高也不低,刚刚好。

这个病人,他冠心病10年了,心慌、心悸总是反反复复的,找我的时候,他说,“最近这几天可严重了,一天能发作十几次,每次两分钟,稍微走动就发作”。

我看他苔白腻,脉弦滑,寸脉浮滑,开方:

柴胡、黄芩、法半夏、党参、佩兰、茯苓、苏叶、陈皮、郁金,两天一付。

3个礼拜后,他来复诊,说,“2付后,心悸、心慌就缓解了大半,然后我又去抓了3付,半个月以来,没有再发作了”。

稍微懂一点中医的,都知道,这个方是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做的加减,而它,是用于感冒的,可是,这个病人,他并没有感冒,为什么要这么开方呢?

确实,如果按照课本的话,原因有心虚胆怯、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阳不振、水饮凌心、心血瘀阻、痰火扰心等,就是没有感冒。

但是,中医看病,如果照搬课本,那肯定是看不好病的。

真正的中医,是把脏腑的功能,气血的运行,气机的升降,都看成一个整体,然后思索疾病之源,我这么说,能理解吗?

病人素体气虚夹湿,但心悸大发作,根据舌象与脉象来看,是风邪夹湿引发,脉弦滑,是少阳受邪而郁,寸脉浮滑,是有外感风邪夹湿征象。

而感冒,虽然是外感所致,但百病皆有表证,非独“感冒”。

换句话说,病人虽然没有丝毫感冒的症状,但是,病因病机同理,都是外感所致,跟气虚感冒类似。

所以,我才用小柴胡汤加苏叶、郁金,疏散少阳经邪气,佩兰合苏叶、陈皮解表化湿,内含化痰之功,稍佐党参、茯苓益气化湿。

然后,病人告诉我说,“你这只要30的诊费,而且让人两天一付,纯粹就是一个错误的做法”。

我说,“哪错了?为医者,难道不该处处为病人着想吗?”

他说,“那你有没有替中医想过?为什么在建国的时候,中医还有50万,可到现在连30万都没有了?

中医难道是铁打的吗?如果做了中医,连基本的生活都保障不了,他能毫无后顾之忧吗?他能精心的钻研医术吗?会有更多的人加入中医的队伍吗?”

听了他的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一度想着把30的诊费,翻个20倍,可静下心之后,我觉得,如果我那样做了,我6年前离开医院的意义在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