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生活居家舒适度调查》观后感

 购机选机 2021-11-22

“谁不想拥有一个舒适又方便的家呢”

从2020年1月12日,世卫正式将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起,再过一两个月,疫情就持续两年了。回想起这段时间,对于毒sir来讲,最压抑最紧张的时候莫过于只能在家待的时候,每天的活动仅限于去楼下拿菜(下单后有统一配送),所有的其他活动都变成了“线上”,就像有些网友说的,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而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呆在物理意义上的家里,去感受自己的居住环境。而就在前段时间由中国家电网发起的一项关于“2021生活居家舒适度”的调查中(样本1106个),sir看到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分享给大家。

01

人们愿意为舒适环境花这么多钱!

图片来源于中国家电网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家居往往是放在支出列表的后几位的,毕竟“衣食住行”中,衣服需要穿出去社交场合,吃饭饮水是人的基本需求,出行也常常是人们为了满足各种目的的必要活动,至于住......不有个窝就行了?基本家具添置齐,打扫干净,也差不多了?毒sir看到上图的时候也没想到数量不多的样本里会有这么大比例的人愿意花1-10万预算去改善居住环境,“住”这个方面在人们心中的比重或许正在慢慢地增加,人们开始并不满足于简单的“有个地方住就不错了”,而继续往下看这份调查,也能知道一定的原因。

首先,在现在人人标榜自己是“社畜”的时代(sir也不例外),面对社会和生活的双重“毒打”,总会感觉到各种各样的压力,调查的受访者里也有82.7%的人表示生活有压力,经常被提及的压力分别是收入、工作和家庭。(好家伙sir直接也被破防了)

图片来源于中国家电网

压力也会带来现实上的各种问题,不知道上面几条各位朋友有没有占几条?前面四条可以说真的是“人间真实”   ,而对于这些问题和压力,人们选择的放松方法几乎是如出一辙:

                片来源于中国家电网
似乎每个人都需要一点“私人空间”去休息,占比高的前三项行为都是自己就能完成的,可想而知在疫情紧张时想放松自己,这些事情只能窝在家里做,于是除了做的内容,不得不多多少少在乎起了自己所在的环境来——空气够不够清新?有没有噪音?温度湿度是否合适?等等。

  图片来源于中国家电网
可以看到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舒适”要求是各不相同甚至是多元化的,而具体到家庭中哪个空间最能让自己放松下来,卧室以51.3%的得票,远远高于阳台(露台)和客厅,毒sir对于这到不意外,毕竟床可最舒服了(笑)。而综合上面几点,生活压力大—产生各种问题—需要私人空间放松—在意私人空间的环境,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人愿意花钱去”改造“居住环境了,很大程度上这也是使自己放松的一种有效辅助方式,毕竟私人空间都合自己心意,做起事来那是更加得心应手。
02
舒适家电,一种新型改造手段

比起工期较长,且需要人在场监管的“装修”,或许配备智能家电也成了当今快节奏社会下的一种不错的改造手段。

想想被智能家电包裹的生活,还挺酷的。

不管人们有没有意识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各类智能家电正在悄悄进入我们的生活(像之前sir也发过智能料理机的文章),不仅使其变得更加方便和舒适,其含有的各种功能和前所未有的新鲜感也给予了使用者一定的“治愈感”。

毒sir用电磁炉做饭的时候,莫名感觉会比有天然气的更“小清新”(笑)

而63.4%的受访者都喜欢“功能丰富且实用”的家电,质感优秀(20.4%)和外观靓丽(8.6%)则是它们的加分项(智能家电:直接报我名得了呗),与此同时,调查里也设置了一些情景选项,比如”是否会为空气环境添置空气净化器?“,”会为了减少噪音而选用音量更低的家电吗“等,而这些问题也几乎获得了所有受访者的肯定答案,再一次证明了智能家电存在的的价值。

调查也针对“不认可家庭环境舒适性的价值”的群体做了调查,而理由也不出sir意外,要么是对目前家庭环境满意,要么是因为自身原因导致的居家时间短,或者目前居住的不是自有房屋等,也就是说并不是“不想”,而是还没到可以认真体会到居家生活乐趣的时间点。

最后,毒sir想说,在强调“平衡生活与工作间关系”的现在,也许因为各种原因两者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但经过疫情被迫当了一波“家里蹲”后,或许我们可以重新看看这个我们居住了已经一段时间的家,尝试着去改善一下居住环境,即使是像sir这样租房的货,都会忍不住买个智能饮水机(带滤芯那种)或者洗碗机来有限改善自己的生活体验,你呢?有没有使用智能家电的有趣经历,或者想拥有怎样的智能家电?来评论区我们一起讨论下(勾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