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坛掌故(1)

 zqbxi 2021-11-22

1.《一名疗身 许棠》

许棠常言于人曰:往者年渐衰暮,行卷达官门下,身疲且重,上马极难。自喜一第以来,筋骨轻健,揽辔升降,犹愈于少年时。则知一名能疗身心之疾,真人世孤进之还丹也。 ○五代·刘崇远《金华子》卷下

[述要] 许棠曾对人说:往日感觉年岁逼人,日渐衰老,送诗文到达官门下,身子疲乏沉重,上马极难。叫人高兴的是,自从及第以来,筋骨轻健,一拉缰绳,翻身上马,比年轻时还轻松灵活。方知功名可以治疗身心疾病,真乃人世间孤寒士人的九转大还丹。

春风得意马蹄疾

2.《不厌夸示 黄景仁 洪亮吉》

(黄景仁)狷狭寡谐,与人交虽暂合终致乖忤,独与洪亮吉善。尝应试同寓,夜作诗,诗成,辄呼亮吉起,夸示之。一夕四五起,亮吉终不厌。故二人最善。 ○清·朱克敬《儒林琐记》卷三

[述要] 黄景仁器量狭窄,与人难以相合,交友往往开始时融合,最后总要分手,唯与洪亮吉最为友善。黄应试时曾与洪同居一室。晚间黄独自作诗,每写成一首,就把熟睡的洪唤醒,向他夸耀自己的诗,一夜竟达四五次,而洪却始终没有表示出厌倦的情绪。因此黄洪二人能够和谐相处。

非也,亲密有间

3.《不堪其忧 戴逵 戴逯 谢安》

戴安道既厉操东山,而其兄欲建式遏之功。谢太傅曰:“卿兄弟志业,何其太殊?”戴曰:“下官不堪其忧,家弟不改其乐。”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

[述要] 戴逵(字安道)洁身自好隐居东山,而其兄戴逯却向往于建立军功。谢安问戴逯道:“你兄弟二人的志向为何大不相同?”戴逯套用《论语·雍也》中的话说“下官不堪其忧,家弟不改其乐。”

[按语] 事亦见《晋书·谢玄传》,然戴逯作戴,为戴逵之弟,与此所载不同。

一娘生九子,九子皆不同

4.《不惮烦 虞集》

虞集未遇时,为许衡门客。虞有所私,午后辄出,许每往不遇,病之,因书于简云:“夜夜出游,知虞公之不可谏。”虞归见之,即对云:“时时来扰,何许子之不惮烦?”许大叹赏,因荐于朝。 ○明·谢肇淛《五杂俎》卷一六

[述要] 虞集没做官时,为许衡的门客。虞因有个相好,午后常常出去,许去找他,老是碰不到,心里很不高兴,就留条说:“夜夜出游,知虞公之不可谏。”虞回来后见了,就对答曰:“时时来扰,何许子之不惮烦?”许非常叹赏他的豁达,就把他推荐给朝廷。

高山流水

5.《不谬一人 夏侯荣》

(夏侯)荣,字幼权。幼聪惠,七岁能属文,诵书日千言,经目辄识之。文帝闻而请焉。宾客百余人,人一奏刺,悉书其乡邑名氏,世所谓爵里刺也,客示之,一寓目,使之遍谈,不谬一人。帝深奇之。 ○《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注引《世语》

[述要] 夏侯荣(字幼权)从小聪明,七岁就能写文章,每天读书千字,过目不忘。曹丕听说,请他来见面。当时宾客有一百多位,每人都拿出一张名片,上写各自的籍贯姓名,给夏侯看一眼,然后让他与所有的宾客交谈,结果没有搞错一个人。曹深感惊奇。

官场奇技

6.《九牛一毛 华谭》

或问(华)谭曰:“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闻者称善。 ○《晋书·华谭传》

[述要] 有人问华谭:“谚语说'人与人的区别,差距就像九只牛和一根毛那样大。’真有这样的道理吗?”华回答说:“古时候许由、巢父推辞掉天子的尊位,而现在的市井小人为半钱之利而相争,他们之间的差别哪里止于九牛和一毛呢?”听到的人都称赞他讲得好。

天壤之别

7.《二十字说尽一生 杜濬 龚鼎孳》

黄冈杜于皇濬晚号茶村老人,少时《咏苏东坡》诗:“堂堂复堂堂,子瞻出峨眉。早读《范滂传》,晚和渊明诗。”合肥龚端毅公鼎孳酒间尝击节诵之,以为二十字说尽东坡一生,真不可及。 ○清·顾嗣立《寒厅诗话》

[述要] 黄冈人杜濬(字于皇,晚号茶村老人)年轻时曾作《咏苏东坡》诗,云:“堂堂复堂堂,子瞻出峨眉。早读《范滂传》,晚和渊明诗。”合肥人龚鼎孳(谥端毅)在一次酒席上曾击节吟诵此诗,认为寥寥二十字,说尽苏轼(号东坡居士)一生,使人难以企及。

最简史

8.《今日方设客 李东阳》

(李东阳)罢相家居,购请诗文书篆者,填塞户限,颇资以给朝夕。一日,夫人方展纸砥墨,公有倦色,夫人笑曰:“今日方设客,可使案无鱼菜耶?”遂听然命笔,移时而罢。 ○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 事亦见《明史·李东阳传》。

[述要] 李东阳罢相家居时,求他作诗文写字的人非常多,所得的笔资可供日常花费。有一天,夫人刚替他把纸墨预备好,李就有倦意不想写了。夫人笑着说:“今天正要请客,总不能使饭桌上没鱼吧?”于是李就笑着命笔,写了好些时候才停笔。

以鹅换鹅

9.《任达折齿 谢鲲》

邻家高氏女有美色,鲲尝挑之,女投梭,折其两齿。时人为之语曰:“任达不已,幼舆折齿。”鲲闻之,傲然长啸曰:“犹不废我啸歌。” ○《晋书·谢鲲传》 事亦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刘孝标注引《江左名士传》。

[述要] 谢鲲(字幼舆)狂放不羁,见邻居高家有女长得很美,谢曾经挑逗她,少女正在织布,用梭子掷他,断其两枚门牙。当时人为此编了两句顺口溜:“任达不已,幼舆折齿。”谢听到后,傲然长啸说:“断齿没关系,仍然不妨碍我长啸高歌。”

阿Q文人

10.《作坡笔语题壁 苏轼 秦观》

东坡初未识秦少游,少游知其将复过维扬,作坡笔语,题壁于一山中寺。东坡果不能辨,大惊。及见孙莘老,出少游诗词数百篇,读之,乃叹曰:“向书壁者,岂此郎邪?”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一

[述要] 苏轼(号东坡居士)当初并不认识秦观(字少游),秦知道苏又要过扬州,便用他的口吻和笔迹在一个山寺的粉壁上题词。苏见了,竟难以辨其真假,大为惊叹。等到苏在孙觉(字莘老)那里读到秦的数百首诗词,才叹息说:“以前在扬州山寺题壁的,一定是他了。”

苏秦合纵

11.《先下后补 孙继芳》

有一新进欲学诗,华容孙世基戏谓之曰:“君欲学诗,必须先服巴豆雷丸,下尽胸中程文策套,然后以楚词文选为冷粥补之,始可语诗也。”士林传以为笑。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二六

[述要] 有一个新中进士的人想学作诗,孙继芳(字世基,华容人)和他开玩笑:“如果你想学作诗,首先得服用巴豆雷丸泻药,把胸中的那些八股文全都排泄掉,然后再以《楚辞》、《文选》为冷粥补养一下。只有到这时,你才可以谈得上学诗。”此事在文士中传为笑谈。

卸重为载

12.《南音之始 涂山氏之女》

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周公及召公取风焉,以为“周南”、“召南”。 ○《吕氏春秋·音初》

[述要] 禹巡视治水之时,途中遇涂山氏之女。禹没来得及与她举行婚礼,就去南方巡视了。涂山氏之女叫侍女在涂山南面迎候禹,自己作歌一首,歌中唱道:“候望人啊”,这是最早的南方音乐。周公和召公在那里采风,后人就把它叫做“周南”、“召南”。

守望南音

13.《取巾拭面 谢尚 殷浩》

谢镇西少时,闻殷浩能清言,故往造之。殷未过有所通,为谢标榜诸义,作数百语,既有佳致,兼辞条丰蔚,甚足以动心骇听。谢注神倾意,不觉流汗交面。殷徐语左右:“取手巾与谢郎拭面。”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述要] 谢尚(曾任镇西将军)年轻时,听说殷浩善于清谈,特意去拜访他。殷为之阐发,替谢揭示各种义理,讲了很多话,既有情趣,又富文采,足以动人心魄。谢全神贯注倾听,不觉汗流满面。殷浩见了,从容地对侍奉的人说:“拿条手巾来替谢郎揩面。”

清谈汗颜

14.《吾非若师 刘巨 苏轼》

微之赋《鹭鸶》诗,末云“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坡从旁曰:“先生诗佳矣,窃疑断章无归宿,曷若'雪片落蒹葭’乎?”微之曰:“吾非若师也。” ○宋·叶寘《爱日斋丛抄》卷四

[述要] 刘巨(字微之)是苏轼(号东坡)兄弟的塾师,曾作《鹭鸶》诗,末句云:“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苏在旁见了,插嘴说:“老师的诗写得好,但我觉得结句好像还没完似的,用'雪片落蒹葭’怎么样?”刘听了叹道:“我实在不能当你的老师啊!”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15.《吉人辞寡 王献之 谢安》

(王献之)尝与兄徽之、操之俱诣谢安,二兄多言俗事,献之寒温而已。既出,客问安王氏兄弟优劣,安曰:“小者佳。”客问其故,安曰:“'吉人之辞寡’,以其少言,故知之。” ○《晋书·王羲之传》 事亦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

[述要] 王献之曾与其兄徽之、操之一起去拜访谢安,二位兄长说的大多是世俗之事,献之只是略叙寒温而已。他们离开后,有人问谢王家兄弟的优劣。谢说,小的最好。因为《易经》上说“吉人之辞寡”,他说得少,所以知道他最好。

大音稀声

16.《命不如他 朱元璋 某生员》

太祖尝至国子监,有厨人进茶。偶称旨,诏赐冠带。有老生员夜独吟曰:“十载寒窗下,何如一盏茶?”帝微行适闻之,应声曰:“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杂志部》 事亦见清·褚人穫《坚瓠集·己集》卷四。

[述要] 明太祖朱元璋有次到国子监,有一厨子进茶时偶得他的欢心,就诏赐厨子为官。有一老秀才夜间就吟诗道:“十载寒窗下,何如一盏茶?”正好太祖隐藏身份改装出行,闻此诗句,就接吟道:“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

才不如命

17.《响遏行云 薛谭 秦青》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旧题战国·列御寇《列子·汤问篇》

[述要]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未曾学完秦的技巧,就自以为是,要告辞回家了。秦也不挽留,在郊外大路旁为他饯行。席上,秦敲起拍板,慷慨悲歌,歌声振动林木,遏止飘浮的云彩。薛听了,向他谢罪,请求继续留下学习,从此不再提回家之事了。后人遂以“响遏行云”形容嘹亮、优美的歌声。

振聋发聩

18.《啮莲运思 王安石》

(王荆公)作《字说》时,用意良苦。置石莲百许枚几案上,咀啮以运其思。遇尽未及益,即啮其指,至流血不觉。 ○宋·叶梦得《岩下放言》卷中

[述要] 王安石(封荆国公)著《字说》时,费尽心思。他把一百多颗很硬的莲子放在桌上,咀嚼苦涩的莲心来帮助思考。有时莲子吃完了,又来不及添加,就咬自己的指头,直到流血还没有觉察。

[按语] 《岩下放言》卷上言王“再罢相,居钟山,无复他学,作《字说》外即收藏经读之,虽厕溷间亦不废,自言《字说》深处亦多出佛书”。

羲之吃墨  林帅嚼豆

19.《夜来火烧却矣 李攀龙 许宗鲁》

李廉宪过关中,过许中丞。许问:“今天下名能诗何人?”李云:“王元美,次宗子相。”许便请子相诗观之,李勃然曰:“夜来火烧却矣。” ○明·郑仲夔《清言》卷一○ 事亦见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八、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三。

[述要] 李攀龙(官至河南按察使)过关中时经过许宗鲁(官中丞)处。许问他:“现在天下哪些人是有名的诗人?”李说:“首先是王世贞(字元美),其次是宗臣(字子相)。”许听了,就向他要宗臣的诗看。李勃然大怒,说:“昨晚火烧掉了。”

付之一炬  毁于一夕

20.《奉旨不改 况周颐 王鹏运》

临桂王佑遐于蕙风为前辈,同直薇垣,研讨词事。佑遐每有所作,辄就蕙风订拍,蕙风谨严,屡作为之屡改,半塘或不耐,于稿尾大书“奉旨不改了”。 ○张尔田《近代词人逸事》附录

[述要] 临桂人王鹏运(字佑遐,自号半塘老人)年岁长于况周颐(号蕙风),两人同值翰林院,便常在一起研讨词学。王每有新词填就,就请况审订声律。况词风严谨,王屡有新作,他便屡加改订。有时,王实在被改得不耐烦,就在词稿末尾书写五个大字:“奉旨不改了。”

不胜其烦

21.《奉旨留馆 何焯》

长洲何义门学士焯博极群书,长于考订,其手校书籍,后人不惜重金购之。康熙朝,以李文贞公光地荐,特赐举人进士,授编修。及散馆,竟列下等,应改官。奉旨着留馆,再教习三年。 ○近人·徐珂《清稗类钞·考试类》

[述要] 长洲人何焯(学者称义门先生)博览群书,长于考订,由他亲手校订的书籍,后人都不惜重金购买。康熙年间,因李光地(谥文贞)举荐,被赐为举人、进士,授编修。何在庶常馆学习三年后,考试成绩竟列下等,照例应改任他职。圣祖玄烨知道后,命何在庶常馆再学习三年。

22.《如写水著地 殷浩 刘尹》

殷中军问:“自然无心于禀受,何以正善人少,恶人多?”诸人莫有言者。刘尹答曰:“譬如写水著地,正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一时绝叹,以为名通。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述要] 殷浩善谈玄,一次问众人:“自然无心规定人的品性,那为什么正直的善人少,恶人多?”没有人发言。刘尹回答说:“譬如水泻在地面上,随地势横七竖八地散漫流动,很少有正方、正圆的水坑。”一时间大家都佩服赞叹,认为刘名理清通。

人性如水

23.《姑略之 朱彝尊》

朱竹垞试鸿词卷诗中有“杏花红似火,菖叶小于钗”句。拆卷日,上问诸侍臣曰:“菖叶安得似钗?”众对云:“此句不甚善。”上曰:“此人老名士,姑略之。”故得入等。 ○清·吴元相《松麈燕谈》卷九

[述要] 朱彝尊(号竹垞)参加博学鸿词(高端考试)科考试,试卷中有“杏花红似火,菖叶小于钗”之句。拆卷那天,皇帝见了朱卷,对各大臣说:“菖叶怎么会像钗呢?”众人回答说:“这一句写得不太好。”皇帝说:“这人是老名士了,姑且原谅他吧。”所以朱才得以考中。

目不识“钗”

24.《官资高卑不暇计 高珩》

高念东先生作少宰日,忽赋一诗,题曰《愿作杭严道》,或讶而问之,答曰:“吾平生慕西湖、严滩山水之胜,聊以寄兴耳,官资高卑不暇计也。” ○清·王士禛《分甘馀话》

[述要] 高珩(别字念东)任刑部左侍郎时,某天忽然吟得一诗,题为《愿作杭严道》,表示希望能出任管辖杭州府、严州府的道员。有人见了很是惊讶,问他为什么,高答道:“我一生向往西湖和富春江的山水胜景,聊且以诗寄托山水之思罢了,至于官职的高低,我是顾不上了啊!”

不计其余

25.《尽兴而罢 李璟》

元宗宴于别殿,宋齐丘已下皆会。酒酣,出内宫声乐以佐欢,齐丘醉狂,手抚内人于上前,众为之悚栗,而上殊不介意,尽兴而罢。明日,上于卧帏中索纸笔赐慰,齐丘乃自安。 ○宋·郑文宝《江南余载》卷上

[述要] 南唐元宗李璟在别殿设宴,宋齐丘等人都去参加。等到酒酣耳热之时,元宗唤出后宫的声乐歌妓来佐酒助兴,宋酒兴大发,在元宗面前调戏宫人,大家都为他捏一把汗,而元宗却毫不在意,直到尽兴才散宴。翌日,元宗在床帐中要来纸笔,写信慰抚宋,宋这才放下心来。

大度无边

26.《当以《晋书》相付 陈寿》

(陈寿)撰魏吴蜀《三国志》,凡六十五篇,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时著《魏书》,见寿所作,便坏己书而罢。张华深善之,谓寿曰:“当以《晋书》相付耳。”其为时所重如此。 ○《晋书·陈寿传》

[述要] 陈寿是晋代有名的史学家,撰写了魏、吴、蜀《三国志》,共六十五卷。当时人称赞他善于记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当时正在写《魏书》,看到了陈的《三国志》后,便丢下自己的书不再写了。张华对陈十分赏识,说:“将来一定把著《晋书》的重要任务托付给您。”

27.《得句书纸 梅尧臣》

(梅圣俞)寝食游观,未尝不吟咏,时于坐上忽引去,奋笔书一小纸,纳算袋,同人窃取视之,皆诗句也,或一联,或一句,他日作诗有可用者入之。 ○宋·孙升《孙公谈圃》卷下

[述要] 梅尧臣(字圣俞)整天为作诗苦思冥想。时常在朋友集会上忽然离开,到一边去飞速写下一个小纸条,放在袋子里。朋友偷之观看,原来都是诗句,或一联,或一句,待他日作诗时,见可用的即选入。

[按语] 梅氏此法,李贺即已行之。知二人皆先得句然后成篇,后世诗人类皆如此。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28.《必在有情 王弘之》

桓玄辅晋,桓谦以为卫军参军。时琅邪殷仲文还姑孰,祖送倾朝,谦要弘之同行,答曰:“凡祖离送别,必在有情,下官与殷风马不接,无缘扈从。”谦贵其言。 ○《宋书·王弘之传》

[述要] 东晋末年,桓玄总揽大权,他的姐夫殷仲文回姑孰时,满朝官员都去送行。桓玄的堂兄桓谦正担任着卫军参军一官,邀请王弘之一起去送别,王回答说:“在道旁设宴饯别,总以有情谊为基础,我与殷仲文并无情分,因此无法奉陪。”桓谦闻听此言,甚为佩服。

桃花潭干

29、《挥翰顷刻千言 杨亿》

杨大年每欲作文,则与门人宾客饮博、投壶、弈棋,语笑喧哗而不妨构思。以小方纸细书,挥翰如飞,文不加点,每盈一幅,则命门人传录,门人疲于应命,顷刻之际,成数千言。真一代之文豪也。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 事亦见宋·陈善《扪虱新话·上》卷三。

[述要] 杨亿(字大年)每当想写作时,就与弟子门客饮酒博戏、投壶、下棋,嬉笑喧哗而不妨构思。杨边玩边以小方纸写文,下笔如飞,每写满一纸即叫弟子抄录,弟子疲于应命,顷刻之间已写就数千言。真不愧为一代文豪。

无动于“思”

30.《摸棱宰相 苏味道》

苏味道初拜相,门人问曰:“方事之殷,相公何以燮和?”味道但以手摸床棱而已。时谓“摸床棱宰相”。 ○宋·王谠《唐语林》卷五

[述要] 苏味道初居相位,学生问他:“现在事务繁多,您将如何处理?”苏只以手摸床边棱角,当时人称之为“摸床棱宰相”。后遂演化成“模棱两可”一词。

[按语] 新、旧唐书载苏味道“尝谓人曰:'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摸棱以持两端可矣。’时人由是号为'苏摸棱’。”亦是一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