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德润山水技法分析

 艺域无疆 2021-11-04

朱德润山水初学许道宁,后法郭熙,构图或作溪山清远,或作林木挺健、峰峦耸秀。山石用卷云皴,树作蟹爪枝,笔墨秀劲清雅。其在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之外另辟蹊迳,重视观察自然,当北游居庸关时,尝作“画笔记行稿”。笔墨秀健有力,景物富有真实感。

其《松下鸣琴图》用笔用墨纯熟,应是朱德润弃官返乡以后的作品。图中天旷气清,树叶尽落,三位高士坐在长松下,一人抚琴,二人倾听,渔夫闻音而来,画幅的重点汇聚在这四人身上。

松下鸣琴图 局部

朱德润似乎很喜欢表现松风琴韵的题材,以此表达隐居生活的逸兴。

对岸重重山丘,远接天际。画山皴纹似卷云,画树秃枝似鹰爪。通幅笔墨有李郭派的特征。

松下鸣琴图 局部

朱德润所画攒针松很有特色,松针纤细坚挺,如枪似戟,有一种凌厉的气势。

但他师法古人并非抄袭古人,本幅若与郭熙的“早春图”相较,就可看出许多新意,最主要的不同就是朱德润利用书法笔意作画,不作纤细的描绘与精致的渲染。虽借鉴宋人,用笔却简括许多,且画面的格调已属元人。

《秀野轩图》题款为:“至正二十四年四月十日,睢阳山人时年七十有一,朱德润画并记。”由此可知,它为朱氏晚年之作。“秀野轩”是朱德润的朋友周景安的读书场所。画家描绘了秀野轩周围的环境:疏树平野,坡岸汀渚,山峦绵延,烟云苍茫;临溪之丛林掩映处,一轩宏敞,轩内主宾对座。小溪潺潺的流水声与行人轻盈的笑语,表现文人于青山之麓、绿水之滨,起高轩、筑别墅,邀嘉朋、会良友、研讨诗文书画,是元代江南一些生活富裕的文人们于“乱世”中营造的理想生活。

秀野轩图 局部

朱德润大胆地将李成、郭熙描绘北方山水的笔墨转化为表现江南风物的造型语言,并融入了文人儒雅清淡的审美意趣,表现出“物有托而传,野得人而秀”(朱德润语)的特色。他将近景、中景、远景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秀野轩和轩后的山峰作为重点着力描绘,将秀野轩安排在画的右面,让汀岸、远山向左方延伸,使整个画面疏密有致、层次分明、境界开阔。该图几乎没有李、郭画派的风格特征,而是采用了董源、巨然的笔法,以披麻皴写平远山水,以浅绛法着色。此画以湿笔为主,或空勾晕染,或披麻皴擦,墨色富有浓淡、干湿变化。远山用淡墨以没骨法抹出,汀渚又师法董源、巨然,似勾似抹地画出几道长线,然后渲染、点苔,敷花青、赭石等色。树木虽稀疏,但苔点甚多,暗示着植被丰富、草木葱茏。近景处,几株杂树线条硬挺,屋宇勾线爽利,依稀带有郭熙的笔意。

秀野轩图 局部

朱德润以前的作品,如《林下鸣琴图》、《松溪钓艇图》中所用的“攒针松”、“鬼脸石”都类似于郭熙画的风格,与这幅《秀野轩图》极为不同。《秀野轩图》与他以前的作品相比,不但韵味趋于清淡,而且就连描绘方式也疏简起来,更体现出一种文人的隐逸情趣。纵观《秀野轩图》,笔法疏秀苍润,设色清雅明净,境界清旷幽静,的确是一幅山水佳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