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人迁都逐渐获得了地缘优势,为统一中国创造了条件

 ylsgdgs 2021-11-22

“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时期笔者印象非常深,一个是战国时期,另一个是汉末三国。战国处于所谓“礼崩乐坏”的时期,实际是中华文明在平稳发展了两千年后的华丽转身。从此中华文明站在了世界的巅峰。秦人自是功不可没,秦始皇也当之无愧的成为我国封建王朝时期的千古一帝。

每每掀起历史的那层面纱,总能感受到古人带给我的那种浓浓的厚重感,往往在某一段时期的历史徜徉过后,久久不能释怀,每一个人物总是如此鲜活的在眼前跳动。血雨腥风的战乱年代,人命如草芥,当功成名就的帝王将相站在高堂之上的时候,可曾看到那哭泣的白骨和深闺梦里的一枕泪痕?

文章图片1

从秦人迁都看秦人崛起之路

秦人的来源学界存在不同的声音,笔者前文有过阐述,本文不再赘述,我们的故事还是从秦人先祖的故地“西垂”开始。

秦人被西周王庭封为附庸,“邑于秦”,这是秦人首次有了名正言顺的封邑,而这之前秦人所处地域早已水落石出,就是西汉水上游的甘肃礼县附近。这里发现了秦公大墓,是早秦文化的主要分布区域。这里在史籍上也有一个名字,并不是很好听,但名头却很响,读过历史的人大多都知道,就是“犬丘”,可能是为了区分后来在关中的“犬丘”,在文献上通常称这里为“西犬丘”

文章图片2

西犬丘所在区域

上图为发现大堡子山秦墓的地方,地处西汉水的一个河谷盆地中,这里的气候环境在3000年前比现在要好的多,为此笔者专门查阅了一些文献。这里所处地域在礼县的盐官和永兴一带,不仅谷地的地形宽阔而且水草丰美,而且顾名思义,这里还盛产池盐,盐在古代几乎可以算作一项战略资源了。后面会谈到的魏国,他在战国初期崛起的原因,盐池的盐是功不可没的。西汉水两岸卤水滩涂以及浅岸低坡都长满了鲜嫩的水草。非常适合养马放牧。秦人有此良地,自然是已经埋下了崛起的种子。

①秦邑

秦邑算是秦人的第一个政治意义上的都邑,按照《史记》的古人注释应该是在甘肃清水县秦亭镇附近。秦人在此居住有五十多年。不过有学者认为是在张家川一带,张家川这里地形开阔,依山傍水,并且这里发现了大量秦时期的青铜器,还有发现秦墓。从地图上看,此地与秦亭镇位置并不远。或许秦人在张家川附近建立秦邑,作为“都城”,而秦亭一带也是秦人部族活动的区域吧。总之,秦邑位于这一带附近是没有问题的。这里位置非常重要,是进入关中平原的咽喉要道。河流在山谷间穿行,虽不及关中平原开阔,但的确不失为一处易居易行的战略要地。占据此地的秦人受到周王朝的重视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所以秦人的政治地位也逐渐升高。到庄公时候已经被封为“西垂大夫”,统帅秦人,成为西周王朝抵御戎人的前沿阵地。

文章图片3

张家川区域内的秦邑

如上图所示,秦邑坐落在群山之间的河谷盆地,不远处就是秦亭,秦人的胃口显然不是地处西垂这么简单。很快,在秦襄公二年,秦人“徙都汧”

②汧

汧的位置在今天陕西千阳县附近,地处汧水河谷地带,已经在关中平原的西部边缘。向西可以到达秦人西垂故地,向东则可进入关中,直抵岐雍。秦人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在这里建立一个根据地。一旦时机成熟,就可以向关中挺进。而同时要确保自己老家的安全。这里的确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一个远大目标的实现是离不开步步为营的战略布局的。

文章图片4

汧所在区域

如上图所示,从秦邑翻过陇山(关山)进入汧河河谷就可以到汧源。仅仅过了五年,一个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就降临了。犬戎突袭周都,在骊山杀死了周幽王,周人东迁洛邑。秦人受封为诸侯,统领西垂。志向远大的秦人自然不会坐失良机,很快就开始东征关中诸戎的脚步,同时秦人的都城也随之东移。秦襄公之子秦文公虽然又回到了西垂继位,但在文公四年,秦人就又迈出了东进的步伐。这次秦人的第一个目标是哪里呢?

③汧渭之会

这次秦人迁都的目的在史籍上称为“汧渭之会”,就是汧水和渭水交汇的地方。在今天宝鸡市东面,这里发现了大面积的秦早期的墓地和居住遗址。

文章图片5

汧渭之会所在区域

不过说实话,这里只不过是秦人对戎人进攻的一个前线基地,河对面不远就是雍城附近诸戎的地盘。秦人的深谋远虑不急不躁的确让人佩服,秦人用了十六年的时间,将此地的戎人赶走,秦人不仅彻底占据岐山以西的地区,还将这个地区的周人纳入自己的治下,为今后秦人经济的振兴和发展积蓄了力量。秦人在这个地区一待就是四十多年。专心致志的做了一件事,就是培养自己的实力。在文公稳稳当当将王位传给秦宪公的第二年,秦人又开始了迁都之旅。

④平阳

秦宪公二年,秦人向东越过汧河,“徙居平阳”,平阳位于渭水北岸的台地上,水草丰美,背靠凤翔塬,具体地望在今天宝鸡市阳平镇一带。

文章图片6

平阳所在区域

迁都到这里以后,秦人自然没有忘了自己的目的,顺势在第二年将荡社给灭了,随后到了武公时候又先后灭了几个戎人部落。秦人从汧开始,一直到平阳,迁都实际上不过都是为了伐戎而采取的临时措施,从这点上可以看出秦人的坚忍与执着,并不冀望于一劳永逸的解决关中的戎人部落,而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向东挺近,功夫不负有心人,秦人终于在几代君王梦想的关中平原站稳了脚跟,他们能够复制周人以小邦周出关中灭掉大邑商的奇迹吗?我们将视线放到秦人下一个都城的地点,这个地点如果说成秦人龙兴之地并不为过。这里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都“雍城”

文章图片7

秦都雍城

⑤雍

如果说秦人之前的脚步还停留在偏远荒蛮之地,定都雍城却似乎向山东诸国发出了震耳欲聋的一声呐喊,“我们秦人来了”。或许山东诸国在此时只不过微微一笑,边鄙蛮夷之国也,不足为惧。可又有谁能够知道,就是这个从卑微之处走来的小国,在几百年后能够让天下诸侯闻风丧胆,而正是这个边陲小国,最后能够“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命运永远掌握在有准备人的手里。没有先祖们韬光养晦般的深谋远虑,何来日后威风八面的秦帝国呢?发点感慨,我们继续。

雍城位于今天陕西省凤翔县西南,北靠汧山山脉,南临雍水,西侧是雍山,向东则是一望无垠的关中平原。这里不仅有山河之固,更是东西以及南北方向的交通要道。同时此地平坦开阔,土肥地美,河流密布。原本就是周人兴起的周原地区附近。这是否意味着,之后君临天下的秦人从此走上了周人的脚步呢?实际上,秦人远远超过了周人当年所取得的成就,兵锋所指的秦帝国,摧枯拉朽般横扫天下,说是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我想并不过分

文章图片8

雍城地形图

秦人都雍城共计294年,如果说秦人的霸业起于此地,我想没有人会否定。秦人崛起之路非常漫长,这中间陇海及关中诸戎在秦人的崛起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这个作用如果让我用词来形容,不清楚是否可以用这两个字,那就是“祭旗”。秦人向东征伐的道路是用戎人部落的鲜血和土地铺垫出来的。虽然面对如日中天的“晋国”,秦人只能暂时停下东进的脚步,但对于野心勃勃的秦穆公来说,或许“开地千里、独霸西戎”也足以让他名垂青史了。乃至后来面对已经丢掉河西的秦王感慨万分,颇有愧对穆公之意。秦人尚武的血性是其成就霸业的基石。

不过秦人崛起之路自然不会是一条平坦大道,毕竟同样用戎人“祭旗”而成长起来的晋国不仅在地缘上不输于秦国,甚至在当时是更胜一筹的,与山东诸国的关系上也是远超地处边鄙的秦人。之后秦人又迁都泾阳和栎阳,这两个都城也是临时性的,主要是为了抗击晋国和之后的魏国,而到孝公迁都咸阳的时候。秦人已经几乎完成了崛起之路,踏上了统一天下的康庄大道。我们后面再说,先进入下一节,看下地缘上战国时期各国的情况。

文章图片9

关中平原秦都一览

地缘政治上的战国七雄

中国历史上的地理格局其实很有规律可循,本文将整个中国历史上的地缘格局划分为三横三竖,三横就是北面的阴山到燕山这条线、中间是渭水黄河这条线,南面是汉水长江这条线。三竖式西面是贺兰山陇山这条线,中间是吕梁山到秦岭余脉,东面是太行山延伸到南方大别山这线。地势上从西到东分为三个阶梯。而秦国的发展轨迹是逐渐将第二阶梯占据,同时将防线稳固在南北的第二条线上。到达此地后的秦国除了经济和军事实力超强这个前提之外,从地缘上已经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我们详细看下这个过程。

文章图片10

地理格局线

如上图所示,横竖各三条线,基本把中国的地缘格局划分清楚了。本文从进入战国时候说起,这个时间点就是以魏、赵、韩三家分晋为主要标志。现在看来,三家分晋是秦最后崛起一统天下的最大运气所在,没有三家分晋,秦是否能后来居上实在是很难说,或者说正常情况下非常难实现。我们从三家战略上的失误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这点,如果不是三个国家,而是一个政令统一的国家,很多事情都会完全不同。

①韩国

之所以从韩国开始,我们主要是从《战国策》的一句话,“韩,天下之咽喉;魏,天下之胸腹。”。作为天下咽喉的韩国位置之重要自是不言而喻了,韩国在哪里呢?

文章图片11

韩国势力范围

如上图所示,韩国立国时候的疆域包括现在的晋南和豫中地区,还有一点就是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包围了周王室的京畿地区,我们知道周王室所处位置是洛阳地区的洛邑,洛阳位于伊洛盆地的中心。是中原地区的要冲,其重要性在冷兵器时代可以说是重中之重。所谓天下之中也,此处安定牵扯着整个天下的安定。这点从西周王朝开始建立的时候就已经显现出来,为此武王夜不能寐,后来周公营建洛邑以后周室才得以掌控天下。所以《战国策》说韩国是咽喉,咽喉的重要不用多言。无论韩国东进还是齐楚等国西扩,韩国都是必经之地。说白了,韩国就是诸强眼中的一块肥肉,而在韩立国之初,韩国东边还有一块肥肉,那就是郑国,郑国是姬姓同宗国家,随平王东迁而来,在郑庄公时期也曾强盛一时,不过由于地处中原要冲,是历来各个诸侯强国的必争之地。春秋时期很多战火都在这里发生。韩国自然对郑国也是觊觎已久,很快韩国就动手了,虽然几经反复,韩国毕竟脱胎于强大的晋国,最后韩国还是灭掉了郑国,取得了郑州这片的要冲重地。不过君子无罪怀璧其罪,本身让人眼红的韩国又把另一块肥肉吞了下去,韩国将面临的是什么想必也不用多说了。事实上,吞郑是韩国最大的一个败笔。从此韩国自己成了四战之地的肥肉,而韩国地域本身不广,又被东周王室占据了一块肥地。韩国面临的不仅是其他国家军事上的觊觎,同时自己经济发展也是困难重重。

文章图片12

宜阳与函谷关示意

韩国除了地处崤函通道这个东西要道上,还有三座城池让人眼红,一座是南方大宛,此处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冶铁中心,在那个年代,铁可是最重要的军事资源。这座城池因此商业发达,为疲弱贫困的韩国带来一点亮色。不过宛自然也引起了别人的兴趣,这个地方几经易手,曾经分别属于韩、楚、秦三国,最后被秦国所占,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靠的是绝对实力。还有一个城池就是“宜阳”,此城不大,曾做过韩国首都,不过位置非常重要,紧邻函谷关,秦人东进,出了函谷关就是宜阳。还有就是周王室东侧的成皋,是连通河北上党地区的要冲。

文章图片13

宛与秦楚韩三国地域上的示意

史念海先生的描述很有趣,非常形象。我们这里转述下。

“韩国在列强的环伺下,尝到种种苦味,尤其是各国兵卒的来往,使韩国人民遭受到无限的蹂躏。韩国在当时认为最苦闷的是不容易得到秦国的欢心。得不到别国的欢心还尤小可,得不到秦国的欢心,则大祸立刻到来……所以秦国常常威吓韩国,说要夺取这几个地方,而韩国就不得不俯首帖耳,以听秦国的命令。整个战国时期,称韩国为秦国的保护国,实在并不算过分”。

②赵国

赵国本来跟秦国是不相邻的,后来魏失去河西以后,赵开始与秦国接壤。赵国这个国家很有特色,虽然地处北部地区,稍显贫弱,但赵由于与北部戎人长期作战,所以军事实力很强。尤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后,赵国在河套和晋北地区设置了云中和九原等郡,实际上可以从北部对秦发动攻击,赵武灵王为此曾经微服私访了次秦国,就是从九原南下,沿途考察了下道路情况,当时让秦人也是目瞪口呆,这条道其实是后来秦国修建的秦直道的原型。至少这条道是可以行军的。不过赵武灵王很不幸,最后死于儿子之手。否则是否能够改写中国历史,也未尝可知了吧。

文章图片14

赵国

上文提到的那个上党,后来韩国准备献给秦国,上党守将不愿,投降了赵国,因此引发了长平之战。经此一战,赵国元气大伤,山东六国已经无力抵抗秦军铁蹄了。这跟三家分晋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后面谈,再看下魏国。

③魏国

由于晋国的实力基本被魏国继承,魏国在战国之初是很牛的,实际上可以吊打其他国家,而且魏国还拥有河东盐池。有了盐池说白了不愁钱。魏国继承了晋国的中部,赵国是北部,韩国南部,所以魏国东西跨度比较大,呈马蹄形。顾祖禹先生是这样描述的:“东连上党,西略黄河,南通汴洛,北阻晋阳,宰孔所云,景霍以为城,汾河涑浍以为渊,而子犯所谓表里山河者也”。而河西地区就是秦国如芒刺在背那个地区,魏国在此设置了上郡。不过魏国最大的失误是走了吴起,虽然此时魏国尚强,还将国都迁往河北平原的大梁。减弱了崤函通道上的控制,同时魏国自恃太高,将三晋联盟瓦解掉。让远交近攻的秦国控制了河西及崤函通道,将三晋各个击破,实为魏国最大的败笔。

文章图片15

魏国

简要介绍完了三晋的情况,我们反过来看下上面提到的那六条线,南北向的最西面那条线,是秦国西部防线,秦穆公“独霸西戎”以后已经无忧,而且恰逢温暖期的到来,游牧民族也没有兴趣南下。东西向北部阴山那条线最初跟秦国也没有什么关系,那条线虽然后来由于匈奴人变强压力变大,但压力主要在赵国那方面,而由于赵国传奇将军李牧大破匈奴,所以后来取得河西以后的秦国压力也不大,反而是秦国将控制范围扩张到南北向的中间那条线(占领宜阳),从秦岭北部来说,秦人已经完全占据了地缘上的绝对优势,出函谷关即可进军中原,从河西过黄河穿太行山的井陉既可直捣河北平原。事实上南北向最东面那条线(太行山东路)已经是秦人的囊中之物了。三晋在春秋时期形成的地缘优势顷刻土崩瓦解。这一切都是三家分晋所带来的后患。实为命运使然,不仅是晋的命运,同时也是秦的命运。其他三国齐鲁燕各有特点,齐的保守、楚的软弱、燕的实力不济。本文篇幅有限,改文再谈吧。

文章图片16

井陉通道示意

结语:秦的地缘优势到了战国中期以后才显现了出来,这个地缘优势源于晋国的分裂,同时也由三晋的目光短浅所致。获得了地缘优势的秦国,可以说再无后顾之忧,一统天下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了。而这个地缘优势最基础的根源却是秦人步步为营以退为进的不断迁都东进赢来的,虽说天命难违,但真正左右天命的还是来源于人的主观努力。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