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拍摄人像钟爱大光圈,因为大光圈拍人像的确有它的优势和效果,如柔美、梦幻的虚化效果;而另一部分人则尽量不用大光圈,觉得这就是糖水片的套路,那么,拍摄人像,什么时候需要大光圈?什么时候,需要小光圈? 大光圈其柔美、梦幻的虚化效果。 哪些情况适合使用大光圈?1、背景杂乱时虚化背景 当画面背景比较杂乱时,使用大光圈进行虚化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不仅可以突出主体,简化背景、增加画面层次的,同时还能让画面有意境,确实在塑造人物以及营造氛围方面有独特的魅力。 虚化背景,突出人物主体,增加画面层次感。 当然,不止背景,前景也是拍摄人像常用的方法,如果镜头光圈足够大,很普通的景物在彻底虚化之后也会变得非常朦胧,只为画面提供一片色调和氛围。 虚化的前景光斑为画面增添梦幻、唯美的意境。 2、光线不足时事半功倍 在晚上等弱光条件下拍人像,光线不足,为了拍摄出清晰的主体,需要增大光圈,大光圈能增加相机的进光量,提高手持拍摄的快门速度,保证手持拍摄不虚,而且大光圈还可以拍出漂亮的背景虚化效果!这时候选一款大光圈的镜头会让你事半功倍,像50mm f1.2 或者1.4这样超大光圈的镜头,这样你就可以像白天一样任性地按快门了。 大光圈的虚化效果以及让快门达到安全速度范围内。 大光圈的光斑效果 3、更利于“捕捉” 此外,等同条件下,大光圈更是可以获得更高的快门速度,可以让抓拍变得更方便,如捕捉动感瞬间、转瞬即逝的神情等。 大光圈带来更高的快门速度,更有利于捕捉“戏水”动感瞬间。 哪些情况适合使用小光圈?1、环境人像 环境人像是典型的使用小光圈较多的人像题材,顾名思义是环境与人的画面组合,相比糖水片写真,顾及的元素也会更多,难度自然也会增加。表现出更多场景的氛围感,让人物和景色相互辉映,相互出彩。 缩小光圈,多一点环境元素能够表现更多秋色的感觉,让人物和景色相互辉映,相互出彩。 关于环境人像的拍摄,可参见前文什么是环境人像摄影?环境人像拍摄技法、构图技巧 2、影棚人像/合照 影棚人像(所有的光线都可控,而且背景,场景的布置也可以根据主题而设定,所以很多时候会需要让拍摄主体和布景都拍摄清晰)又或者是多人人像(人物处在不同的平面上),缩小光圈,可以让景深范围增大,保留更多的画面细节,且小光圈不易让画面过曝。 缩小光圈,可以让景深范围增大,保留更多的画面细节,且小光圈不易让画面过曝。 缩小光圈,景深范围增大,保证人物都在景深范围内,成像清晰。 3、特殊题材 一些特殊的题材,如慢门人像,使用小光圈,更少的进光量可以让快门更慢,慢门效果更好。 小光圈使得曝光时间更长,流水“雾化”效果更好。 再如光绘摄影许多时候曝光时间都会超过100秒,为了防止画面过曝,一般都使用镜头的小光圈状态。 ![]() 使用较小的光圈,防止画面过曝。 无论是使用大光圈还是小光圈,光圈大小的运用,不是绝对的,在拍摄的时候,需根据画面的表现需要,相对地将光圈缩小或者增大。如使用大光圈虚化背景时,同样需要避免将光圈开得过大(如f/1.2、 f/1.4),过大的光圈极有可能出现人物的对焦点清楚,但其他部位模糊的问题。 ![]() 光圈不宜过大,避免鼻子和嘴模糊的问题。 再比如,使用大光圈拍摄人像时的梦幻光斑散景效果时,并不是光圈越大就越好。诚然,光圈越大,散景光斑的 “个头” 就越大,但如果背景处的点光源数量多而分布密集,过大的光圈会让散景光斑相互堆叠,不太好看。 ![]() 适当缩小光圈,让散景光斑相互分离,效果更好看。 使用小光圈同样也不是越小越好,光圈过小会出现衍射而令成像质量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画质,因此一般最常用的光圈为F18,而不是镜头最小的F22。 最后在这里想说的是,拍人像用大光圈也好,小光圈也好,都无可厚非,但需根据不同的场景和拍摄意图,选择使用不同的光圈,那更是乐趣所在。 |
|